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4252552996069836

    ①童年,是人生樂章中最動聽的音符,生命畫卷中最美麗的風景。童年那悠揚的鐘聲,一縷縷銘刻在靈魂深處和生命履歷中…… ②我們村的學校在村北邊,後邊就是一片樹林子,密密匝匝地長滿榆樹、萍柳、楊樹和各種灌木。春天,清晨的空氣格外清爽,樹林裡異常幽靜、舒適。樹葉正由鵝黃變碧綠,Sunny透過那稀稀疏疏的樹葉,在地上映出凌亂的光斑。林中的鳥兒活躍起來,“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清風搖動滿樹的綠葉在鼓掌。流水潺潺,鳥啼聲清脆悅耳,一隻只蝴蝶在灌木叢中盤旋嬉鬧、比翼齊飛,一群蜻蜓好像飛機特技表演隊,在空中滑翔俯衝。活潑機靈的小鳥,在剛換上春裝的大樹上蹦來跳去,比賽似地歌唱。林中蜿蜒幽靜的小路,時而響起學生的腳步聲和讀書聲。鳥兒們頓時像遵守紀律的孩子,鴉雀無聲。孩子們搖頭晃腦,抑揚頓挫,誦讀得如痴如醉。那清脆的讀書聲,童稚的歌聲,爽朗的鳥鳴聲,潺潺的溪水聲,合奏出優美和諧的Teana之聲。那天人合一的仙境,夢幻一般,讓人陶醉。③當年村里小學的設施非常簡陋,用不起木製的課桌,就用土坯壘上幾排土檯子,凳子也是從各家捎來的,可大家讀書、學習十分賣力。同學們半閉著眼,搖頭晃腦地朗讀課文。牆南角豎著一根又粗又高的竹竿當旗桿。每當重要的節日,都要升五星紅旗,同學們穿著五花八門、衣服各式各樣,在五星紅旗下莊重地行注目禮,頓感一股暖流在胸中流動。清風下輕輕地擺動著的紅旗,是那麼鮮豔動人。最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鐘聲了。起初是鐵鑄的鐘,後來換成一截炮彈殼,用一根粗鋼筋勾著掛在樹上,敲起來“鐺鐺”響,聲音清脆還有餘音。(清晨,孩子們聽見鐘聲立刻背起書包跑出家門,追逐著,嬉鬧著,笑聲一路鋪撒到校園。)學校沒有體育設施,孩子們自力更生,玩彈玻璃球、打梭、打陀螺、跳高、跳繩……同樣玩得興奮、痛快!  ④那時村里和學校都沒錢,學校就組織“勤工儉學”。春天,讓我們排著隊去山岡溝底去捋刺槐樹葉;秋天去田野翻地撿地瓜、花生。更有趣的是去山上挖山蠍子和土鱉。那時山上蠍子多。搬動大的石頭塊,會發現有蠍子高揚尾刺與你對視,或直往石縫裡鑽。我們就迅速用筷子夾起來,放進準備好的玻璃瓶中。一隻二分錢,抓上半天能賣幾毛錢,高興地一蹦老高。  ⑤剛從童年的學校畢業,人生的學校就在歲月急促的鐘聲中開學啦……  ⑥中年、青年人都已遠離了童年,少了那份純真,多了幾分責任。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在現實生活的磨練中變得更加成熟與智慧,童年時期的童心、童趣卻越來越淡,兒時那些最簡單的辨別是非、美醜的標準也逐漸變得模糊。(當我們不遺餘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時候,會突然頓悟:曾經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那份純真和簡單,原來是最稀缺、最珍貴的東西。)  ⑦童年是一盤永恆的錄像帶,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風景畫。既是人生的獨版,又是絕版。如果人生能重複,誰都渴望再經歷一次純粹金色的童年。童年那餘音嫋嫋的鐘聲,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依然迴蕩在耳畔和心田。1。聯繫全文來看,本文以“童年鐘聲”為題有何作用?2.第③段描述了哪些童年生活趣事?請簡要概括。3。第③段打括號的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有何表達效果?4。結合語境,談談你對第⑥段打括號的句子的理解。5.有同學認為第②段與題目關聯不大,應該刪去。請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童年鐘聲”即是本文的主要寫作對象又起到了引領全文,並與文章末對應的作用2.講述了當年的小學設施簡陋,但同學們依然賣力學習和在重要的節日同學們升國旗的情景,以及學校的鐘聲還有同學們的體育活動3.既能說明同學們的活潑好動又能表達作者對當時童年生活的懷念4.當我們長大成家立業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我們遺失了我們童年的歡樂,遺失了我們對生活的純真,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也更要擁有精神上一些不可或缺的東西,比如童年的純真和簡單5.我認為不應該刪去,反而更值得保留,第2段講述了作者童年生長的環境,表明了文章的自然背景,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和可信度,文章的題目是“童年鐘聲”,本段更是給出了無數忽的童年鐘聲:清脆的讀書聲,童稚的歌聲,爽朗的鳥鳴聲,潺潺的溪水聲,反而是更加的關聯了題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元素單質和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