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1662671588533
-
2 # 人淡如菊9月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蔡元培,錢玄同,周作人,劉半農等。陳獨秀當時創辦了《新青年》以愛國主義激情,啟示必須樹立變革現實的思想。舉起新文化大旗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李大釗1918年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第一次舉起了社會主義大旗。胡適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
3 # 山而91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
代表作:
1、魯迅《狂人日記》;
2、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3、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4、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其基本內容為:
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
4 # 此用戶已在某日注銷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眾多變革之中,文學觀念的轉變是最引人矚目的,即人的文學。
人的文學這一觀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的文學改良運動,例如作為變法維新派的代表人物,黃遵憲曾在其詩作《雜感》中寫道:“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可以說,維新派推動了文學改良運動對人的初步解放,開始消除了封建文化對人的禁錮和奴役,也使得“人學”的觀念開始建立並逐漸深入人心。就此,中國文學在“人的文學”的道路上邁出第一步。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到來,使得思想解放和思想啟迪在中國大地上蓬勃發展起來。人的文學的觀念是其在文學方面的核心表現,在“科學”、“民主”的大旗下,以“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否定傳統的堅定態度,向禁錮思想、奴役人性的封建主義思想發起宣戰。
李大釗曾指斥中國的舊人“知道病全在惰性太深,奴性太深,總是不肯用自己的理性,維持自己的生存,總想用個巧法,走個捷徑,靠他人的勢力,摧除對面的存立,這種靠人不靠己,信力不信理的民族性,真正可恥!真正可羞!”
先賢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集到“人”上,向西方借鑑,以人為中心,尊重個體思想和性格的自由,堅持文學反映現實的創作原則,關心個人的生存狀態和社會命運,以人道主義和人本主義為視角,反映人在文學上的存在。
回覆列表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後,由中國先進知識分子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發起的反對封建思想、道德和文化,提倡進步思想和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
新文化運動(1915年-1923年)是由陳獨秀、李大釗和魯迅等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解放運動。
五四運動代表人物:陳寅格(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陳獨秀、羅家倫(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李大釗、胡適、魯迅、方豪(1894-1955)。
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