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AsH333

    一)根據產生細胞因子的細胞種類不同分類

      細胞因子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於命名,主要由淋巴細胞產生,包括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NK細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經白細胞素等。

      2、單核因子(monokine) 主要由單核細胞或巨噬細胞產生,如IL-1、IL-6、IL-8、TNF-α、G-CSF和M-CSF等。

      3、非淋巴細胞、非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 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質細胞、血管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細胞產生,如EPO、IL-7、IL-11、SCF、內皮細胞源性IL-8和IFN-β等。

      (二)根據細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類

      1、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開始命名。由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或其它非單個核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在細胞間相互作用、免疫調節、造血以及炎症過程中起重要調節作用,凡命名的白細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達均已成功,目前已報道有三十餘種(IL-1DIL-35)。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據不同細胞因子刺激造血幹細胞或分化不同階段的造血細胞在半固體培養基中形成不同的細胞集落,分別命名為G(粒細胞)-CSF、M(巨噬細胞)-CSF、GM(粒細胞、巨噬細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僅可刺激不同發育階段的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增殖的分化,還可促進成熟細胞的功能。

      3、干擾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發現的細胞因子,最初發現某一種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物質可干擾另一種病毒的感染和複製,因此而得名。根據干擾素產生的來源和結構不同,可分為IFN-α、IFN-β和IFN-γ,他們分別由白細胞、成纖維細胞和活化T細胞所產生。各種不同的IFN生物學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等作用。

      細胞因子

      4、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發現這種物質能造成腫瘤組織壞死而得名。根據其產生來源和結構不同,可分為TNF-α和TNF-β兩類,前者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後者由活化T細胞產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兩類TNF基本的生物學活性相似,除具有殺傷腫瘤細胞外,還有免疫調節、參與發熱和炎症的發生。大劑量TNF-α可引起惡液質,因而TNF-α又稱惡液質素(cachectin)。

      5、轉化生長因子-β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family, TGF-β family) 由多種細胞產生,主要包括TGF-β1、TGF-β2、TGF-β3、TGFβ1β2以及骨形成蛋白(BMP)等。

      6、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GF)如表皮生長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PD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IGF-1)、IGF-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神經生長因子(NGF)、抑瘤素M(OSM)、血小板衍生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PDECGF)、轉化生長因子-α(TGF-α)、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等。

      7、趨化因子家族(chemokinefamily) 包括兩個亞族:(1)C-X-C/α亞族,主要趨化中性粒細胞,主要的成員有IL-8、黑素瘤細胞生長刺激活性(GRO/MGSA)、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鹼性蛋白、蛋白水解來源的產物CTAP-Ⅲ和β-thromboglobulin、炎症蛋白10(IP-10)、ENA-78;(2)C-C/β亞族,主要趨化單核細胞,這個亞族的成員包括巨噬細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RANTES、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MCAF)、MCP-2、MCP-3和I-309。

      細胞因子是由多種細胞產生的,具有廣泛調節細胞功能作用的多肽分子, 細胞因子不僅作用於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還廣泛作用於神經、內分泌系統,對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效應功能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細胞因子發揮廣泛多樣的生物學功能是通過與靶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相結合並將信號傳遞到細胞內部。因此,了解細胞因子受體的結構和功能對於深入研究細胞因子的生物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對細胞因子受體的深入研究,發現了細胞因子受體不同亞單位中有共享鏈現象,這對闡明眾多細胞因子生物學活性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受體水平上提供了依據。絕大多數細胞因子受體存在著可溶性形式,掌握可溶性細胞因子受體產生的規律及其生理和病理意義,必將擴展人們對細胞因子網絡作用的認識。檢測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水平已成為基礎和臨床免疫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 2 # Sophia微涼

    細胞因子主要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轉化生長因子、生長因子。

  • 3 # mtglo16099

    摘要: 所謂細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細胞(單核細胞、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如血管內皮細胞、表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等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多肽或蛋白質。 所謂細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細胞(單核細胞、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如血管內皮細胞、表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等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多肽或蛋白質。這些細胞因子分為幾個大的家族,臨床上常用的可以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有白細胞介素類(IL)、干擾素(IFN)、腫瘤壞死因子(TNF)、造血因子和各種細胞生長因子等。從治療目的講,這些細胞因子可以用於血液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療以及一些實體腫瘤的治療,如惡性黑色素瘤、腎癌等。從輔助治療角度來講,這些細胞因子可以用於治療由於化療、放療而造成的一些不良反應、併發症的治療。例如,患者在接受化療時往往會造成造血抑制,通過應用一些造血刺激因子可以加速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復,儘快脫離危險並進入下一週期的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字可以組什麼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