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1121120947544956
-
2 # 用戶435018238272157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成語辨析: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蜀:不能寫作“屬”。
辨義:“樂不思蜀”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樂不思蜀”則有“忘本”之意。
近義詞: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反義詞: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捨。
成語用法:
樂不思蜀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忘本。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後主舉家東遷,既至洛陽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
成語示例:
樂不思蜀黃裳《榆下說書·諸葛的錦囊》:“' 樂不思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東吳招親的翻板。| 那麥思敦更覺氣色傲然,或飲或食,忽踴忽歌,大有“此間 樂不思蜀 ”之意。(魯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看到眼前的美景,吃著可口的飯菜,我真有點樂不思蜀了。
擴展資料:
成語出處:
1、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2、譯文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于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回覆列表
樂不思蜀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