1、胡勒天池。位於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是浪士當景區的王牌景點。有大小兩個天池,大天池海拔3690米,面積70畝,小天池海拔3780米,面積10畝,池水清澈見底,池面波光粼粼,倒映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高山之上。
2、神龍潭瀑布。瀑布高達五十多米,寬五米。瀑布的右面石壁上有一尊色彩鮮豔的佛像,這就是藏龍王。當地群眾介紹,早年,北山地區經常遭受旱澇之災,農牧民生活十分貧苦。為求風調雨順,人們便在懸崖上彫刻了一尊龍王像,稱做佛像崖。多年之後,山頂上流下來一簾無源之水,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神龍潭瀑布。
3、十二盤。十二盤坡,猶如一條青龍,蜿蜒盤臥在達坂山上,雄偉而壯觀。起初設計施工時,為了減緩坡度,就採用了這種方法。這十二盤又借喻為十二生肖彎,每一個盤路代表一種生肖。
4、龍尾觀雲。青海的龍王山由青龍山、白龍山、黑龍山組成。其中青龍山就坐落在北山,而青龍龍尾就在浪士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座山。山頂有一個觀景亭,夏季遊人可以登上山頂觀日出,賞雲海,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罕見的佛光。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裡又是人們登高取來年吉祥的必登之山。
5、紅樺林。大片的紅樺,春天樹葉翠綠,樹幹殷紅;盛夏以後,紅色的樹皮開始龜裂,山風吹來,樹上綠葉揮舞,樹身紅衣婆娑,深秋,經霜以的樹葉更是一片火,漫山遍野的紅樺織策劃能夠了一片無邊無際的紅色錦緞。
6、白樺林。一棵白樺如陽剛雄健的男子,或昂首挺胸,或旁逸斜出,神韻盡顯。晨風中,夕陽裡,樺樹林中百鳥翔集,淺吟低唱,婉轉悅耳。在當地,人們稱白樺林為“家庭林”,白樺樹杆木質堅硬,象徵著家庭的穩固和諧。
7、門崗店。位於浪士當景區西北的門崗店是唐蕃古道的遺址,這裡是杜鵑花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自五月中旬起,杜鵑花便含苞待放、竟相爭豔,使整個景區生機盎然賞心悅目。花期長達一個月、香味特濃,有“千里杜鵑林,香氣漂萬里”的美稱。
8、平安塔。是當地藏族群眾自願修建的一座典型的藏式塔。方形底座,圓身。因其形狀像瓶,所以也叫“瓶塔”這種塔普遍見於藏族佛教廟宇的進門部位,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小的泥佛像,這個塔修建在這裡是為了方便人們更好的祈福。
9、胡勒瀑布。便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便散落流沙狀,遊人可以沿著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灑落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
10、龍泉湖。全湖呈多邊幾何形,湖區的景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匯入湖中,漫山的杜鵑點綴四野,這是一片蘇醒的野生動物的樂園。夏天,蔥綠的林間百花盛開,雲海茫茫。秋天,碧藍的湖水倒映這岸邊金黃的書頁,秋高氣爽。冬天,寒凝大地,這裡一片平靜。
11、大通河。發源於青海省天峻縣的木裡,流經天峻、剛察、門源、互助、民和、最後匯入黃河,其中就有四座神山坐落在這裡,分別是位於青崗峽的喇郭山、位於加定的達參山、位於加塘的冉布奘嶺、位於扎龍溝的更奘多吉。
12、喇郭山。位於青崗峽,意為神羊山,華銳神山之一。背靠茫茫林海,左鄰滔滔大通河水,林乳聖水的涵養滋潤,使它神奇俊秀,瑰麗多姿。
13、藥水泉瀑布。扎龍溝深處,挺拔聳立的神女峰下,有一簾泉水匯集而成的瀑布,綠毯般的山坡上,泉水飛落而下,迸珠濺玉,景觀甚為壯觀。藥水泉瀑布由108眼噴湧而出的泉水匯集而成,總流量194.60L/S,落差達40餘米,寬約50米,據說能醫治108種疾病。
14、神鳥降魔。加塘,北山地區海拔相對較低的地方,所以也稱“北山小江南”。這座美麗的山就是孔雀山,河對岸的洞是妖魔洞。
15、冉布奘嶺。位於加塘,華銳神山,山巔常積雪。有詩讚為:形如烏龜背白銀,翹首縮尾想飛行,不捨朵倉川原美,永佑富強與繁榮。
16、擎天一柱。它高約30餘米,雄偉壯觀。由白堊系砂礫巖組成,這是一個普通的丹霞石柱,以前它和周圍的山體為一個整體,以後沿著巖石裂隙不斷風化,水流侵蝕切割和重力作用下,使它與山體分離,形成目前的石柱狀態。
17、採藥老人。它是可溶岩地層中的岩溶石柱,柱高約10米,上小、中、下粗,裝似滿載而歸的採藥老人,經構造作用和節理裂隙,切割、崩落逐步形成孤峰。
