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有寶
-
2 # 梧桐機
杏花樓,燕語笙歌。院中花魁當屬月香,才藝雙修,貌美絕倫,多情公子趨之若鶩。
杏花樓一帶商販雲集,貨郎“二楞子”每日都到街巷井市中販賣各樣糕點,這杏花樓附近也是常來地方。二楞子做的糕點五顏六色,煞是好看。杏花樓中如有人想要買,就從窗戶裡向他招手,朝他比劃,二楞子會意後,便會疾步將糕點送上樓去。
這天晚上,二楞子挑擔又來到杏花樓下。樓上有人向他招手,那是個男人的身影,還不待弄明白,那人究竟需要何種糕點時,那人便從窗前退去。二楞子只好將最叫賣的桂花糕封入一個食盒,然後快步送上樓去。
按照以往習慣,二楞上很快便能回來,重新守著擔子,繼續販賣糕點。然而,這次二楞子上樓去後,卻始終不見回來。時間又過去多時,仍是不見他的身影。時間一久,一群小孩圍住他的擔子,見無人,便忍不住伸手胡亂地抓,終於其中一小孩抓起大把糕點,送進自己的嘴。
過去近一個時辰,才有人看見二楞子從杏花樓上的那個窗戶探出半個身子向下張望,很快便縮頭回去,又探頭縮腦好一陣子,身形才徹底從窗前消失。待二楞子從杏花樓出來,經過自己的糕點擔子時,竟看也不看,飛也似的走了。
杏花樓的一扇窗內,一人橫臥地上,早沒活氣,死者為女子,正是月香。青衣人趕來,見得此狀,大叫一聲,撲倒在地。這青衣人乃是月香之弟月冰,每日送姐姐來此賣藝,自己則在別處飲茶等候。
許多人圍將過來看鬧熱。從旁站出一人,此人乃是本城史家的史公子,名史孨。史家最有錢財,史孨出入總有眾奴才跟隨,因而養成驕橫跋扈性子。只聽史孨說道:“親眼看見二楞子非禮不成,惱羞成怒殺了人。誰不知曉,月香姑娘向來潔身自好,守身如玉,只賣藝,絕不賣身。原以為二楞子老實本份,不想他卻是幹出這等醜惡之事。”
史孨看得明白,大聲道:“二楞子別無去處,定是逃往後山老廟了。”
月冰道:“如何得知?”
史公子道:“二楞子自知殺人償命,如何敢回家去,那老廟是他現在唯一可以落腳之地,因而可能性最大。何不先去那裡尋找,如遲了,或再投別處去了,更是難尋。”
月冰正盲目不知所措,當下也覺此話有理,不及細想,便奔老廟而去。
後山老廟,乃是一座荒蕪廢棄廟宇,二楞子果然到此。因事發突然,也大大超出二楞子能夠思考範圍。
二楞子回憶,記得手拿糕點跑上杏花樓時,但見那間房門虛掩,認為這門是為他留著的,剛邁近,發現房內燈光昏暗了許多,幾乎難見幾物。就在這時,忽地腦後生風,只覺臉前一黑,便失去知覺。醒來時,便已在床榻之上,後腦作痛。翻身起,猛見地上一人倒在血泊之中,房中更無他人。伸手去扶那人,但覺那人脂香中混雜血腥氣味。湊近看時,認出是月香。二楞子慌亂中不能自已,竟將自己弄得渾身是血。
卻在此時,房內一角,衝出幾人,當中一人,正是史公子。
史公子厲聲說道:“好個二楞子,膽敢殺人。”表情嚴厲,聲音卻是壓得很低。
二楞子張口結舌,傻愣愣的呆了好半天,他如何能分辨出眼前這個突如其來的複雜情勢。俗話說:“眼見為實。”而如今這個現場,卻使二楞子更加犯糊塗。於是他就將史公子當做說理物件,千言萬語,嚼盡口舌,極力為自己辯白。彷彿只要史公子點點頭,此事便會休一般。而史公子時而擠眉弄眼,時而乾笑。
最後史公子對二楞子說道:“這樣吧,既然攤上命案,你還是先別回家,否則,官人必會抓了你去,還要受盡折磨,免不了吃好一頓皮肉苦。你不如先到山後老廟暫避幾日,待官府查辦此案,我相信,必定真相大白,你也方能洗脫罪名,到那時再回家。如此一來,還能免受許多活罪。”
二楞子一聽這席話,打心眼裡就有了感激之情,因而也比先前鎮定許多。只聽史公子又道:“我相信你是個好人,不過真正凶手隨時都可能出現。剛才如你所說,凶手不是也襲擊了你嗎?所以如再遇上什麼人,你也別手軟,畢竟保命要緊。過幾天我會派人為你送些錢兩,我並不為別的,只想抓到真正凶手。”說完將手一揮,催促二楞子快跑。於是二楞子才有了剛才逃出一幕。
月冰直奔後山而來,已能遙望老廟。
此時三更,廟中猶有燈光,月冰加快腳步,不稍片刻已到近前。當即發現二楞子背對廟門,雙手插入髮際,似乎陷入苦思。
月冰猛撲上去,攔腰將他抱住。二楞子一驚,縱身一跳,竟跳出三丈遠,月冰也不撒手,連同他一道飛起落下,二楞子見不能摔脫對方,又連線幾跳,月冰竟似牢牢粘住一般。二楞子心下大急,撞向牆頭,只聽一聲巨響,牆體凹陷,終將二人震開。磚石紛紛跌落,砸在二人身上。
那二楞子倒是沒事,因為他是楞子,頭硬如鐵。但月冰卻被磚石砸暈了頭。二楞子一把揪住他脖子,想起史孨說過的話,就要下死手。其間不由多看了月冰一眼,立即認出來人。禁不住喃喃說道:“史公子說過,不能手軟。但是月冰、月香分明就是姐弟倆,有骨肉之親,怎會殺他姐呢?”當下便鬆開了手。
月冰道:“史公子稱親見你殺人,你將如何能逃脫。”
二楞子忙道:“我根本就沒殺人,當時的情況,我也鬧不清是怎麼回事。但你莫不是搞錯了麼?史公子也是為我好,才叫我躲在此處的呀,還說必會抓住真凶。他怎麼會汙我殺人?”
