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舞視界
-
2 # 公子品史
印度在獨立前以及獨立後為什麼不恨英中國人,這和當時的印度歷史以及國內的政治情況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印度在近代雖然有著一個名義上的統一王朝,但實際還是類似於藩王在地方上割據的,中央只是形式上統一而已,並沒有對地方的有著嚴格的控制。並且印度廣大的領域範圍內,也只是佔據了一大部分面積,北部、東部以及西北地區仍然不再當時中央王朝的掌控內,所以近代的印度並不是真正的封建統一王朝,而是一個鬆散的集合體而已。當時的印度宗教的勢力遠遠超過了世俗政權的勢力,即使是皇帝也得和宗教領袖進行商議來決定某些重要的問題,中央政權的實際軍隊控制數量也有限,不足以支撐這樣龐大的領土。英中國人進入印度以後,一開始也並不是想對其進行殖民統治,而是想從中獲取商業上的利益。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近代印度的情況印度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莫臥兒王朝,它的開國君主是巴布林,他的父系屬於帖木兒直系後裔,母系屬於成吉思汗後裔。可以說,從出生起,他身上就流淌著帝王的血液。
巴布林出生的時代,中亞地區在失去霸主帖木兒後陷入混亂,小國征戰頻繁又沒有人有能力征服其他國家。若想要稱雄中亞,必須要攻下中亞最重要的城市,帖木兒王都撒馬爾罕。
年輕的巴布林第一次征討撒馬爾罕就受到叛徒暗算,鎩羽而歸,丟了大半領土。王者之城註定難以輕鬆取得。第二次征討失敗後,巴布林被敵人追殺到阿富汗山區。為了東山再起,他向西亞霸主波斯王國的薩菲王朝求助,不惜改信什葉派。由此可見,皇權大於宗教的觀念,從開國皇帝起就影響著莫臥兒統治者。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征戰撒馬爾罕時,巴布林還是以失敗告終了。分析時局後,巴布林決定南下印度做一個臨時庇護所。此時德里蘇丹國苟延殘喘,難以抵擋巴布林大軍。他們輕而易舉地攻佔了北印度,並在阿格拉建立了首都。之後,他繼續南征北戰,大敗了西北部的拉其普特人,逐漸平定北方地區,逐步鞏固了自己王朝的統治。
近代印度被殖民者逐步控制的情況目前最早在印度建立據點的殖民者是葡萄牙,他們的殖民地位於莫臥兒帝國版圖之外。此後荷蘭人也積極介入,並打敗了葡萄牙人。作為莫臥兒王朝末代統治者的奧朗則布在當時忽視了這些殖民者的危險,而他的子孫們在被迫面對歐洲人時,已經由於帝國衰落而軟弱無力。到了18世紀,為了佔據整個印度經過一番鬥爭,英中國人在所有列強的競爭者中取得了優勢,把法國、葡萄牙等在印度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幾個小殖民點裡。
經營英國在印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臥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的實際統治者。
1739年,波斯國王納迪爾沙阿對印度進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並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領土。此後阿富汗的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別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臥兒人建立強大政權的馬拉塔人也遭到他毀滅性的打擊。由於印度國內的各種力量均遭重創,英中國人有可能動用武力來實現目的。1757年,英國軍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了得到法國支援的孟加拉王公西拉傑·烏德·道拉,使孟加拉成為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為征服整個北印鋪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薩爾戰役中,英中國人粉碎了企圖擺脫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與莫臥兒皇帝的聯軍,徒有虛名的莫臥兒帝國政府從此也聽命於殖民者。此後歷經邁索爾戰爭和三次馬拉塔戰爭,印度國內比較強大的反抗英國統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滅。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
英國對印度的控制英國在徹底控制印度後,為了更好管理印度減少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緒,採取了多種手段。首先對原來的印度各地封建王公採取懷柔手段,給予優厚的待遇和地位,同時給他們的後代提供加入印度上級社會的機會。其次對地方中下階層官員,大量培養英國的本地代理人,興辦地方教育事業,鼓勵和扶持印度人去英國交流學習,增加印度精英階層對英國的好感,減少反抗和反感。最後在印度國內興辦一系列的基礎教育和公共建設,減輕地方人民的負擔。
