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6100332035427
-
2 # 歲月在緩緩流動
答:首先解釋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子女對父母生前的贍養和死後的殯葬。父母養了我們的小,那麼我們必須得要贍養父母的老,體現在那呢?平吋從精神上多對話關心父母,從生活中多探望陪伴關愛父母。這就是父母活著時供奉他們,這也謂之子女的孝道。父母他們臨終前子女親情的陪伴關心,身後事的安排妥當,體現了孝道的送終。
成語用法
-
3 # 用戶2942484098008
我個人覺得對父母養老送終是我們的義務。因為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用盡全部的愛心把我們撫育成人。
怕我們頭痛腦熱,怕我們吃不飽穿不暖,怕我們讀書不能成才,當我們長大遠行了,又對我們牽腸掛肚。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對自己的好才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所以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都會對父母好。
-
4 # 用戶2840309251082
對父母養老送終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古人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就是說的這個,老一輩人為了養活我們吃苦耐勞一輩子,到他們老了,我們就應該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常言道烏鴉還有反哺意,何況我們人呢,所以說養大我們是父母他們的責任,養老送終是我們對他們的義務。
-
5 # 蘭新65
因為父母含辛茹苦養你小,作為兒女就得以孝為重,為父母養老,這也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
6 # 用戶3531777339788
因為對父母養老送終是中國人民的一種美德。父母養我們小就得養老送終。為這種美德繼續傳承下去也是作為子女應盡義務,遵老愛老是我們應該做的。雖然現在孩子家家多數一個但是遵老愛老應該提到重要事情,讓下一輩知道吃好喝好不能忘記自己父母
-
7 # 張昌順104801101
父母是養育之恩,做一個人長大社會,認識什麼是良心道德素質問題,所以一定孝敬父母,才是真正人生價值觀,才能做有用之人。
-
8 # 聰明的星空0N
對父母養老送終,這是每一個做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從小父母把我們拉扯長大,多不容易,還供我們上大學,這一路的辛苦、擔心、牽掛時時刻刻都在伴隨著他們,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歇過。
他們老了,我們卻遠在他鄉,很少有時間陪伴,父母給我們的是全部,我們給父母的卻很少。
-
9 # 用戶3556654654007轌
我們華人養兒育女,都希望多子多孫,一方面是延續祖宗的香火,光大門楣,但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養兒防老,老有所依。作為子女的,一般也認為只要能為父母養老送終就算盡孝了。但在孔子看來,這個觀點並不對,還算不上孝,《論語.為政》有一段孔子非常精湛的關於孝的闡述: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打了一個比喻:現在人都認為能供養父母,就算是盡孝了。那些狗了馬了,也能得到人們的飼養,難道飼養馬和狗的人也是對馬和狗盡孝嗎?
所以,如果僅僅停留在供養的表面上,那還不能算孝,那跟飼養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那孝的真義到底是什麼呢?孔子說了:“不敬,何以別乎?”關鍵的區別就在這個“敬”字上,不但要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還要有充分的敬愛之心,恭敬和順從父母,盡心盡力的滿足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讓他們開心喜悅,時常都能保持一顆好的心情,這才符合孝道。
-
10 # 用戶3263217412971
為父母養老送終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千百年來,這一傳統美德得以傳承,發揚光大,生命從哪裡來?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省吃儉用,任勞任怨,把我們養大,沒有一絲一絲一毫的私心,不求回報,那麼你就應該把父母的恩情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所以應該為父母養老送終
-
11 # 用戶4585424264108
為什麼要給老人送終?其實也是給老人最後的交代機會,乘腦子清楚時,對子交代一些事情,即所謂“遺囑”。
民國河北《清河縣志·風土誌》中有這樣說法:送終時,彌留的老人,“除急促昏聵病外,如自知病危,未有不臨終遺囑其子孫者。子孫或請求身後若何喪葬,及一切注意事,並有遺言,子孫亦以遺言為重,謹遵之。然以文字為遺囑,及絕命請詞,殊不多有”。
回覆列表
對父母養老送終是我們做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勞累奔波,不辭辛苦地養育我們。
從育兒園開始,父母就更辛苦了,他們不但要上班掙錢供我們生活,還得擠出時間陪我們學習成長。
好不容易盼到我們成家立業,他們卻老了。但他們從不對我們提任何要求,總是默默地奉獻著。這就是父母。我們做兒女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善待老人。不去為他們養老送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