月冰道:“凶手即不是你,又為何要逃?”
二楞子道:“史公子要我暫避一時,說待要抓住凶手才可露面。”
月冰聽此,更添幾分糊塗,心下也躊躇:“情急之下,或被人利用。”
颯颯秋風,老廟更顯荒涼。忽地,道道黑影從廟外直入而來,當先一人,正是史公子,眾奴才環伺左右,個個虎視眈眈。
史孨為何也來此?事情始末還得從頭說起。原來,史孨到杏花樓尋歡,一時興起,對月香百般糾纏,月香豈肯相從,史孨惱羞成怒,操起碩大一隻花瓶,狠砸在月香頭上,月香頓時香消玉殞。史公子知人命關天,設法讓二楞子背了鍋,又報信給月冰,欲借刀殺人。待月冰去後,便領了眾奴才前來觀其動靜,若事不成,便要叫眾人動手殺死二人。外人還只道是二人兩敗俱傷。
二楞子一見史公子走進廟來,真個喜出望處,立即奔出迎接,一面回頭對月冰說道:“史公子來得正好,就請當面為做個見證,還我清白,絕不是凶手。”月冰負手而立,不發一言。
史孨向眾奴才一揮手說道:“快將這個殺人惡魔拿下。”
眾奴群擁而上,就將二楞子圍在當中。二楞子急紅了眼,踢翻幾個靠得近的惡奴,“嗖”的如猴急一般,一下子就從一根柱子竄上房樑,又爬上屋頂,罵道:“史孨好不是東西,前番假裝好人,現在卻又翻臉不認,我還不如自去投官,免受人陷害。”
月冰雖遭變故,卻也疑心史孨有詐,不由愣在當場。
惡奴中一人,臉上刀疤,悄聲對史孨說道:“少爺,不如將這二人都做掉,倒還省事,如此一來,官府必之認為月冰為替姐報仇,要殺楞子,最後落得兩敗俱傷。”
史孨點頭,將手向下一砍,做了個殺頭姿勢,道:“快去。”
刀疤臉向旁邊一使眼色,招呼惡奴,從背後靠近月冰,月冰渾然不覺危險來臨。刀疤臉將刀高高舉起,就要做勢劈下。屋頂上的楞子早看得清,情急大吼:“小心。”
這聲吼,驚得月冰突突一跳,隨即只覺一道刀光從旁閃過,這刀來勢太凶猛,力道極大,一擊不中,跺在樹杆上,竟深深陷將進去。月冰回身看見一巴疤臉使勁要拽回鋼刀,便本能從懷中抽出一柄短刀,向那刀疤臉腰間一送,只聽“噗嗤”一聲,巴疤臉已被開膛破肚,剎時,紅的、綠的滿地皆是。
月冰大叫道:“史孨這是為何?”
史孨卻道:“本意趕來幫你擒凶,你卻喪心病狂殺我家奴,只好將你也一同拿下。”
眾惡奴持鋼刀,怪叫一聲衝向前,月冰持刀相還,怎奈對方人眾,勉強左右遮攔,眼見著就要被放倒。忽頭頂之上,飛來無數瓦片碎石,紛紛如雨,落在眾奴頭上,中者無不開花嚎叫。抬頭望,只見二楞子斜倚在屋脊上,左右開弓,將屋頂揭了向下猛砸。
史孨繞到屋後,踩神像肩,好不容易也翻上屋頂,楞子背對與他,正在往下亂扔亂砸。史孨摸到楞子背後,雙手猛一較勁,就要將楞子推將下去。此時,楞子雙足全伸在屋頂兩窟窿之中,左右足恰好一邊一個,如騎在屋脊一般,被史孨這一推,卻是絲毫未動。
史孨、楞子兩人就在屋頂上扭在一起。史孨本想脫身,又怕摔將下去,只得也抱住楞子。楞子倔勁上來後,既然抓住對方就決不放手。於是下面眾人當中,有人看見,屋頂二人互相擁抱住對方,都是不肯鬆手。俱也猜不透是何情形。
楞子牢牢控制住對方,只覺對方在他懷中漸沒了動靜,這才鬆手。史孨就像被捏皺的紙人,從屋頂滾落下來,剛好掉在人堆上。
就在這時,廟外燈籠火把照亮,喊聲喧天。不多時,一隊官兵衝入廟內,官兵見人就捆,楞子、月冰以及史孨統統被綁個結實。
官兵將眾人押送衙門,越日開堂審理。各方各陳其詞,自說自話,案情實難明瞭。縣令眉頭一皺,道:“押後再審。”
月餘過後,重新開堂,又將眾人押上,只見縣令一拍驚堂木,吼道:“史孨你可知罪?”