另一方面,也利用印度國內錯綜複雜的宗教關係,加強他們相互之間的隔閡,採用以印製印的策略,還幫助印度自己國內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個政黨國大黨,這些措施都減少了印度人對英國的敵意,減少了地方的反抗情緒,在二戰後,印度最終獨立。
綜上所述,英中國人採取了有的措施和方法減輕了印度本土的反抗,通過扶持和培養親英勢力和代理人最終減少了印度本國的敵意,手段是比較成功的,但依舊無法改變英國對印度獨立前的殖民本質,就是為了掠奪印度的資源和貿易。
-
3 # 四川袍哥老胡
印度被英國殖民,但是不恨英國,這個問題說來不復雜,簡單來說就兩個原因。
1、英國殖民者與印度貴族強強聯合
英國BBC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做《東印度公司》,關於英國在印度的前前後後都詳細做了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觀看,在這裡大致說說英國是怎樣殖民印度。
英國登陸印度的地點大概是現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站穩腳跟後,英國開始與當時的莫臥兒王朝建立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關係,隨即印度授權英國在印度多個城市進行貿易交易,並打通印度與歐洲的貿易通道。
這對於莫臥兒王朝統治者與英國都有好處,英國繳納少量稅款,自己得到大量利益,對於莫臥兒王朝來講,自己打不過英國,至少統治階級的利益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雙方一拍即合,各自都有小算盤。
2.英國掠奪印度資源是真,大力推動了印度社會發展也是真。
種姓制在印度流傳上千年,等級森嚴,當時的莫臥兒王朝對印度國民遠比英國殖民者嚴酷,印度從嚴格意義上來時候壓根兒就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國內的語言從古自今也沒有完全統一過。
自從英國來後,給印度修鐵路,建港口,完善印度國內製度,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民眾的生活要好於莫臥兒王朝單獨統治時期,確實提升了印度普通民眾社會地位,確立了以英國模式的國內治理方式,最寶貴的是英中國人給印度留下了世界通用語言——英語。
從BBC拍攝的紀錄片來看,印度民眾至今還儲存著東印度公司幾百年前的遺蹟,很多與東印度公司有關的東西還被視為文物,有專人看守,甚至還有很多東印度公司痕跡的地方被開發成景點,有專業講解人員對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歷史,從解說員的表情中絲毫看不出對英國有仇恨,反而讓人感覺這是印度的榮譽。
這就是印度,對英國不但恨不起來,反而還引以為榮。
-
4 # 蘭臺
印巴分治這口鍋真不應該由英國來背。
首先說,英中國人在印度次大陸確實幹了許多壞事,比如孟加拉大饑荒等等,但是印巴分治這口鍋真不是英中國人的。
蒙巴頓為了讓印巴不分治可以說是努力到了最後一刻,印巴分治這口鍋一定要分,也是尼赫魯和甘地的。
首先來說,在1945年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時間由真納領導的Muslim League(穆聯)在印度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遠遠不如國大黨。
真納領導的穆聯悲催到什麼程度?20世紀30年代,穆聯在Muslim聚居區拉不到選票,Muslim都去投國大黨的票。
但是,隨著英國逐漸授予印度越來越多的自治權,國大黨真正掌權人尼赫魯越來越不願意和真納為代表的穆聯共同分享自治權。
於是真納為首的穆聯在1940年召開了拉合爾會議,會上穆聯達成了拉合爾決議,也就是成立巴基斯坦國的決議。
但是一直到這個時候,真納也沒有一定要建立獨立巴基斯坦國的意思,他的第一選擇依然是留在印度體系內維持穆聯以及Muslim的特殊地位。
事實上1940—1947這段時間,英國為了印巴不分裂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加入協定》和平解決了562個土邦的問題,避免了南亞次大陸巴爾幹化的可能。
如果英中國人真要搞亂南亞次大亂,那麼只需要允許次大陸上562個土邦分別建立自己的國家就可以了,沒必要搞什麼印巴分治。
總而言之,在蒙巴頓為首的英中國人努力下,1946年7月6日以真納為代表的穆聯以及甘地、尼赫魯為首的國大黨接受了蒙巴頓提出的“印度成為一個聯邦,Muslim聚居區(巴基斯坦)享有高度自治權利”的方案。
可以說,英中國人為了維持“印度統一”真的盡了最大努力。
結果1946年7月7日,尼赫魯為代表的國大黨單方面提出撕毀方案,重新談判的要求。這讓真納為代表的穆聯非常氣憤,英中國人、穆聯和國大黨的談判就此陷入僵局。
結果8月16日,加爾各答就爆發了印度教徒與Muslim大規模的暴力衝突,雙方一共有4000人喪生,這一次衝突,尼赫魯乃至甘地都必須負最大責任。
然後8月27日,甘地代表國大黨拒絕了英國駐印度總督韋維爾提出的“種組和解與聯合執政方案”,並且甘地還對英中國人表示“如果印度需要一場大屠殺的話,那就讓它要吧。”
這種情況下,英中國人很清楚印巴分治已經不可避免。
於是1947年2月,蒙巴頓擔任英國駐印度總督,主持印巴分治,即使在這個時候蒙巴頓還想努力一下,蒙巴頓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找來了真納,問真納能不能再給他(蒙巴頓)以及南亞次大陸最後一次機會,再考慮一下和國大黨組成印度聯邦?
