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的n次方4
-
2 # 用戶2049099851900872
先挑選體形最大的大麥蟲,體長應該是5~6cm。而且要健康、動作迅速的。
2.準備一些照片底片盒(這種材料最好)打好小孔,每個裡面放一隻挑選的大麥蟲,再撒一點麩皮,再放一絲胡蘿蔔,然後蓋上蓋子(注意要有小孔),放在避光處。溫度控制在25~30度,溼度不能過高,普通的空氣溼度即可。15天左右即可化蛹(溫度和化蛹時間成正比)。
3.一週左右,蛹會變成成蟲,剛出來是白色的,而且很軟,拿的時候要輕點,免得弄傷蟲體。
4.準備一個有蓋子的盒子(我用的泡沫圓形蛋糕盒),不用轉孔。裡面鋪上2~3cm厚度的麩皮,在中間放一個水盆(注意盆壁不要太高,否則蟲子喝不到水),裡面放上醫用脫脂棉,完全吸飽水份,不要有多餘的水,免得成蟲溺斃。
5.把陸續孵化出來的成蟲放進以上的盒子裡,加蓋。放入胡蘿蔔絲、粉碎的貓糧。
6.保持水碟裡棉花乾淨、吸飽水。過幾天裡面的麩皮會粘在一起併發黴。這是幼蟲很好的食物,不用丟棄,幼蟲喜歡吃被真菌分解過的麩皮。
7.大概成蟲出來一個月左右,麩皮中就有小大麥蟲,如果小蟲數量過多,可以移出成蟲,另外換盒子。原來的盒子就只剩下小大麥蟲,並且拿出水盆。繼續用胡蘿蔔絲、粉碎貓糧餵食。胡蘿蔔每三天添加一次,貓糧看實際情況添加。原來的麩皮千萬不能換掉,這是關鍵。
以上便是我成功繁殖大麥蟲的經驗之談,忘大家指正。現在我家的已經長的比麵包蟲大多了,可以用來餵食爬蟲和觀賞魚。
體形小的大麥蟲呈現微紅褐色,含有天然的蝦紅素,喂爬蟲和觀賞魚都非常不錯
-
3 # 小山楂she
大麥蟲喜乾燥,生命力強,並耐飢、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長繁殖,以大麥蟲卵--大麥蟲幼蟲--大麥蟲蛹直至羽化為成蟲的生育週期約為100天左右。溫度在 6℃以下時進入冬眠,其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氣相對溼度要求在60%~70%較適宜。
大麥蟲幼蟲生長過程中,體表顏色先呈白色,大麥蟲蛻第一次皮後變為黃褐色,以後每4~6天蛻皮1次,大麥蟲幼蟲期共蛻皮6次。大麥蟲幼蟲30日齡體時在飼料中化蛹,大麥蟲化蛹時將頭部倒立在飼料中,左右移動摩擦頭部進行化蛹,室溫20℃以上,蛹經一週時間蛻皮變為成蟲。
大麥蟲每次取卵後要適當地給成蟲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時清理廢料或蛹皮。 大麥蟲成蟲喜歡晚間活動,至晚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飼養容具中,讓大麥蟲自由採食。
大麥蟲的卵外表為卵殼,內層是卵黃膜,裡面充滿乳白色的卵內物質。大麥蟲卵期7-10天。在27℃-32℃下成蟲產卵最多,每隻成蟲最高可以產卵1000粒左右,質量也高,19-25℃產卵只有500粒左右,低於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於14℃很少交配產卵,低於10℃不交配產卵。大麥蟲喜歡群集,室溫13℃活動取食,5 ℃以上仍能生長,以25℃的溫度生長最快,35℃以上則會造成大批死亡,幼蟲和成蟲有大咬小的殘殺性,大麥蟲幼蟲有時也把蛹咬傷。因此,要將同齡的蟲、卵、蛹、成蟲篩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飼養。
大麥蟲成蟲剛羽化後翅白色而較軟薄,1~2天后變硬轉黑褐色。喜在夜間活動,爬行迅速,不喜飛行。羽化後一週產卵。
大麥蟲成蟲的飼養:成蟲羽化後6~11天開始產卵,先在飼養筐中底部放一個特製的篩子(篩子採用3目不鏽鐵絲制 作,面積與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離成蟲和卵塊),在篩子上灑上成蟲的食物,成蟲產卵3天后,將下面的篩子提起,輕篩一下,蟲卵和麥麩等就全部掉下去,篩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蟲,馬上將篩子連同成蟲放入另外一個養殖筐中,加入成蟲的飼料繼續給成蟲產卵(成蟲就是產卵在飼料中的),如此周而復始;一週後孵出幼蟲,把小大麥蟲倒在盛有麥麩的飼養容具中飼養。也可將成蟲放在一張白紙上,撒些糠麩在紙上,任成蟲產卵,每隔二三天換紙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這種操作方法大約10天應給成蟲換料1次,換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馬上倒除,集中放好。
飼養大麥蟲的場所最好選擇在背風向陽、冬暖夏涼的屋裡,光線不宜太強
回覆列表
大麥蟲屬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4個蟲態,整個生命週期為6個月,或更長。
卵:大麥蟲的卵為長圓形,乳白色,長約1.5~2毫米,寬0.6毫米。卵外表為卵殼,卵殼薄而軟,極易受損傷。外被有黏液,可黏附一層蟲糞和飼料,起到保護作用。卵期7~10天。
幼蟲:大麥蟲蟲體大,幼蟲一般體長40~60毫米,寬約5~6毫米,單條蟲重1.3~1.5克,呈圓筒形。其體壁較硬,黃褐色,有光澤,有13節,各節連接處有黃褐色環紋,腹面黃色。
在幼蟲生長過程中,體表顏色先呈白色。蛻第一次皮後變為黃褐色,以後每4~6天蛻皮1次,幼蟲期共蛻皮6~10次。生長期為60天。
幼蟲從頭開始蛻皮,蛻皮前活動開始減少,剛蛻皮的幼蟲呈乳白色,十分脆弱。最易受攻擊。
蛹:當大麥蟲幼蟲準備化蛹時,會爬到培養物表面,在經過幾天的蛹前期後才能化蛹。初化蛹時蟲體長20~30毫米,寬7毫米左右,呈乳白色,體壁較軟,時間長後逐漸變為淡黃色,體表也變得堅硬。
蛹只能靠扭動腹部運動,不能爬行。大麥蟲具有比黃粉蟲更強的互相殘傷取食的習性,正在化蛹幼蟲和正在蛻皮的幼蟲一樣常受到同類傷害,幼蟲有時也會把蛹咬傷,使大麥蟲放棄化蛹,長期以幼蟲的狀態存活而不能脫皮變蛹產卵。
為使大麥蟲能夠化蛹產卵,需要飼養人員對那些即將化蛹的大麥蟲進行分離,分離時主要要看大麥蟲的形為和形態。要化蛹的幼蟲不愛活動,蜷縮,皮膚光澤度差。
成蟲:大麥蟲成蟲階段為大麥蟲的繁殖期。成蟲剛剛蛻皮出來殼為乳白色,頭橘色,甲殼很薄,1~2天后背部變為黑褐色,腹部黃褐色,橢圓形,長約25~30毫米,寬約8毫米。
蟲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足3對。爬行速度快。溫度在20℃以上時,蛹經過6~7天后羽化為成蟲,成蟲繁殖期90~120天,每隻雌蟲產卵250~1000粒卵,平均產卵60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