史孨慌忙跪倒,應道:“小的冤枉,實在不知所犯何罪。既無實證,小的死難暝目。”
縣令冷笑一聲,吩咐道:“帶月香上來。”
“怎麼月香還活著,不是死了嗎?”眾人面面相覷,月冰更是瞪大眼晴,呆呆地望向前方。
不久,後堂中轉出一人,此人身姿婀娜,容顏含羞,有國色天香之貌,正是月香。
那日,史孨以為殺了月香。待史孨離去,官兵接報趕到時,隨行當中卻有位了不起的名醫,人稱“國醫聖手”。這位名醫偶然路過此地,便隨同官府中人前往辦案。發現月香實際只是處在假死狀態,也該月香大難不死。經名醫一番妙手回春,月香竟也撿回性命。
待過月餘,月香恢復,就將案情經過盡數詳述,史孨情知抵賴不過,只好招認。
-
3 # 畫素說
一個不知道自己是殺人凶手的凶殺案,且由自己負責調查的凶殺案,你是離奇不離奇。歷史上發生過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凶案,但無論這是一場怎樣的凶案,且無論凶手出於何種目的作案,都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凶手必定是知道自己該起凶案的凶手。
然而,在法國曆史上就曾發生過離奇的凶殺案,凶手不知道自己是種啥的凶殺案,更搞笑的是這個凶手還是一名警察,而且還由自己負責該起凶案的調查工作。也就是說,一名神探犯下了案子,然後自己並不知道是自己犯下的,而且還由自己親自負責調查自己。
直到第二天,安德烈·莫奈才被人發現死在了海灘上,由於羅伯特當時正在附近的旅館,所以他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並對該起凶案進行了調查。
經過對安德烈屍體的研究,羅伯特發現安德烈是被凶手一槍射穿心臟導致的死亡,也就是說這個凶手的槍法應該是很不錯的,那麼這個人應該是軍警一類的人物。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到底是什麼人對安德烈有這麼大的仇恨呢,非要將其擊殺,這成了破案的關鍵,也成了羅伯特的苦惱。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詢問過安德烈家屬後,羅伯特得知了安德烈這個人非常的友善,從未與人發生過爭執,更沒有所謂的仇家,這讓案件的偵破一時間陷入泥潭之中。
但是,在接下來幾天的調查中,案件依舊沒有一絲進展,在哪個沒有現代刑偵技術的年代的,羅伯特沒有辦法通過指紋比對、DNA比對等方式來找到凶手,僅憑現場留下腳印與子彈,根本沒有辦法在這麼多人中將凶手給揪出來。
在幾天後羅伯特便主動到了警局投案自首,聲稱自己便是該案的凶手。然而,根本沒有人相信羅伯特所說的話,他的上司也只是認為羅伯特是因為連日來案件一點進展都沒有,壓力太大了,所以胡言亂語,不過,羅伯特卻認定自己就是真凶。
原來是案發第二天的早上,羅伯特起床時後發現自己的襪子是溼的,而自己清楚的記得睡覺前自己剛換了襪子,怎麼第二天就變溼了呢,不過羅伯特因為要處理案件,也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是,這一切也只是羅伯特本人的猜測,警局裡根本沒有人相信人就是羅伯特殺的,只是認為他想破案想瘋了,最終導致了自己精神上出了問題,但是面對羅伯特的堅持與再三要求將自己囚禁起來,只能暫時將羅伯特給關了起來,但並沒有給他定罪,甚至連羅伯特的手槍也沒有收繳。
此後,羅伯特便一直被關押在巴黎郊外的農場中,而此案也成了法國曆史上最離奇的凶殺案,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離奇的凶殺案之一。夢遊殺人聽起來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但這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夢遊者夢遊時他的大腦處於極度亢奮中,能夠根據周圍環境正常做出反應措施,只是沒有意識和思維,這也是為何羅伯特會對自己犯下的凶案一無所知的原因。
-
4 # 白先森Max
我是老白,為您解題。
要說古代歷史上最離奇的殺人案件,沒有最離奇,只有更離奇。
今天老白給大家介紹一個清朝年間離奇的“紅裳殺人案”。
這一事件出自清代筆記《螢窗異草》,作者是尹慶蘭。在這篇文章中,有一篇《折獄》,記錄了年青的官員窺見辦喪事的人員內穿紅裳,牽出的離奇案情。
這位年青的官員,年少有為,18歲就考取了進士,在某地出任縣令。
他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年輕識淺,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一縣政務,就請家裡的老父親出山,為他做貼身顧問,為了出謀劃策,安排計劃。
自己也加倍用心,這樣過了一年,在老父親的親自引領下,他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聲譽大振。
有一天,小縣令因為公幹外出,他騎著馬剛出了城門,正好遇到當地的一個大戶人家出喪。
這戶人家是當地望族,大操大辦,出喪的隊伍最少有幾百人,聲勢浩大。
按照當時當地的風俗,百姓家裡有白事或者喜事,普通的官員沒有要務也要給人家讓路,以作體恤。
小縣令勒馬停在路邊,舉喪隊伍中一輛馬車經過,忽然間吹起一陣大風,把馬車上的簾子撩起了。
馬車上簾子裡坐著一個妙齡婦女,自在捂著口鼻嚶嚶的哭。可是湊巧又一陣風吹起來,小縣令看到她白色的喪服下,竟然穿著顏色鮮豔的紅衣。
家裡死了人,辦喪事,還有身穿紅裳的?