結果遭到了真納堅決的拒絕。
在Muslim League和國大黨都堅持不妥協的情況下,蒙巴頓於1947年6月宣佈了印巴分治的方案。
綜上所述,英中國人確實在南亞次大陸幹了許多壞事,但是印巴分治真不是英中國人搞鬼。
-
5 # 史之策
1、英國促成印度統一
其實印度半島在被英國殖民之前一直屬於分裂狀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印度這個國家。而且在被英國統治的200年裡印度被分為兩個部分——“英屬印度”和“印度土邦”。一直到1947年8月英國從印度撤離,國大黨同意接受英國授予的自治領地位和“印巴分治政策”。
2、英國推動印度發展在英國殖民印度的200年裡,印度終於漸漸的擁有了通用的語言——英語。印度地區民族、宗教混雜,是英中國人的到來幫助他們找到了通用語言。即使是在英國結束殖民後,印度政府多次嘗試把印度語推行為印度的通用語言,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在英國殖民印度的200年裡,英國修建了大量的鐵路、公路、水壩等基礎設施,而這些修建技術是當時的印度所不可能掌握的。不僅創造了工作崗位,還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英中國人統治印度後,給印度帶來了統一、語言、技術和先進的文明,相比於此,英國做的惡事也就無可厚非了。可能就是因為英國帶來的這些種種好處,才使得印度不是那麼恨英國吧。
-
6 # 圓窗觀點
無論是在印度獨立的問題,還是印度分裂的問題,提問者好像都搞錯了。
其實在二戰結束後,荷蘭和英國等國,都面臨著殖民地獨立的問題。
儘管荷蘭人在二戰中,遭受被滅國的命運,但是戰爭一結束,荷蘭人馬上就派出部隊,前去收復自己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並且將戰爭持續了數年之久。
可是印度的情況,就不太一樣,經過國大黨領導的長期鬥爭,在1942年時,英國就宣佈同意印度獨立,而條件是印度必須支援英國打贏二戰。到了戰後,儘管有些不情願,但是英中國人還是啟動了計劃,並由英國首相艾德禮宣佈,印度的獨立時間是1948年6月。
在1946年,由英國派出的特別使團,經過與印度的各派勢力協商後,搞出了第一版的印度自治事宜和構想。此方案在同年的7月6日,就已經得到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認可。可是才到了第二天,國大黨覺得自己比較吃虧,準備撕毀協議,重新談判。這下子穆斯林聯盟就不幹了,於是穆斯林領袖真納就宣佈要退出印度,獨立成立一個穆斯林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英中國人是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的,英中國人曾經多次召開雙方協商,苦口婆心的勸說雙方要團結,可無論英中國人講道理、講經濟還是講歷史,都沒啥用,雙方鐵了心就是要分家。
而老謀深算的英中國人,其實要比天真的印度人清楚,分家就意味著災難,可是印度人不信啊,比如穆斯林的領袖真納,就天真的認為這將會是一場和平的分手,所以他還保留了自己在德里的老宅子,準備分家成功後,自己後老宅安度晚年呢。
而當時的印度總督韋維爾,一看是這個形式,直接就準備了一個名叫“瘋人院行動”的計劃,做好了英國僑民的撤離準備。
英中國人還是不死心,到了1947年2月,英國又派出了協調能力比較高的蒙巴頓,去做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在起初,還是致力於保持印度的統一,但經歷過反覆的溝通、磋商以後,還是徒勞無功,於是蒙巴頓也放棄了,他乾脆在1947年6月宣佈,將印度的獨立時間,提前到同年的8月15日,將原英屬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國家。
為了劃分這兩個國家的邊界線,尼赫魯和真納都一致同意,請來了一位英中國人,來給雙方劃定國境線。
英中國人的判斷是對的,到了1947年8月15日,果然就迎來了一場血流成河的分家。對於這段歷史,無論在印度人一方還是巴基斯坦一方,基本上都是這麼書寫的。
-
7 # 銘蘇先生
第一、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活動為後來印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印度大陸數千年來都未真正的統一過,即使是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也只完成了部分地區的統一。而英中國人通過軟硬兼施的策略,至少將印度地區各種勢力籠絡到英國女王的統一旗幟下,服從英國女王的領導。從這一點上,英中國人為印度之後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第二、英中國人為印度大陸帶來了先進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英中國人經營印度地區200多年,將英國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留在了印度,這使印度比較容易接受西方的文明成果。即使現在的印度政治制度也有英國的影子,所以西方國家把印度當作民主國家的代表。
