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132277491
-
2 # 張小米啊
1.銅素是一類活潑的金屬素,極易失去電子產生氧化。
2.紅銅嵌件在鍍銀之前未徹底清洗,表面會有黑色的印痕,此為氧化失去一個電子後生成的亞銅類鹽。
3.清洗後未及時、徹底烘乾或工藝不佳,殘留的水跡、清洗液等與銅單質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生成黑色亞銅,嚴重時皆綠色鹽。
4.鍍銀厚度不夠或鍍層脫落,在高溫環境下氧化。
-
3 # 用戶3548840545485175
黃銅是一種銅和鋅的合金 其中的鋅會與氧氣發生反應 化學式為:2Zn+O2==2ZnO 銅氧化原因無非是與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或者高溫直接與氧氣反應。
-
4 # 用戶4234923648497710
紅銅氧化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銅元素是一類活潑的金屬元素,極易失去電子產生氧化。其氧化原因可能是紅銅嵌件在鍍銀之前未徹底清洗,表面會有黑色的印痕,此為氧化失去一個電子後生成的亞銅類鹽。 也可能是清洗後未及時、徹底烘乾或工藝不佳,殘留的水跡、清洗液等與銅單質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生成黑色亞銅,嚴重時皆綠色鹽。 還可能是因為鍍銀厚度不夠或鍍層脫落,在高溫環境下氧化,或嵌件存放時間久,嵌件預烘時間過長,此外大氣溼度、表面汙染、環境中的雜質氣體等能引起紅銅氧化。阻隔紅銅與空氣的接觸:在相同溫度下,大氣中的水蒸汽含量與其飽和水蒸汽含量的百分比,叫做相對溼度。在某一相對溼度以下,紅銅的氧化變色速度慢,當高於這一相對溼度後,氧化變色速度將陡然增加,這一相對溼度稱之為臨界溼度。紅銅氧化的臨界溼度一般在45%~60%之間。大氣相對溼度對紅銅氧化變色影響較大。當大氣溼度高於臨界溼度後,紅銅表面會出現水膜或水珠。 由於大氣中含有大量塵埃,如煙霧、煤灰、汽車排放的廢氣、氯化物和其他酸、鹼、鹽顆粒(粉塵)等,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氫、氨氣、鹽酸氣等。這些有害物質溶解於水膜、水珠中,即成電解液,從而加劇紅銅的氧化變色。輕者影響產品外觀品質和產品質量信譽,重者則影響紅銅的使用,造成報廢損失。所以,紅銅一定要妥善保管,注意防氧化變色。電解紅銅加工成紅銅杆,再經過拉絲、絞線存放等工序,紅銅不可避免會與大氣接觸。降低存放地點的相對溼度,用物理方法如塑料薄膜等,阻隔紅銅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就能降低電線電纜紅銅的氧化。 【化學方法】生成鈍化膜阻隔紅銅氧化:紅銅與有機化合物反應,一般生成人們能夠接受的金黃色或黃色的鈍化膜。這種鈍化膜非常薄,不影響紅銅檢測直流電阻的示值。紅銅與有機物中的氫硫基(-SH)物質反應,如以2-硫醇基苯並咪唑(防老劑MB),生成黃色硫醇鹽,形成鈍化膜。因此,有機氫硫基類如防老劑MB可作為表面處理劑。 紅銅與有機胺物質形成配位絡合反應形成金黃色的螯合物,如防老劑DNP、緩蝕劑苯並三氮唑等,形成結構較為穩定的螯合物,生成鈍化膜。因此,雜環有機胺類如苯並三氮唑可作為表面處理劑。紅銅能與酚羥基反應,如防老劑264、防老劑2246等,形成黃色的鈍化膜。因此,有機多酚類也可作為表面處理劑。 化學鈍化劑可在電線電纜生產的合適工序中添加。紅銅杆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有抗氧劑的冷卻液,拉絲工序使用含有抗氧劑的拉絲乳化液,管式連續退火工序使用含有抗氧劑的冷卻液等,均可採用化學方法生成鈍化膜,阻隔紅銅氧化。 【陰極保護氧化還原法】避免紅銅氧化:過氧化物條件下(以過氧化氫為例說明)的標準電極反應及電級電位為:H2O2+2H++2e=2H2O;E0=+1.77V 在過氧化物條件下,過氧化物的電極電位比紅銅的電極電位高很多,紅銅被還原而不易氧化,使用陰極保護氧化還原法可避免紅銅氧化。 因此,在電線電纜生產過程中,熱固性絕緣要使用過氧化物為交聯劑,保持紅銅處於被還原狀態,能有效防止紅銅的氧化變色。很高興為您解答有用請採納
回覆列表
紅銅氧化緣故可能是紅銅鑲件在鍍金以前未完全清理,表層會出現灰黑色劃痕,此為氧化喪失一個電子器件後轉化成的亞同類鹽。
有可能是清理後未立即、完全風乾或加工工藝不佳,殘餘的水漬等造成化學腐蝕,轉化成灰黑色亞銅。
還有可能是由於鍍金薄厚不足或塗層掉下來,在高溫自然環境下氧化。
除此之外空氣環境溼度、表層環境汙染……造成紅銅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