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番茄2770416243839064

    小學初中必背的文言文有:《孟母三遷》和《陋室銘》。

    孟母三遷

    劉向 〔兩漢〕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孟母三遷》講述了孟母為了孟子的學業,三次搬家的故事。人的成長總是受到環境的影響。告訴了學生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陋室銘

    唐代:劉禹錫

    ⼭不在⾼,有仙則名。⽔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丁。可以調素琴,閱⾦經。⽆絲⽵之亂⽿,⽆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雲亭。孔⼦雲:何陋之有?

    《陋室銘》講述了作者讚美陋室寫自己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要與世俗同流合汙,要潔身自好。儘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

  • 2 # 才高八斗楓葉3i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夥”。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於“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

    12、滿坐寂然,無敢譁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麼。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閒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聖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於心,衡於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梗塞,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音節比較級和最高級變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