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同義詞。
按
〈動〉
(形聲。從手,安聲。本義:用手向下壓或摁)
同本義
按,下也。謂手抑物使下。——《說文》
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項王按劍而跽曰。——《史記·項羽本記》
緹騎按劍而前。——張溥《五人墓碑記》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按電鈕;按鈴;按手印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詩·大雅·皇矣》
按強助弱。——《管子·霸言》
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呂氏春秋·召類》
何不按兵束甲。——《資治通鑑》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當按兵不行。——《三國演義》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頭怒火
考察,考驗
按誅五人。——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傳》
又如:按殺(查實處死);按討(查驗究治)
打
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
又如:按曲(擊節唱曲);按鍵;按拍(打拍子);按板(拍擊板眼);按鼓;按絲竹;按樂;按風琴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其治導引按蹻。——《素問·異法方宜論》
按金駒,立長溝,枇杷落盡茱萸秋。——袁宏道《擬古樂府》
又如:按蹺(撫摩導引)
巡視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舊塞。——《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又如:按察(巡行視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簡稱。明、清時一省的司法和檢察機關);按臨(按察考核;巡行到達)
通“安”。安置;安定
餘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漢書·高帝紀》
按撫柔氐三千餘落,撥徙以實關中。——《三國志·郭淮傳》
〈名〉
按語。如:編者按
姓
〈介〉
依據;依照;按照
各按行伍。——《漢書·揚雄傳》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說(按照情理來說)
沒有同義詞。
按
〈動〉
(形聲。從手,安聲。本義:用手向下壓或摁)
同本義
按,下也。謂手抑物使下。——《說文》
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項王按劍而跽曰。——《史記·項羽本記》
緹騎按劍而前。——張溥《五人墓碑記》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又如:按電鈕;按鈴;按手印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詩·大雅·皇矣》
按強助弱。——《管子·霸言》
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呂氏春秋·召類》
何不按兵束甲。——《資治通鑑》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當按兵不行。——《三國演義》
又如:按下此事不提;按不住心頭怒火
考察,考驗
按誅五人。——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影胡公按部。——《明史·海瑞傳》
又如:按殺(查實處死);按討(查驗究治)
打
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
又如:按曲(擊節唱曲);按鍵;按拍(打拍子);按板(拍擊板眼);按鼓;按絲竹;按樂;按風琴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捏、揉
其治導引按蹻。——《素問·異法方宜論》
按金駒,立長溝,枇杷落盡茱萸秋。——袁宏道《擬古樂府》
又如:按蹺(撫摩導引)
巡視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舊塞。——《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又如:按察(巡行視察);巡按(官名);按察司(官名。提刑按察使司的簡稱。明、清時一省的司法和檢察機關);按臨(按察考核;巡行到達)
通“安”。安置;安定
餘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漢書·高帝紀》
按撫柔氐三千餘落,撥徙以實關中。——《三國志·郭淮傳》
〈名〉
按語。如:編者按
姓
〈介〉
依據;依照;按照
各按行伍。——《漢書·揚雄傳》
又如:按理(按照常理);按章;按期;按說(按照情理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