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識路的兔子
-
2 # 大漠落日刀
讀lie,讀四聲組詞是趔趄( liè qie )
身體歪斜,腳步不穩:他~著走進屋來。打了個~,摔倒了。口袋很重,他~了幾下,沒扛起來
詳細釋義
身體搖晃,腳步不穩。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不覺的身趔趄,不覺的醉模糊。”《紅樓夢》第四四回:“﹝ 鳳姐 ﹞揚手一下,打的那丫頭一個趔趄,便躡腳兒走了。” 梁斌 《紅旗譜》二:“猛地一起身,沒站住腳又趔趄了兩步,倒在座椅上。”
進退不定,畏畏縮縮。形容尷尬的樣子。
《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老婆子討得沒趣,只得趔趄著退到後面。”《老殘遊記》第十二回:“那十五六歲的,卻立住,不好意思坐。 老殘 就脫了鞋子,挪到炕裡邊去盤膝坐了,讓他好坐。他就側著身,趔趄著坐下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得站在書房門口趔趄著,欲進不進。”
-
3 # 用戶5175548593453
答:讀liè]
〔趔趄〕身體歪斜,腳步不穩,要摔倒的樣子:打了個~。趄(qieﺀ。左邊一個走字右邊一個列字怎麼讀?: 趔 ,音讀liè 〔趔趄(qie)〕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 例:他趔趄著走進屋來.由於某種原因,身體歪斜,腳步不穩。他趄趄趔趔倒在一把椅子上,行走困難。
-
4 # 板栗板栗兒
趔的讀音:liè。意思是: 身體歪斜,腳步不穩 的意思。相關詞有“趔趄(liè qiè)”:也是表示身體歪斜,腳步不穩。 例如:他趔趄著走進屋來;他打了個趔趄,摔倒了;口袋很重,他趔趄了幾下,沒有扛起來.也有寫成:趔趔趄趄,常用來比喻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也指走路不穩,喝醉酒的樣子。
-
5 # 好的111634431
走字旁加一個列是【趔】字,拼音讀作:liè
趔”字的解釋
〔趔趄〕身體歪斜,腳步不穩,要摔倒的樣子:打了個~。趄(qie)
趔:(Lie四聲)身體歪斜,腳步不穩趄:(ju一聲)行走困難(qie四聲)傾斜晌:(shang三聲)一天以內的一段時間
趔 [liè]
[liè] 趄(qiè)〕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
-
6 # 程上城
趔是中國的一個漢字,收錄於中國新華字典裡。讀音liè,部首走,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13畫,結構是左下包圍,形聲:從走、列聲,意指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字彙補》力拽切,音列。趔趄,足不進也。 孫犁 《白洋淀紀事·懶馬的故事》:“鞋底向上,歪歪趔趔寫著懶老婆的名字‘馬蘭’。”
-
7 # 立志做個好青年
趔趄liè jūㄌㄧㄝˋ ㄐㄩ
身體搖晃,站立不穩的樣子。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不覺的身趔趄,不覺的醉模糊。」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說著,也揚手一下,打的那丫頭一個趔趄。」亦作「趔趔趄趄」
-
8 # yys421
趔,讀作liè。~趄(qie)身體歪斜,腳步不穩的樣子。筆畫數:13部首:走相關詞:趔趄:身體歪斜,腳步不穩。例:他趔趄著走進屋來。打了個趔趄,摔倒了。口袋很重,他趔趄了幾下,沒有扛起來。
擴展資料:出自《字彙補。原文:力拽切,音列。趔趄,足不進也。翻譯為:力量分布不均,讀音同列。趔趄,腳步不穩的樣子。lié嶽西話中指忍受著傷痛、貧窮等頑強支撐著做某事。例如:劉翔趔著傷痛跑完了全程。生病了不要趔著,早看早好。
-
9 # 打倒美帝霸權
趔
讀音:[liè]
部首:走五筆:FHGJ
釋義:〔~趄(qiè)〕身體歪斜, 腳步不穩的樣子。
基礎釋義
1.攔阻,古代帝王外出時派武士列隊警戒,阻止人們通行:“張弓帶鞬,遮~出入。”
2.古通“列”,排列:“相與~乎高原之上。”
迾的組詞
巡迾
[ xún liè ]
迾卒
[ liè zú ]
迾禁
[ liè jìn ]
迾宮
[ liè gōng ]
鑾迾
[ luán liè ]
遮迾
[ zhē liè ]
迾置
[ liè zhì ]
回覆列表
一、一個走字旁一個列是個“趔”字。
趔的讀音是liè
部首: 走 結構: 左下包圍結構 筆畫: 13
筆順:一丨一丨一丿乀一丿㇇丶丨亅
二、趔的基本釋義:
康熙字典,【酉集中】【走字部】趔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字彙補》力拽切,音列。趔趄,足不進也。
三、常見詞組:
趔趄 lièqie:身子歪斜,行路不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