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花椒8876

    做為一個草根藝術家,阿炳音樂的傳播方式,就是街頭巷尾的談唱。如果活在當下,阿炳的成就顯然不止於此。

    他著名的六首曲目是:

    《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6首樂曲。

  • 2 # 用戶842698723505

    分別是《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

    阿炳因為1950年那次錄音保留了他創作的六首樂曲:即今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是一件萬幸的事情。作為民間藝人,他艱苦的一生也許只是有史以來無數血淚人生其中的一次。

  • 3 # 宅家的老人

    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華彥鈞(1893-1950),即阿炳,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是中國傑出的一位民間音樂家。 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間樂曲。

  • 4 # 乘風破浪直搗黃龍

    阿炳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二泉映月》

      作品創作於1950年親自錄音傳譜的二胡曲。該曲問世以來,不僅以二胡獨奏形式 華彥鈞是中國傑出的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在音而且還被改編成各種形式的器樂曲,以它那優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樂內涵而聞名國內外。

      《聽松》

      《聽松》又名《聽宋》,其內容似乎是描寫宋代偉大的愛國將領岳飛。樂曲通過松濤借物詠懷,在讚頌民族英雄岳飛軍威的同時,傾注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堅定自信的意志,歌頌了華人民青松般高潔的民族氣節,鋼鐵般堅強的鬥爭意志和戰勝敵人的英雄氣概。全曲氣魄豪邁,剛勁有力,堪稱音樂珍品。

      《寒春風曲》

      作品通過對初春寒風的描繪,表達了被壓迫者的沉重哀歎和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表現了作者苦難坎坷抗爭的一生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大浪淘沙》

      作品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此曲經楊蔭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並記譜才得以保存下來。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瀏查證,道家中並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華彥鈞根據他所熟悉的音調創作的。 此曲最大的特點是,雖現一般把它分在“文曲”一類中,然而它具有自己內容和情感上的顯著特徵,這完全和阿炳的身世密切相關。例如,運用鑼鼓的節奏音型,尤其是在慢板中造成一種跌宕起伏、頗具氣魄的勢態,確實具有蘇軾《念奴嬌》詞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那種關西大漢持銅琶鐵綽演唱的氣概。在長輪的運用上,也具有緊湊起伏的強烈效果,表現出一種對黑暗現實控訴的情感。而在推挽、滑音的運用上,更是摒棄一般文曲的那種閨怨氣息,而代之以硬朗的奏法和多用大幅度的、效果突出的下滑音,頗具氣勢。

      《龍船》

      作品描寫人們在 端午節 龍船競渡時的歡樂情景。阿炳為表現歡樂紛繁的節日場面,選用了民間吹打音樂中常用的循環體結構,“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間進行。

      《昭君出塞》

      作品通過刻畫昭君出塞時的情緒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無限感慨。

      阿炳二胡的創作風格

      阿炳用的最多的樂器,仍是那把家傳的紅木胡琴,經常拉的樂曲,也仍是那首象徵了自己一生命運的《二泉映月》——溫柔、悽苦、文雅、憤恨、寧靜、不安諸多情感相互交織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樂曲。他將此曲視為自己的眼珠一樣重要。他仍在不斷地修改它,對樂思、節奏加以潤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樂的遭遇!同樣,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種痛苦:音樂的痛苦。

      在他出入酒肆茶樓所用的節目單上,這首曲子暫時用的題目是:《惠山二泉》——一直到他臨終的前半年,他才以一名創作者的勝利的口吻,向外人宣布,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 ,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 曲譜 。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國慶時,中國對外 文化 協會又將此曲作為中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弦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弦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有哪些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