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3777541584457421

      關於李白的身世,最原始、最權威的記載只有兩個,一是李白後認的族叔(從叔)、宣州當塗縣令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一是宣歙池等州觀察使範傳正為李白所作的墓誌銘《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

    後世所有李白傳記中凡涉及身世、籍貫等等問題,無一例外皆依據於此。  可是這兩處記載卻語焉不詳,漏洞百出,令人生疑。  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歎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諜。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啐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編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所取象。”   二說當以李陽冰為先,因為此文作於“寶應元年十一月乙酉”,即762年十一月,李白新死。李白因永王案下潯陽獄,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在江南一帶顛沛流離,後投奔族叔、時任當塗縣令的李陽冰,卒於當塗。而範傳正不僅是和李白有過通家之好的範倫之子,還做過李白墓所在地的父母官,尋訪到李白的兩個孫女,為李白遷過墳,時在元和十二年(818年),距李白死年僅56年。  細細品味這兩段記載,疑點甚多。“絕嗣之家,難求譜諜”,李白沒有家譜;“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啐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李白祖上隋末逃到了碎葉;“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李白的父親在神龍初年潛回,神龍初年即705年;“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復姓”,李白出生時,其父指李樹恢復了李姓(天枝即李樹,避皇室“李”諱)。李陽冰和範傳正都說,李白的父親是神龍初年(705年)潛回廣漢後才生的李白,可是李白自稱以及所有知情人都指李白生於701年,顯然是李白父親在碎葉生下李白後才潛回的;潛回時,李白已經四歲,又談何在其出生時恢復李姓呢?況且原來並非李姓,一復姓居然就復了個國姓!   二人又說,李白祖上因為獲罪,逃到碎葉,隱易姓名。是什麼樣的罪名使他們隱姓埋名呢?幾代之後,李白的父親尚且還要“潛回廣漢”,一個“潛”字,把這種罪名表露得驚心動魄——即使過了這麼多年,祖上的罪名依然是巨大的陰影,李白的父親依然生活在被追殺的恐懼之中。而這個父親更奇怪,“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這分明是變換了姓名,因為客居逃亡的地點,就以“客”字換作名字。那麼他原本姓什麼呢?無解;因為後來李白出生時才復了李姓。  李陽冰又說:“(李白祖先)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什麼叫“易姓為名”?字面解釋是把姓變作名。什麼叫“把姓變作名”?(後詳)   ——至此,李白非常親近的一個族叔,一個故人之子的一篇序,一篇墓誌銘,就寫成了兩篇詭異的怪誕小說,也徹底把李白的身世變成了一筆糊塗賬。  二人又說,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乃西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而李暠乃李廣十六世孫。查李廣三子:當戶,遺腹子李陵;椒,子嗣無載;敢,一女一子,俱侍奉太子戾,子名禹,戾太子失勢,有人誣告李禹欲投奔李陵,“下吏死”。而李陵降匈奴後,單于賜姓拓跋氏,已不復李姓。“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所以,可能的李廣二子、三子的後裔,當蔚為隴右李姓豪族;李陵的後裔即使後來歸宗,也不會直承為李陵後裔。恰與李白情勢同一。  所以,世代為河西豪族的李暠的家族,必是李廣二、三子後裔無疑。  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下詔,宣布李暠為始祖:“殿中侍御史李彥允等奏稱,與朕同承涼武昭王后,請甄敘者,源流實同,譜牒猶著……自今已後,涼武昭王孫寶已下,絳郡、姑臧、敦煌、武陽等四房子孫,並宜隸入宗正,編諸屬籍。”   如李白確為李暠九世孫,對李白寵幸已極、“親為調羹”的李隆基,為什麼不予承認,不把李白隸入宗正寺呢?天寶二年(743年),玄宗始特批准李白隸於宗正寺,亦被編入皇族戶籍管理。毫無疑問是玄宗的厚愛開的後門,因為李白並無任何可資以證明的譜牒。即使如此,有唐一代,皇室也從未明確過李白的同宗身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6歲兒童蝦餃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