第三、印度之所以分裂是內部存在分裂勢力,英中國人只不過是順勢而為。
在20世紀初,印度大陸已經形成了以甘地為首的國大黨和以真納為首的全印度穆斯林聯盟,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過程中,甘地發起了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此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二戰中,由於甘地號召印度人不跟英國合作,這使英國殖民當局比較惱火,他們只有依靠全印穆斯林聯盟,並許諾戰後允許巴基斯坦獨立,所以穆斯林就有了強烈的獨立建國的意願。但是,以甘地為首的國大黨主張實行全印度的統一,不同意巴基斯坦獨立。1944年真納和甘地舉行會晤,兩人在印度建國主張上存在嚴重的分歧,真納主張要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而甘地想實行聯邦制。由於兩人的建國主張不同,從此分道揚鑣。
由於英屬印度內部已經形成分裂勢力,英中國人原本留下一個統一的印度,但是未獲得一致同意,最終就出現了印巴分治的局面。英國這也是順應了印度大陸的形勢而採取的安排罷了。
其實,不管是莫臥兒帝國,還是英中國人,對印度來說都是外來者,相比較而言,英國帶給印度人的影響要大一些。但是印度人也是經過不斷地獨立鬥爭才取得的最終勝利,在當時也曾和英國發生衝突。印度獨立以後,現在還是英聯邦成員,印度人去英國留學也比較方便,能夠享受與非英聯邦成員不同的待遇。所以,現在的印度人沒有理由去恨英國。
-
8 # 冥蝶讀書
這個問題提法未免有些片面了,不恨才怪。
英國殖民印度不止200年,印度人也從未忘記英國殖民統治造成的傷害,而且歷史上印度從未放棄過反抗殖民統治。認為印度人不恨英國,只是某些中國人的刻板印象罷了。
一、印度從未忘記殖民統治的慘痛經歷
除了印度國慶日(1月26日),還有幾個紀念日,印度每年都會舉辦非常隆重的活動。
3月23日是印度的民族烈士紀念日。1931年3月23日,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布哈賈特•辛格和他的兩名戰友被英國殖民當局絞死。每年的這一天,新德里都會舉行大型集會,印度領導人會出席並講話。另外還會發行紀念郵票,各類展覽等,活動會持續一週。
8月15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紀念日,但對於印度來說,還是獨立日。在印度,獨立日和國慶日的地位幾乎是同等地位,會舉行閱兵活動和花車活動。沒錯,就是被很多中國人認為是雜耍的印度大閱兵。
每年4月13日是印度的迦利安瓦拉拔格大屠殺紀念日,這是為了紀念1919年在阿姆利則被英軍屠殺的抗議民眾。印度包括總理在內的主要官員及各黨派代表都會向烈士墓獻花圈。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曾在2013年訪問印度期間曾對阿姆利則屠殺表示遺憾並敬獻花圈以示紀念,他成為首位在任期間對阿姆利則屠殺事件表達遺憾的英國首相,但只遺憾卻不道歉的說辭還是引起印度媒體強烈不滿。
二、印度一直在研究殖民對自己的具體傷害
2015年7月份,印度國大黨的議員沙西•塔魯爾在英國牛津大學發表演講,他說“200年來,英國靠劫掠印度而崛起,我們的財富被用於鎮壓我們自己”,“到19世紀末,印度成為英國商品的最大商場,還為英中國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工資,而印度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例則由27%下降到4%”。塔魯爾表示,“得到一聲簡單的道歉比得到GDP幾個百分點的援助更為艱難”。
塔魯爾的這段演講當時被印度媒體廣泛報道。印度報業托拉斯表示“塔魯爾的觀點凝聚著愛國印度人的感情”。印度人希望英國做出賠償,有一位專欄作家專門計算了賠償金額,他認為英國至少要賠償3萬億英鎊,他還強調“很多屠殺暴行帶來的傷害是難以量化的”。
後來印度總理莫迪去英國訪問,被問到這件事。莫迪是人民黨,塔魯爾其實是莫迪的反對派。但是莫迪卻高度讚揚了塔魯爾的演講,他說:“塔魯爾的演講反映了愛國的印度人的看法,他在正確的地點說了正確的話,因此他的觀點很有說服力”。
印度總理都這麼說了,反而國內有些人卻認為印度人不恨英國,也未免太可笑了。
三、歷史上印度的反抗從未停止
