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此用戶已在某日注銷
-
2 # 章嘉楠
"海涵春育,鵬舉南天"
—— 北部灣大學大學精神
一、北部灣大學大學精神典故
"海涵春育"典出:《藝文類聚卷四六》所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臨川王讓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鏡雲伸,追大道之無私";此外"海涵"又見 宋 蘇軾 《湖州謝上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萬族"。"鵬舉"見曹植 《玄暢賦》:"希鵬舉以摶天,蹶青雲而奮羽"。"南天"指南方。有時特指嶺南地區。唐 李頎 《送盧少府赴延陵》詩:" 北固波濤險,南天風俗殊。" 金 周昂 《北行》詩:"北塞甘長別,南天欲遠征。"
二、北部灣大學大學精神釋義
"海涵",面大海,臨浩瀚,以海之氣象涵養之也。詳解其義有三:一曰大學地理,位於欽州;二曰特色學科,海洋類學科;三曰大學理念,開發北部灣。"春育",春風化育,謂大學以育人為本,且以春風化育之道育一代新人。"鵬舉",大鵬振羽,其翼垂天也。謂大學之發展前程無量,亦謂以大學之發展,來發展欽州,發展北部灣,輻射東南亞亦為前程無量之偉業也。"南天"本謂大學所在南方。因其本意有有時特指嶺南地區之義,故大學之服務,生源,學術資源俱在南天也。此大學精神突出學校位於良港,輻射東南亞,以育人,海洋氣象為特色。
"博觀內省,達道知行"
——北部灣大學校訓
一、北部灣大學校訓典故
"博觀",廣覽博察也。典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臣聞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忠臣不敢避重誅以直諫。"又唐 韓愈 《祭田橫墓文》:"餘既博觀乎天下,曷有庶幾乎夫子之所為。"再 清 曾國藩 《孫芝房侍講芻論序》:"著書之多,與 茮雲 異,而其博觀而慎取則同"。"內省",內自省察也。典出:《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達道",解釋:通行不變之道。出處:《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知行",識見與踐行也。典出: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才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二、北部灣大學校訓釋義
臨浩瀚,立高遠,是為博觀,博觀者,海之胸襟,海之視域也;如"博觀"意在向外,則"內省"重在向內。內省之義有孟子"三省吾身"之謂,故重內在之道德修養,重內力內功之修鍊,而內外結合,乃成人成才之關鍵。此二者又合於"達道","達道"其關鍵在"和"。"和"對己,在"中和",萬物求其"中",既不過也無不及,恰如其分也:對外,則在"和諧社會"之構建。而"知行"則在知與行,即理論與實踐之轉換,同一。大學精神在於學校之特色,學校之宗旨;大學校訓則在辦學者,師與生之身體力行也。兩者相輔相成。
回覆列表
數十載錘鍊形成的“博觀內省,達道知行”的校訓,薪火相傳,歷久彌堅。今天的北部灣大學面朝大海,向海圖強,人才薈萃,實幹興邦。
10多萬灣大人興逢盛世,不斷踐行“海涵春育,鵬舉南天”的大學精神,不斷弘揚“敢於向困難說不,敢於挑戰不可能,敢於自我革新”的辦學精神,不斷抒寫愛國奉獻的輝煌篇章。
“十三五”申碩點、創大學,均獲功成。“十四五”申博目標已定,全體師生鬥志昂揚。 立德樹人秉持國之大者,勇立潮頭不負榮光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