18、引大工程。中外罕見的“人工地下長河”——甘肅引大通河水入秦王川的自流灌溉工程。其總幹渠全長87公里,穿越了33座隧洞,9座渡槽,2座倒虹吸,有甘肅都江堰之稱,每年引水4.46億立方米,可以保灌86萬畝農田,解決灌渠3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工程總投資為10.653億元,1978年開工興建,1994年10月全面竣工。
19、扎龍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一。藏語稱“薩隆朵尕扎西切”,由第一世嘉儀活佛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後經歷嘉儀活佛的繼續擴建,建成大小經堂,觀音千佛殿、彌勒殿、嘛尼康等的殿堂樓閣、佛塔、活佛官邸及僧舍等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建築群。扎龍寺的建築形式有一定民族特色,現成為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20、甘衝寺。亦稱巴扎尕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派,位於今巴扎藏族鄉甘沖溝。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藏語稱“土丹夏智瑙日林”。現有喇嘛15人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
21、白雕山。相傳很多年前西域有一神鵰,體大如鵬。一日飛至達坂,發現此處山水靈秀,景色宜人,便落下來欣賞美景,不料山河迸落,將神鵰左翅沖斷,從此神鵰再也無法飛回故鄉,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迸落的天河,便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大通河。
22、加羌仙境。群山湧翠,林莽中翻越千重綠浪,一簇又一蔟的綠,一片一片的綠,如紫如黛,甚是惹人,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青,山水相得益彰,此地花木繁茂,芳香馥郁,古木嵌崎?曲,鳥語禽鳴,如簧不絕於耳。野兔、馬鹿、馬雞等野生動物出沒於河畔叢林。
1、胡勒天池。位於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是浪士當景區的王牌景點。有大小兩個天池,大天池海拔3690米,面積70畝,小天池海拔3780米,面積10畝,池水清澈見底,池面波光粼粼,倒映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高山之上。
2、神龍潭瀑布。瀑布高達五十多米,寬五米。瀑布的右面石壁上有一尊色彩鮮豔的佛像,這就是藏龍王。當地群眾介紹,早年,北山地區經常遭受旱澇之災,農牧民生活十分貧苦。為求風調雨順,人們便在懸崖上彫刻了一尊龍王像,稱做佛像崖。多年之後,山頂上流下來一簾無源之水,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神龍潭瀑布。
3、十二盤。十二盤坡,猶如一條青龍,蜿蜒盤臥在達坂山上,雄偉而壯觀。起初設計施工時,為了減緩坡度,就採用了這種方法。這十二盤又借喻為十二生肖彎,每一個盤路代表一種生肖。
4、龍尾觀雲。青海的龍王山由青龍山、白龍山、黑龍山組成。其中青龍山就坐落在北山,而青龍龍尾就在浪士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座山。山頂有一個觀景亭,夏季遊人可以登上山頂觀日出,賞雲海,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罕見的佛光。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這裡又是人們登高取來年吉祥的必登之山。
5、紅樺林。大片的紅樺,春天樹葉翠綠,樹幹殷紅;盛夏以後,紅色的樹皮開始龜裂,山風吹來,樹上綠葉揮舞,樹身紅衣婆娑,深秋,經霜以的樹葉更是一片火,漫山遍野的紅樺織策劃能夠了一片無邊無際的紅色錦緞。
6、白樺林。一棵白樺如陽剛雄健的男子,或昂首挺胸,或旁逸斜出,神韻盡顯。晨風中,夕陽裡,樺樹林中百鳥翔集,淺吟低唱,婉轉悅耳。在當地,人們稱白樺林為“家庭林”,白樺樹杆木質堅硬,象徵著家庭的穩固和諧。
7、門崗店。位於浪士當景區西北的門崗店是唐蕃古道的遺址,這裡是杜鵑花分布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自五月中旬起,杜鵑花便含苞待放、竟相爭豔,使整個景區生機盎然賞心悅目。花期長達一個月、香味特濃,有“千里杜鵑林,香氣漂萬里”的美稱。