英國殖民印度從17世紀開始,當時的殖民活動主要是東印度公司負責。東印度公司在孟買、加爾各答等地建立了據點,組建了軍隊。當時莫臥兒帝國內亂不止,東印度公司就利用了這種混亂,依靠武力,將印度的地方勢力各個擊破。
到了1857年,印度爆發了大起義,也就是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關於詹西女王的事蹟。起義堅持了兩年,在這個過程中,英中國人將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流放,而皇族幾乎全部殺光了。
大起義迫使英中國人改變了統治策略,東印度公司的管理終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國政府直接統治。英國建立了殖民地機構,由印度總督代表英國女王統治印度(1876年的時候,這一實體被稱為印度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在次年被加冕為印度女皇)。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正式建立起來。
之後,印度人民的反抗並未停止,1859年孟加拉爆發了藍靛農民暴動,1873年爆發了抗租運動,1879年則爆發了德干農民起義。正因為這些反抗,殖民當局再次改變策略,遊說印度上層社會,讓他們成立一個政黨,印度國大黨應運而生。
印度國大黨的要求是民族平等和自治,而不是民族獨立,但是沒多久就出現了極端派。1905年,在極端派的領導下,印度發起了民族獨立運動,但是國大黨溫和派向殖民當局妥協,將極端派排擠出了國大黨,導致運動最後失敗。在這段時間中,英國還刻意製造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對立,將孟加拉分割為兩個省。後來的印巴分治,基本上就是在這個階段埋下的隱患。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但是印度爭取獨立的思想從此深入人心。
之後,無論是甘地的保守派,還是錢德拉•鮑斯的激進派,其目的都是要實現印度獨立,只是雙方的理念和方法不一樣。鮑斯後來組建了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在二戰時不惜投靠日本,但日本投降後,鮑斯被英中國人指使日本人殺害。1946年2月21日,印度海軍在孟買發動了兵變,要求獨立。這一天也被設立為反對殖民主義鬥爭日。
當然了,印度人也承認英國統治客觀上帶來的更加先進的文明,但是誰能保證,這些先進文明如果沒有殖民統治,就一定不會出現嗎?不管怎麼說,殖民統治的傷害是不會被遺忘的,而且英國至今都不道歉,印度人一直耿耿於懷。對比一下寶島的某些生物,印度人在這方面的精神倒是值得欽佩。
-
9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同英國的關係其實是頗為糾結的:英國在印度維持了近200年的殖民統治,在這一時期印度曾一度掀起過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浪潮:1857年的土兵起義、1905—1908年的印度資產階級革命以及一戰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然而題主說英國分裂了印度這個問題就得兩說了。
事實上印度的分裂還是根源於印度內部的問題,實際上在英中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更多的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當時的印度境內分佈著大大小小的眾多土邦。正是英中國人的到來將原本各自為政的土邦統一起來,也正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才真正誕生了民族主義。至於印巴分治固然是在英國一手策劃下完成的,然而如果不是印度內部複雜的民族宗教關係又怎麼會被英國抓住肢解印度的機會呢?事實上正是英中國人給印度帶來了近現代化的工業設施,帶來了近現代化的醫療和教育,帶來了鐵路等先進的交通網路,帶來了憲政民主制度,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在英中國人到來之前的印度不過是由一個個土邦組成的一片散沙,雅利安人、馬其頓人、突厥人等外來征服者一波接一波來到印度,千百年來印度人似乎已習慣了這種不同的征服者的統治。統一的印度民族這一概念始終未能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恰恰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人才真正萌發了民族主義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如果沒有英國的介入,印度的統一根本就無從談起,又何來英國分裂印度之說呢?
