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天派咖啡nT
-
2 # 我之得幸
清代詩人何錢有一首詩《普和看梅雲》:“酒沽林外野人家,霽日當簷獨樹斜。
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素朴有野趣,沒有什麼大意象,山野人家,尋常人,尋常事。
天晴風定,一方小桌,幾張小几,幾個好友,閒談小酌。
知己二三足已,另一個位置要給那一樹淡然超逸的梅花,而境界也因此清美雅致,清代詩人何錢有一首詩《普和看梅雲》:“酒沽林外野人家,霽日當簷獨樹斜。
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素朴有野趣,沒有什麼大意象,山野人家,尋常人,尋常事。
天晴風定,一方小桌,幾張小几,幾個好友,閒談小酌。
知己二三足已,另一個位置要給那一樹淡然超逸的梅花,而境界也因此清美雅致,詩情畫意也因此不落俗套。
作者:木蘭墜露
曾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是一個愛梅之人。她說偶然看到一個院落裡伸出一枝梅,便忍不住冒昧地敲開了小院的門,梅花的主人很熱情地邀請他們賞梅,那是一棵生長了四十年的梅。
我欣然找來紙筆,抄寫了許多關於梅的詩句,尤愛何錢寫的那一首《普和看梅雲》。詩中寫梅的句子很多,但清代詩人何錢所留傳的寫梅詩作並不多,這首《普和看梅雲》,是為梅中絕作。“酒沽林外野人家,霽日當簷獨樹斜。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我想梅花的主人會不會也是這樣邀請他們賞梅呢?想到梅花,感官就變得靈動起來,總是幻嗅到冷梅香的味道。初讀此詩,詩中的氣味就豐盈了我的感官,都說好的詩畫都是有氣味的,聞此言不虛。
松籬竹下,有冬日的半間屋子,一茶一幾,好友三人圍坐,留得一面,是給梅花的。人三花一,杯中茶,浸透了草木的慈悲與靈魂。
古之文人墨客,多近之以草木,護之於慈心。在他們面前,梅花是親友,是可信賴的情人。既是少府無妻春寂寞,那花開將其當夫人,如此也甚好。

有人說,梅妻鶴子也好,採菊東籬也罷,終究是不現實的,但不為也,非不能也。天下之道,在於順其自然,那人生之道,貴在順其心。人各有志,可觀世間冷暖,也可不答朝堂之事,志不在此,非不能也。
或許人與人之間,真情流露,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且有諸多風險。而與花草之間,訴衷情,遇見了,便是確認過眼神,足夠的入心、動情,且非只是入腦。回報的,是一個獨立有趣的靈魂,那是沒有風險的。
我說晚來天欲雪,梅說能飲一杯無?便開始有些盼望冬雪,想伏在案上,抄寫一首蒹葭清水詞。

繁雜的人生另一面,是“此來風雨後,已覺減年華,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而那些邀約梅花飲酒品茗的文人卻沒有這樣的煩惱。如果塵世間的煩惱是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雨,在巷子裡飄忽,那他們超凡的心就是青青的蓮葉和竹葉。擁有自淨的能力,讓所有的雨珠都不著痕跡地滑落。
來這人間走一遭,踏過了多少山光水色,走著走著蒼黛的青石板溫度變得適宜起來了,不灼傷腳,涼意也不達指尖。就像一種生存的姿態,行無羈,思無邪,來得洶涌,來得淋漓痛快。
那你可願意留將一面與梅花?

寫在片尾:我常常想等到萬事安好,趕到日落前走到湖畔看看斜輝脈脈水悠悠是什麼樣的意境。不曾想,若待皆無事,應難更有花。我看過梧桐葉從綠色變成黃色的蝴蝶落滿城市,看過山川變換著衣裳,也看過歲月沒了花期。你是否也在等待著,美好的一天到來,再煮一款心儀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