8、平安塔。是當地藏族群眾自願修建的一座典型的藏式塔。方形底座,圓身。因其形狀像瓶,所以也叫“瓶塔”這種塔普遍見於藏族佛教廟宇的進門部位,通常內部是空的。裝進成千上萬個小小的泥佛像,這個塔修建在這裡是為了方便人們更好的祈福。
9、胡勒瀑布。便從絕壁之上騰空而下,極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便散落流沙狀,遊人可以沿著山路從瀑布下走過,淡淡的水若霧似紗般紛紛揚揚灑落下來,感覺如進入水簾洞一般,有絲絲細雨,浸入心脾。
10、龍泉湖。全湖呈多邊幾何形,湖區的景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匯入湖中,漫山的杜鵑點綴四野,這是一片蘇醒的野生動物的樂園。夏天,蔥綠的林間百花盛開,雲海茫茫。秋天,碧藍的湖水倒映這岸邊金黃的書頁,秋高氣爽。冬天,寒凝大地,這裡一片平靜。
11、大通河。發源於青海省天峻縣的木裡,流經天峻、剛察、門源、互助、民和、最後匯入黃河,其中就有四座神山坐落在這裡,分別是位於青崗峽的喇郭山、位於加定的達參山、位於加塘的冉布奘嶺、位於扎龍溝的更奘多吉。
12、喇郭山。位於青崗峽,意為神羊山,華銳神山之一。背靠茫茫林海,左鄰滔滔大通河水,林乳聖水的涵養滋潤,使它神奇俊秀,瑰麗多姿。
13、藥水泉瀑布。扎龍溝深處,挺拔聳立的神女峰下,有一簾泉水匯集而成的瀑布,綠毯般的山坡上,泉水飛落而下,迸珠濺玉,景觀甚為壯觀。藥水泉瀑布由108眼噴湧而出的泉水匯集而成,總流量194.60L/S,落差達40餘米,寬約50米,據說能醫治108種疾病。
14、神鳥降魔。加塘,北山地區海拔相對較低的地方,所以也稱“北山小江南”。這座美麗的山就是孔雀山,河對岸的洞是妖魔洞。
15、冉布奘嶺。位於加塘,華銳神山,山巔常積雪。有詩讚為:形如烏龜背白銀,翹首縮尾想飛行,不捨朵倉川原美,永佑富強與繁榮。
16、擎天一柱。它高約30餘米,雄偉壯觀。由白堊系砂礫巖組成,這是一個普通的丹霞石柱,以前它和周圍的山體為一個整體,以後沿著巖石裂隙不斷風化,水流侵蝕切割和重力作用下,使它與山體分離,形成目前的石柱狀態。
17、採藥老人。它是可溶岩地層中的岩溶石柱,柱高約10米,上小、中、下粗,裝似滿載而歸的採藥老人,經構造作用和節理裂隙,切割、崩落逐步形成孤峰。
18、引大工程。中外罕見的“人工地下長河”——甘肅引大通河水入秦王川的自流灌溉工程。其總幹渠全長87公里,穿越了33座隧洞,9座渡槽,2座倒虹吸,有甘肅都江堰之稱,每年引水4.46億立方米,可以保灌86萬畝農田,解決灌渠3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工程總投資為10.653億元,1978年開工興建,1994年10月全面竣工。
19、扎龍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之一。藏語稱“薩隆朵尕扎西切”,由第一世嘉儀活佛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後經歷嘉儀活佛的繼續擴建,建成大小經堂,觀音千佛殿、彌勒殿、嘛尼康等的殿堂樓閣、佛塔、活佛官邸及僧舍等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建築群。扎龍寺的建築形式有一定民族特色,現成為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20、甘衝寺。亦稱巴扎尕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派,位於今巴扎藏族鄉甘沖溝。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藏語稱“土丹夏智瑙日林”。現有喇嘛15人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
21、白雕山。相傳很多年前西域有一神鵰,體大如鵬。一日飛至達坂,發現此處山水靈秀,景色宜人,便落下來欣賞美景,不料山河迸落,將神鵰左翅沖斷,從此神鵰再也無法飛回故鄉,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迸落的天河,便是今天人人皆知的大通河。
22、加羌仙境。群山湧翠,林莽中翻越千重綠浪,一簇又一蔟的綠,一片一片的綠,如紫如黛,甚是惹人,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青,山水相得益彰,此地花木繁茂,芳香馥郁,古木嵌崎?曲,鳥語禽鳴,如簧不絕於耳。野兔、馬鹿、馬雞等野生動物出沒於河畔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