就算是紅裳外面套了喪服,那也是極其不正常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縣令馬上命身邊人去探訪。
一會兒,手下來報,原來是當地的一個監生病逝,正在抬著他的棺木下葬。監生沒有別的眷屬,馬車上的婦人正是他的妻子。
小縣令的心下不安,深感事情不正常,毅然下令讓隨從衙役叫停了送葬的隊伍。並且讓他們把棺木暫時先停放在附近一座寺廟裡,等待檢驗。
這位死去監生,其家族是當地的大戶,家中主要成員“半系巨紳”。在當地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影響力巨大。
不讓死者入土為安,半路停棺,聞所未聞,這簡直是對整個家族的侮辱。
家族管事的找到縣令抗議,態度異常堅決,說話間甚至有威脅。但是小縣令堅持,最後管事人說道:“要是最後拿不出像樣的理由,給個合理的解釋,決不善罷甘休!”
小縣令心裡也沒底呀,說到底覺得不正常也只是他的懷疑,他手裡其實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證據。
小縣令讓衙役們先穩住,維持秩序,自己趕緊回去找到老爹商量對策。
他老爹聽說,心下不無忐忑,說道:“你觀察仔細,能夠發現如此隱蔽的疑點,這是不容易的。但是你也要知道,當地方官的,最忌得罪當地大族鄉紳,一旦找不到證據,驗不出傷來,後果難以收拾。喊停送葬隊伍其實是有點草率了。你畢竟年輕,經驗不足。不過事情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那還是我親自去探訪一番吧。”
老侈臨出門前,叮囑兒子,要他牢記以生病為藉口,採用“拖字訣”,拖住監生的家屬。為他爭取祕密探訪的時間。
老爹走後,小縣令藉口生病,不見任何人,不理任何事。
監生那邊的親屬們炸鍋了:“有棺不得葬,有穴不得掩,眾皆含憤不平”。
家族中有人發動關係,向上告到州府,上峰也派員下來給小縣令壓力。
小縣令他爹假扮成一個算命的,來到監生所在的鄉里祕密走訪,調查了幾天。一開始並沒有人懷疑監生的死因,也沒有聽到其妻子有什麼不正常的行為。
老先生心裡也有些沒底了,擔心自己兒子不好下臺。
一天晚上,老先生一個人走訪到郊外,正沒個地方下腳。左找右找,找到一個看田人的窩棚求借一宿。
看田的農人同意了。
但這個臨時搭建的窩棚太小了,不能同時容納兩個人睡下。老先生和看田人就乾脆坐在窩棚裡閒聊天,聊著聊著就聊起了縣太爺。
看田人說:“縣令他雖然年輕,但體恤百姓,是個好官,只可惜很快就要被罷官了。”
縣令他爹一聽吃了一驚,忙問:“為啥?”
看田人說:“難道你還不知道嗎?我們這裡剛剛猝死了一位監生,正是我的主人,送葬的路上,縣令突然截停了棺材,又不給出充足的理由,監生門第高貴,他的親戚們豈能忍受這等屈辱,肯定要跟他算賬的!不會善罷甘休。”
縣令他爹心下黯然。
這時,看田人突然又說了一句:“想必縣令是懷疑我家主人的死因,想重新驗屍,可惜他找不出什麼的,知道事情真相的只有一個小孩兒。”
峰迴路轉,縣令他爹聞聽連忙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看田人說道:“我家主人身體一向強健,平時很少生病的,所以聽說他忽然間死去,我很驚訝。幫忙去處理喪事時,主人的小書童平時跟我關係十分要好,就把真相告訴了我。我家主人的妻子與人有染,那姦夫不久之前喪偶,於是兩人便想著合謀殺死我家主人,他倆便可以做長久夫妻了。他們謀殺我家主人時,曾脅迫小書童相助,所以只有小書童才知道那可怕而奇特的殺人方法。”
然後,看田人壓低聲音,向老先生說出了離奇而駭人的真相。
聽完經過,縣令他爹心急難耐,連夜趕回縣城。將真相告訴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的兒子。
見小縣令幾天就明顯瘦了,老人笑道:“你這樣子怎麼能做大官?天亮了就開棺審案吧,早點把這件公事瞭解了,你也就心安了。”
第二天一早,小縣令帶著仵作來到寺廟,宣佈要開館審案。
監生的親屬們圍攏了一大群,個個面無表情,議論紛紛,小縣令冷笑道:“我給你們家的受害者洗冤,你們反倒對我滿肚子仇怨,不為別的,恐怕是死者不下葬,你們就沒法瓜分他的遺產吧?”
