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敏銳糯米V5

     傳說上古時候,這⾥沒有⼭,是⼀望⽆際的草原。在這草原上,只有姓閔的⽼漢⼀家。閔⽼漢率領九個⼉⼦,⼀家⼗多⼝⼈在這⾥開荒種地,務農為⽣。過了許久,閔⽼漢的九個⼉⼦個個長⼤,都是⼈勤⼿快,他們⽇夜⾟勞,使這⼀帶成了五⾕豐登、風景如畫的地⽅。

  • 2 # 卿香一瓣

    九華山的神奇傳說——帶你一起了解九華山

    九華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九華鎮九華街,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九峰形似蓮花,有九十九峰之稱,千米以上的高峰20多座,最高峰是十王峰,海拔1342米。

    九華山的99座山峰中,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

    安徽九華山主體是花崗岩體組成強烈斷隆帶,它的邊緣地區有部分沉積岩,其餘的都是由花崗閃長巖組成的褶皺斷塊輕度隆起帶。

    九華勝景在天台,主峰是天台峰,海拔有1300多米,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裡山路,沿途還會經過很多的風景點,天台峰頂部可以看到四周群山匍伏,還可以遠望九華街,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有身臨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峰上面還可以觀看日出,“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據史料記載,公元401年(東晉)天竺僧杯渡在九華創建茅庵,佛教文化開始傳入九華山。

    公元503年(南朝),有僧人伏虎在九華山拾寶巖建伏虎庵;唐朝開元年 間,有僧人檀號來此修行。

    明朝洪武、宣德、萬曆年間屢次賜金修建化城寺。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數次巡遊江南,分別欽賜“九華聖境”、“芬陀普教”御筆匾額, 到清朝未年,九華山寺廟一度增至一百五十餘座,僧眾多達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天下。

    簡單的說,九華山始自南北朝,唐中期初創,唐後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發展,明清達到鼎盛。

    金喬覺為古新羅國僧人,生於公元696年,圓寂於公元794年,俗稱金地藏。金喬覺在24歲時削髮為僧,攜白犬“善聽”,於唐開元、天寶年間渡海來華,遍訪名山,卓錫九華,居住東崖峰的岩洞中(後人稱之為“地藏洞”),苦修數十載,感動眾多善男信女。

    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長老諸葛節等數人結伴登山,對苦修的金喬覺肅然起敬,于是共同籌劃興建禪舍,供養地藏。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廟宇建成,地藏有了棲身之地和收留徒眾常住寺內的條件。

    地藏的大弟子率眾墾荒,勞動自給,堅持苦修。又因池州太守仰慕地藏,加上郡內官吏豪族,紛紛以師禮皈依,金喬覺一時聲聞遐爾,連新羅國僧眾聞說,也相繼渡海來華隨侍。

    唐貞元十年(794年),金喬覺99歲圓寂時,相傳山嗚谷隕,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 有聲,如撼金鎖”。

    根據金喬老的行持及眾多跡象,僧眾認定他即地藏菩薩化身,遂建石塔將肉身供奉其中,並尊稱他為“金地藏”菩薩。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 場,逐漸形成與五臺山文殊、峨眉山普賢、普陀山觀音並稱的地藏應化聖地。

    九華山文化底蘊深厚。晉唐以來,陶淵明、李白、費冠卿、杜牧、蘇東坡、王安石等文壇大儒游歷於此,吟誦出一首首千古絕唱,黃賓虹、張大千、劉海粟、李可染等 丹青巨匠揮毫潑墨,留下了一幅幅傳世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四季什麼時候護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