-
10 # 馮瑋
中國的教科書都說,印度的分裂是“印巴分治”造成的,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以下陳述我的理由。需要強調的是,這不是我的觀點,而是歷史事實。
印度被稱為“英國女皇CROWN上的寶石”,是大英帝國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從1757年到1947年受英國殖民統治長達190年,曾經為英國創造了極大的財富。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就從印度徵調了150多萬士兵和價值兩億多英鎊的各種物資。但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為什麼在英國結束殖民統治後,迅疾爆發民族和宗教衝突兵,最終分裂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國家?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同時存在著分別代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傳統、凝聚兩大宗教信徒的兩面旗幟,即甘地主義和真納主義。這兩面旗幟曾經引導印度取得獨立,同時也在獨立後使印度走向分裂。
甘地堅持印度的統一,並把語言文字,民族感情和民族團結,視為統一印度的三個階梯。但真納主張建立伊斯蘭自治,主張建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源於波斯語,意為“聖潔的土地”或“清真之國”)。1940年3月23日,真納領導的穆斯林聯盟在拉合爾年會上通過了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同年,真納在一次演講中重申:“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巴基斯坦的建立。”
英國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到達印度後,經過調研發現,雙方矛盾已經如水火不容,面對不分治即內戰的局勢,才提出了通稱“蒙巴頓方案”的“印巴分治方案”。至於說為什麼“不恨印度”,原因也很簡單:印度的近代化和工業化,是如何實現的?這和日本人為什麼不恨美中國人是一樣道理。
回覆列表
印度為何不恨英國殖民者?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要說明一下,有個詞叫民族主義,恨誰反對誰的激烈程度取決於民族主義的價值認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全世界以現代意義上國家形式存在的並不太多,在地圖開疆的模式下,世界很多地方都被英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依託大航海勢力瓜分了,像我們一樣存在的民族國家嚴格意義上很少,在沒有國家概念的地方,壓根民族意識就不強烈,也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正是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傳統的殖民地統治方式在世界各地已經無法延續,英國作為統治者雖然試圖用武力鎮壓,但已經不可能完全壓制,無奈之下的英國也只能放任自己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這點在非洲地圖上體現的特別明顯,很多國家的邊境線都是直線,同樣,這樣的問題也存在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線上。
這可能是英國作為宗主國,考慮到日後的國際秩序故意為之,但總體上來說,印巴分治依據了這些民族的不同信仰和人種,除了小塊爭議地區基本沒有太大矛盾。作為爭議領土的涉及方,雙方也只是強調爭議區域的領土歸屬,並沒有征服或者統一對方的醫院和訴求。
印度脫離英國獨立後,在很長時間還是英聯邦成員,延續了與宗主國的良好關係,英語也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與英國聯絡依舊密切。
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還是,獨立後的印度與英國的政治制度、價值觀高度一致,雙方基於同樣的價值認知自然可以互相欣賞,並沒有苦大仇深。
被日本人稱為“黑船來航”的標誌性事件,不僅沒有成為日本憎恨美國和殖民者的理由,反而成為日本人紀念的恩人。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久裡濱,仍存在著一座佩裡公園。在當年登船地點,豎立了一座佩裡登陸紀念碑,並刻著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佩裡上陸紀念碑”。
時至今日,日本每年還開展紀念活動,在我們眼中這些當年的“入侵者”,在日本卻儼然以英雄般的姿態出現。
這是因為,儘管當年佩裡仗著船堅炮利迫使日本簽訂下不平等條約,但後世的日本人卻認為正是佩裡促使日本走上了開啟國門走上富國強兵之路,並不視之為仇敵。
這一點,日本人在二戰戰敗後對美國的態度上也有體現,並沒有對美中國人扔下的原子彈耿耿於懷,而是依託美國迅速發展,短短几十年再次重回世界強大國家陣營。
一個強大的民族,擁有苦難的記憶後會形成民族主義,這並無可厚非,但一個真正強大的民族,並不會讓歷史上的恥辱記憶成為枷鎖,而是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更加理性的視角看待歷史,擁抱世界。
可能正是這一點,讓被迫開啟國門的日本成為像他們的入侵者一樣強大的國家,而同一時期的大清卻深陷動盪,不僅止步不前,還與文明世界的距離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