這句話戳到了那幫親屬的痛處,嗡嗡聲頓時小了許多。
棺材開啟。
屍體已經腐壞,臭味散發出來,薰得人不能走近。只有仵作按程式細細檢測,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腰部……逐一檢查,一時毫無發現,議論聲又大了起來。
仵作很快檢到了屍身的下體,小縣令突然指著其陽具說道:“檢查這裡!”
仵作嚇了一跳,然後認真探查後,用手一擠,只見一根銀針“應手而出,則銀針五寸,血跡猶存”。
眾人譁然大亂,這時才知道,監生竟然真的死於謀殺,而且手段何其毒也。
親屬們開始哭著喊著要求申冤,小縣令下令將監生內穿紅裳的妻子和圍觀隊伍中的某人揪出來。
這兩個正是一對殺人凶手。
婦人和姦夫兩個面如死灰,俯首認罪。
原來,這倆人定下殺人計劃之後,用酒灌醉監生,將他扶到臥室裡,“縛以革帶……遽以針刺其具,深入無遺。亡者醉不能支,大吼而卒”。
這下,方才那些對小縣令橫眉怒罵的親屬們,無不匍匐在地,感謝小縣令明察秋毫,為死者申冤昭雪。
老白說:
不具備質疑精神的人們,往往最厭惡那些比他們更有洞察力的人,阻撓真相和叩拜真相的前後往往是同一批人。
世事就是這麼荒謬,真相對這些人來說,不過就是裡外套在一起的喪服和紅裳,視場合隨時切換,在這些人心中,哪有什麼正義,不過都是遭遇。
-
5 # 尼古拉斯奇異果
說謀殺案是曹操是奇怪的。這是一種在夢中殺人的奇怪殺人方法,這是小說的內容。另一起謀殺案是由各種歷史材料中完全不同的說法引起的,這導致了令人困惑的事實。著名的“蠟燭與影子”。確切地說,這個案子只有“犯罪嫌疑人”。 案件發生在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他的兄弟趙光義。宋開寶九年(976),宋太祖趙匡胤駕崩,關於他的死亡,嚴謹的《宋史》只說:“癸癸夕,帝崩在漫長的生活中,五十年,在寺廟西面的葬殿。”但作為一個國家的國王它是軍事指揮官的趙匡胤。在物理健康方面應該沒有大問題,而宋史並不表示太祖的死因。 明朝程蜀《宋史紀事本末》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冬天十月,皇帝有病。壬午夜,大雪,皇帝叫金王光義,囑後事。左右不聞,但蠟燭下晉王或離開如果有一個避開的形狀,列的上半部分將突然被稱為晉王曰:"對它有好處",俄和帝崩,當四個鼓槌錯過時。“ 在開寶九年的冬天,趙匡胤患病。在一個下雪的夜晚,他召喚他的兄弟趙光義並誹謗他。寺廟中只有兩個,外人只能從蠟燭的陰影中猜出他們在做什麼。我看到晉王趙光義有時候我離開了經紀人,有時我很謙卑,好像我在避免任何事情。然後趙匡胤拿起斧頭把它捅到地上,大聲地對著趙光義說:“你做得好!”第四天晚上,宋太祖駕崩。 根據這段野外歷史的記載,據推測,趙光義謀殺了哥哥。畢竟,趙匡胤在宮殿中奇怪地死了,最後一個在死亡前看到它的人是趙光義。在太祖死後,繼任者不是他自己的兒子而是身體。對於晉王,他是趙光義的最大受益者。其他人則反對這一說法。他們認為在趙匡胤駕崩之前,趙光義是晉王和開封。這個身份是五王十國時王儲的標準,表明趙匡胤將弟弟視為繼承人。 《宋史紀事本末》給出的解釋是太祖和太宗的母親為杜太后。如果趙匡胤死掉,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小兄弟趙光美,趙匡胤就沒時間了。更多的是,他們會找到弟弟委託善後事宜。《宋史紀事本末》雖然它是在明代寫的,但它所記載的陳述在宋代廣為流傳。 司馬光在他的《涑水紀聞》中說,根據宋朝的法律,除了皇帝和年輕的王子,宮殿一定不能過夜,也就是說,太祖駕崩當晚沒有一個人在宮中。並且趙光義是皇帝派遣王子進入知己的宮殿王繼恩知道皇帝居然想要設立他的兄弟作為皇帝,他們直接找到了趙光義,請他asc。王繼恩當他在尋找趙光義時,他在自己的家中,自然也不可能謀殺他的兄弟。 根據司馬光嚴謹的學術態度和他的學術地位,他的話非常重要。後人對這一事件的猜測主要集中在野外記錄中的“燭臺聲音”。當編輯清朝《四庫全書》時,許多以紀曉嵐為首的編輯認為這一段並不意味著太宗兄弟,純粹是後代。多想想。
-
6 # 歷史叩門人
1994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名叫做羅納德·奧普斯的人,從一幢十層高的樓上跳樓自殺時,突然被九樓的一顆子彈打中,而最終此案卻被警方視為自殺,也就是說,殺死羅納德·奧普斯的人,竟然是他自己,這可算是一個離奇的殺人凶手了。
羅納德·奧普斯從樓頂掉落後,警方開始調查,他們發現了一個疑點,當時房子的8樓在施工,工人 們在那裡剛裝了一張安全網,也就是說,如果羅納德·奧普斯沒被有槍打中,那麼他的自殺是不會成功的。
當時,九樓有一對夫妻在吵架,老先生拿出了一把槍恐嚇老太太,老頭憤怒至極,當即開槍,子彈沒有打中老太太,反而是打中了羅納德·奧普斯,根據美國法律而言,這實際上是一樁凶殺案。
