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用戶8438072480759

    節氣、物候與諺語

    把地球公轉的軌道(3600)分成24個弧段,每150為一個節氣。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至二暑連,秋處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分為四類,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象徵溫度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降水量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下面是一首流傳於北方的節氣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正割地,秋分無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見節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繫之密切。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物候。

    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

    它包括三個方面:

    1、 各種植物的發芽、展葉、開花、葉黃和葉落等現象;

    2、 候鳥、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飛來、初鳴、終鳴、離去、冬眠等;

    3、 一些水文氣象現象,如初霜、終霜、結冰、消融、初雪、終雪等。

    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裡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為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棟花。

    二十四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

    下面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有關植物物候的諺語:

    桃花開、燕子來,準備谷種下田畈。

    柳樹發芽暖洋洋,冷天不會有幾長。

    荷花開,秧正栽。菊花黃,種麥忙。

    桐子樹開花,霜雪不再落。

    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柳絮亂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豐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語言,候鳥、昆蟲的出沒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時令的變遷:家燕驚蟄始見,立冬南飛;

    蟬驚蟄始鳴,白露絕鳴;

    蟋蟀清明初鳴,秋分終鳴;

    大雁清明始現,秋分絕見;

    蟾蜍清明出現,寒露不見;

    青蛙春分初鳴,秋分終鳴。

    有關動物物候的諺語也不少:

    狗貓換毛早,冬季冷得早。

    畫眉多藏糧,大雪下得長。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進灶,雪就到。

    豬銜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種早稻。

    布穀布穀,種禾割麥。

    黃鸝唱歌,麥子要割。。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螞蟻壘窩要落雨。

    燕子低飛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龜背潮,下雨兆。

    泥鰍靜,天氣晴。

    氣象活動對我們的影響可謂細緻,所以人們又總結到:

    冬雪是麥被,春雪是麥鬼。麥蓋三場被,枕著饅頭睡。

    冬至大白霜,來年谷滿倉。

    冬天有濃霜,必有好太陽。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賴。

    三朝迷霧發西風,若無西風雨不空。

    春霧有雨夏霧熱,秋霧轉涼冬霧雪。

    晨霧即收,旭日可求;晨霧不收,細雨不休。

    大霧不過三,過三十八天。

    露水重,天氣晴。

    霜夾霧,旱得井也枯。

    霜後南風連夜雨。

    物候現象有明顯的地帶性差異。

    “江南水鄉春風早,北國阡陌花開遲”,充分表達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物候現象的不同。南京桃樹一般在3月31日開花,北京的桃樹要到4月19日才開花,相差19天。

    中國東部和西部的物候現象也不同。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春季和秋季都比內地來得遲。因為海洋吸收太陽熱量多,春季不如陸地升溫快,到了秋季,海水的熱量散發慢,所以沿海地區的秋季也比內地來得遲。就以山東來說,煙臺在沿海,而濟南在內陸,每年煙臺蘋果樹開花要比濟南晚半個多月,正好花期避開春寒,這是煙臺蘋果豐收的原因。煙臺的秋天也比濟南來得遲,蘋果有較多的成熟時間,這使煙臺蘋果更美味可口。

    由於海拔高度平均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因此,一般來說,海拔越高的地區,物候也就越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正是對這一物候高低差異的描述。

    竺可楨先生是中國近代氣象學、氣候學和地理學的奠基人,對地理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也是中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幾十年堅持物候觀測,所著《物候學》在農業生產實踐方面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對物候現象的了解和掌握是普及常識的過程,同時又是培養學生觀察自然、認識自然的好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信主卡和副卡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