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奔首爾日記

    世說新語中三個聰慧少年分別一是梁國楊氏子,甚聰惠。巧對孔君平:“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二是王戎,七歲,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摘下果然是苦李子。

    三是元方 時年七歲,巧答“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令父友自慚。

  • 2 # 用戶5402383927277

    一、《何晏》

    1、原文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
    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

    2、譯文

    何晏在七歲的時候,聰明伶俐就像是神童,魏武帝非常喜歡他,因為何晏住在宮裡,就想收他做義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把自己圈在裡面。別人問他這是幹什麼,他回答說:“這是我的房子”。魏武帝知道這件事,就讓人把他送到宮外去了 。

    二、《王戎》

    1、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一群小孩出去遊玩.看到路邊的李子樹結了很多果實,沉甸甸的幾乎壓折了樹枝.這群小孩都跑過去採摘李子,唯有王戎不動.別人問他為何不動,王戎回答道:“樹長在路邊還有那麼多果實沒人摘,這李子一定很苦。”別人摘下來嚐了一下,果然和王戎說的一樣。

    三、《汗不敢出》

    1、原文

    鍾毓、鍾會稍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2、譯文

    鍾毓、鍾會在少年時期就有美好的聲譽。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于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冒有汗水,魏文帝問:“你臉上為什麼出汗呢?”鍾毓回答:“由於恐懼慌張、害怕得發抖,所以汗水像水漿一樣流出。”文帝又問鍾會:“你臉上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由於恐懼戰慄,害怕得發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 3 # 四道風4074

    世說新語言語的聰慧少年不止三個,有不少的,例如《言語》(二)中,孔融十歲時隨父拜見名士李膺,被問和李家是何親戚時,他回答道:‘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僅僅十歲便說出這般驚人之語。而一賓客卻嘲諷他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反駁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正是採納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巧妙地回擊了客人的嘲諷。

    在《德行》(三三)中提到謝安年少時,遇其兄謝弈懲罰一位觸犯刑法的老翁,以至於“乃至過醉,而猶未己”,心有不忍,便機智地向兄長求情。

    《方正》(一)中,元方之父與友人約定日中出行,友人姍姍來遲,來時卻只見元方在門外玩耍,憤怒之下說出“非人哉”,年僅七歲的元方立即反駁說:“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言語》(四六)記載謝尚八歲時隨父親送客,雖然年幼,但談吐舉止己可圈可點,眾人稱讚他是顏回,謝尚隨即回答“坐無尼父,焉別顏回”。既是對眾人的稱讚,又是對於自己的肯定。

    《世說新語·雅量》記載的王戎識苦李,展現了其邏輯推理:“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袋裝竹筍炒肉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