在法庭上,老頭和老伴,他們一致認為,當時槍裡是沒有子彈的,老頭說,他與老伴之間,經常發生爭吵,而且用槍威脅,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往槍裡放任何一顆子彈。
原因是,老太太決定停止對已經成年的兒子供給生活費,兒子懷恨在心,他知道父親有用槍威脅母親的做法,因而刻意的在槍裡裝了子彈,希望借父親的手殺死母親。
此案最終被判定,夫妻兩人的兒子,才是槍殺羅納德·奧普斯的凶手,可是當調查進一步進行時,警方再次發現了一個事實,老夫妻兩人的兒子,正是羅納德·奧普斯。
實際上就是羅納德·奧普斯自己給槍裡裝子彈,殺死了這裡,最終此案被認定為一樁自殺案,這個結局恐怕是誰也沒想到的,這大概算是史上最離奇的殺人凶手了,竟然是自己。
-
7 # 文化渣子
他是精神錯亂的殺人犯,但他編了歷史上最偉大的詞典。
世界上最全面,最權威的英語詞典,被稱之為英語世界的金科玉律,這就是《牛津英語詞典》,簡稱OED。第一版前後就花了71年,1989年出版了第二版,收錄了301,100個主詞彙,字母數目達3.5億個,二十卷,21,728頁,定價:759.00英鎊(2009年)。
美中國人威廉·邁納。他於 1834 年出生在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直到成長到十四歲,大到足以對海灘上年輕的當地姑娘產生情慾,他才被送回美國。
這預示著他的一生都會被性慾和負罪感苦苦折磨。
邁納嚇壞了,又不得不執行命令。這也許就是觸發他精神病發作的原因。
他開始過上烏七八糟的生活,流連於酒吧和妓院,染上了性病,神志也發生了問題。1868 年,醫生指出他的心智開始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半之後,他只能退役。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困擾他的也許正是在經歷過戰爭的人身上大量發現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1872 年 2 月 17 日凌晨,陷入瘋狂的邁納在倫敦郊外用手槍打死了一個有六個孩子的司爐工,當場被捕。
他告訴審問者,連續好幾個月,每天晚上他一睡著,就有不認識的人鑽進他的房間裡,用無法形容的方式侮辱他,虐待他,折磨他。
出事那天晚上,他突然驚醒,覺得有一個人站在床頭。他伸手到枕頭下面去摸槍,那人就跑了,他追出去,看見一個人在路上跑。他衝那個人叫喊,然後開了四槍。
陪審團裁決邁納無罪。但主審法官的判決是這樣的:
“邁納醫生,你將受到安全的監護看管,直到女王陛下樂意變更之時為止。”
所以,他就被關進了布羅德莫刑事精神病院。永久關押。
他還有每年一千二百美元的退休金。很豐厚,足夠滿足他的最大癖好了。那就是——讀書。
邁納報名參加了。
他有很多書,又有很多時間,而且他還是一個很有創造性和獨立見解的人,做這件事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採用自己的一套方法,做完一本書的詞彙表就接著做下一本。
OED 的編輯部對他深懷感激。1888 年,詞典第一卷出版,前言中有一行提到了他的名字,他開心極了。
事情後來發展到了尾聲:
1902 年 12 月 3 日,在他身上發生了駭人聽聞的事件。
在他的一生裡,強烈的性慾和負罪感一直在折磨他。他憎恨自己的生理反應。
因此,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自我閹割。
他用一根細線緊緊扎住丁丁的根部,防止血液流通,用院方特許他擁有的削筆刀把丁丁割了下來,然後扔進壁爐裡。
他躺了一會兒,再走到門口,呼叫護理員。
在醫務室裡住了一個月,他就痊癒了。問題解決了。
但他對OED沒有再做過什麼貢獻。精神病院的新院長對邁納的態度很差,對他的優待被收回了。他年老體衰,在異國他鄉孤獨地生活了三十多年,他該回家了。
1920 年 3 月 26 日,邁納在睡夢中去世。
-
8 # Z先生評說歷史
離奇的案件就是當我們從事件的一角去看時,讓人意想不到,在《無人生還》、《福爾摩斯探案集》或者是《名偵探柯南》中都有這樣的橋段!
今天我們講一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曾一件自己殺死自己的離奇案件!
一天,失意男中年羅納德在幾經思考以後,還是爬上了樓頂。
站在十層樓的高度,羅納德眼神渙散,看不到一點對這個世界的眷戀!
也對,他可以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失敗者“loser”,三十多歲的年紀一事無成,沒有成家,也沒有事業,整天啃老,讓父母也特別嫌棄!
冷風一吹,羅納德縱身一躍,跌了下去!
警方趕到的時候,他已經死了,不過他人在八樓,因為八樓施工,羅納德跌落在了防護網上!
二、一對夫妻吵架,過失殺人!?
他不是摔死的,他是被人打死的,因為他頭部中彈,也就是說羅納德是被槍打死的!
也就是說羅納德自殺,但是未遂,卻還是死了。
警察展開調查後發現,羅納德跳樓的時候,正好九樓有一對老年夫妻在吵架,老太太拿了一把槍威脅老頭,一不小心槍走了火,正好打打到了跳樓的羅納德!
也就是說雖然羅納德是自殺,但其實是被老太太打死的,算過失殺人!真的是這樣嗎?
三、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調查發現,老太太和老頭經常吵架,老太太以前也總是拿槍威脅他,但是他們的槍裡面從來也沒有子彈,更不可能上膛,也就是說有人做了手腳!
調查發現,原來是這對老夫妻的兒子,給他們的父母買了意外身亡保險以後,知道父母吵架的習慣,就偷偷裝了子彈,妄圖殺害父母,獲取錢財!
也就是說殺害羅納德的就是這對老夫妻的兒子!
但是羅納德只可能是自殺了,因為他就是這對老夫妻的兒子!
之前他實施了計劃妄圖殺死父母騙取保金,可惜父母一直都沒有出事,他心灰意冷,準備自己結束生命,到頭來,還是死在自己手裡。
真是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
9 # 腦洞趣味歷史
《福爾摩斯》系列故事中,有一個叫做“紅髮會”的章節,這個案件有趣的地方在於,犯罪者以數倍的工資請人抄寫《大英百科全書》,當事人覺得很奇怪,找上福爾摩斯先生後才揭開真相:
原來,犯人是想用金錢引開,銀行隔壁當鋪老闆,好挖一條通往銀行金庫的地道!
無獨有偶,古代也有這樣一起,堪比“紅髮會”的精彩奇案。
1、案件起因東漢的時候,朝廷中分為四股勢力:宦官、外戚、權臣和保皇派。
為了提高各自對朝廷的掌控力,宦官、外戚、權臣三股勢力忙拉幫結派忙得不可開交,唯一一支忠於君王的保皇派日顯頹勢,在三股勢力針對下,自顧不暇。
當時有一個叫韋謙的縣令,為人很有正義感,他又是皇權的擁護者,他在任期間,查到司隸校尉(漢代祕密機構,類似於明代錦衣衛)李皓勾結宦官,多有違法事蹟,便打算進京舉報一波。
韋謙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犯了二個錯:
一、李皓的工作是負責監察京城附近百官,手下情報網很廣,韋謙壓根不可能告成功;
二、韋謙身為地方官,按漢代制度規定,非皇帝命令,不得擅離崗位,擅自進京。
犯下的錯誤看似很小,卻讓李皓抓住了把柄,在韋謙還未告成功時,便將其處死了。
韋謙的兒子蘇不韋(改的名)聽說這件事後,非常難過,當時他正在京師準備接受朝廷的人才選拔考試,聞聽此事,也顧不上其他,趕忙把父親屍骨拉回了老家去埋葬。
蘇不韋覺得父親死得很冤,決心為父報仇,所以只是淺埋了父親,並沒有入土下葬。
【魏郡李為司隸校尉,以舊怨殺扶風蘇謙;謙子不韋瘞而不葬,變姓名,結客報仇。】
2、案件結局蘇不韋知道自己想為父報仇,難度很大,特別是雙方情報和權勢不可相提並論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對方搶先報復,他改名換姓,到處結交朋友,意圖報仇。
光是交朋友還不夠,那些只是外力,蘇不韋認為殺父之仇,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
但自己赤手空拳,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如何能夠辦到報仇的事呢?
思來想去,也不知咋地,蘇不韋做了件難度極大的事情——挖一條直通李皓臥室的通道。
要知道,古代想在地底挖通道,還是在京城這種守衛深嚴的地方,難度更是讓人難以想象。
蘇不韋也是個牛人,他硬生生在這繁華的京城當中,挖了一條通往李皓臥室的地道出來,至於中間失敗了多少次,肯定也不是小數字。
蘇不韋的計劃很周到,又很有耐心,但他行動的那天出了個意外——李皓不在家!
黑燈瞎火,蘇不韋卻不知道這件事,他從地道到達李皓臥室後,趁夜出來【鑿地旁達之寢室,殺其妾並小兒】。
蘇不韋逃出來後,發現自己計劃失敗了,便連夜出逃,跑了。
李皓回到家知道自己被偷家後,氣急敗壞,立馬部署人馬出去誓要抓住蘇不韋。
在那個資訊傳遞不便的年代裡,李皓簡直如同大海撈針,結果自然是徒勞無獲。
蘇不韋沒有抓住,逃過一劫的李皓就寢食難安了,《資治通鑑》描述他的反應:一夕九徙。
夕是夜的意思,徙在此處指搬動,也就是說李皓這個“錦衣衛”頭子,被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嚇得一晚上換了七個地方睡,可見李皓帶給他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蘇不韋逃亡期間,也沒有忘記仇人還活著,他折回後,【又掘父冢(李皓父親的墳墓),斷取其頭,標之於市】。
這下子,李皓對於蘇不韋更是恨得要死了,李皓自己在這裡恨得要死,手下卻抓不住蘇不韋,竟然氣死了。
蘇不韋的事蹟傳出去後,吃瓜群眾們,紛紛稱讚他“孝順”“忠義”,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大孝子。
後來,朝廷大赦天下,蘇不韋跟沒事人一樣回家了。
3、後續李皓的死,卻並沒有隨著大赦的命令而成為過去式,前文說過,李皓是宦官一黨,蘇不韋父親是保皇一黨,蘇不韋殺死李皓後,自然被宦官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於是,另一個宦官一夥中的太尉段熲,便藉著舉“孝廉”的名義讓蘇不韋出來擔任司隸從事,蘇不韋很害怕,裝病拒絕。
段熲勃然大怒,心一狠,下令從事去將蘇不韋一家除掉,臨行前,為了讓從事張賢下定決心,他端著毒酒給張賢父親:“若賢不得不韋,便可飲此!”
【如果張賢此去下不了手殺蘇不韋,你就把毒酒喝了吧!】
一邊是朋友,一邊是父親,張賢做出了決定,會整件事畫上了一個悲劇式的結尾:賢遂收不韋,並其一門六十餘人,盡誅之。
參考資料:
【1】《資治通鑑》
-
10 # 丫丫說史
我來說幾個歷史上有名的並且至今懸而未破的離奇凶殺案:
這是最神祕的謀殺案之一,本來它是應該能偵破的,但直到今日卻還依然是個謎。在1934年的6月17日,布賴頓火車站旁停著的一輛卡車裡飄出陣陣氣味,引起人們的懷疑。警方在裡面發現了一具女屍,20多歲,從衣著打扮看顯然是個上流社會的姑娘,而且還有3個月的身孕。儘管全英國的**都盡了力,但是這個死者的身份始終都沒能得到證實。她的身上還塗著橄欖油,是為了防止出血而塗的,看來謀殺者是一個懂醫的人。有證據顯示這輛卡車曾經過倫敦橋。警方調查了很多年,但既沒有發現謀殺者的線索,也沒能查清死者的身份,雖然他們雙方可能都屬於“有閒階級”。而弄不清死者的身份似乎更是一件令人氣餒的事情。後來,人們將這一案件形容為“完美的謀殺”。
這凶手可能是個白人,他對義大利人開的雜貨鋪似乎特別仇視。他至少殺害了8個義大利雜貨商。他總是在夜晚先撬開門,然後又用斧子將裡面睡覺的人砍死。但是這樣的謀殺到了1919年的10月就完全停止了——也許因為這個帶斧子的人死了——他的謀殺動機究竟是什麼無人知道,但顯然不是為了錢財。
這一事件被收進《謀殺百科全書》,書上稱這個謀殺者是“虐待狂”,但似乎並無證據可以說明這一點。1946年上半年,在阿肯色的一些小鎮裡共有3個男人和2個女人被殺,他們都是在滿月的那天晚上被謀殺的。在最後一次謀殺事件的幾天後,一個很有嫌疑的人自己趴在鐵軌上,自殺身亡了。
這是一件在1947年1月發生在洛杉磯的案件,該案至今未破,還曾經被拍成了電影。這次謀殺非常殘忍——屍體從腰部被切成兩段,被害的姑娘(伊麗莎白-肖特)活著時曾被倒掛著,受了百般凌辱。但是警察始終未能找到凶手。事實上,凶手在事後將死者的一本通訊錄寄給了警察局,警方調查了上面的每一個人,但毫無結果。最後,警方發現通訊錄中有一頁已被人撕去了。
回覆列表
既然說到古代最離奇的殺人凶手,那就不得不提一位皇帝,他叫雍正,他的死亡是突然暴斃!不僅他的死亡是出人意料的,殺害他的凶手也是最為離奇的。因為殺害他的凶手不是人。
《雍正帝起居注》記載:“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寶親王、和親王終日守在身旁。戌時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寢宮釋出遺詔給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龍馭上賓於二十三日子時。由大學士宣讀硃筆諭旨,著寶親王繼傳。”
1735年,八月廿一日,雍正帝病重,但還能像往常一樣辦公,廿二日,病情又嚴重了,寶親王弘曆,和親王弘晝整天在寢宮侍奉,戌時(傍晚十九時至夜間二十一時),病情加重,傳遺詔給諸王及眾大臣。
二十三日子時(半夜二十三時至凌晨一點)駕崩,由大學士鄂爾泰宣讀遺詔,傳位寶親王弘曆。
但是在張廷玉私人史料《澄懷園自訂年譜》裡有跡可循,作為當時的大臣張廷玉的記載中有提到雍正當時七竅流血,把他嚇得夠嗆。
《澄懷園自訂年譜》:張廷玉急急忙忙趕到圓明園皇帝行宮西南門,有幾個太監把他引進寢宮。
得知“上疾大漸”,張廷玉“驚駭欲絕”,昨天還能辦公,怎麼就到了彌留之際呢?
張廷玉不敢想下去,和莊親王、果親王,大學士鄂爾泰等人在門外跪候。
子時,宮門大開,宮人哭喊著:“大行皇帝龍馭賓天了!”
張廷玉在書中描述雍正帝死後的樣子“七竅流血”,後人據此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中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