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成時代潤滑油
-
2 # 小悟S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一、歷史的魔障,逃不開的因果。凡是生命力頑強的新生事物,很難在本時代的本土發展壯大。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戰國沒有人願意接受,卻在漢朝以後,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佛教源於印度,現在的印度卻沒有佛教,反而興盛於中國和東南亞;巴黎公社短暫的新生,蘇聯短暫的巔峰,最終卻在中國開花結果;第一次工業革命發展越完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阻礙就越大,中國卻集四次工業革命於一身。這麼多頑強的事物都集中在中國,想到這裡我驚了。中國文化的兼容性有多強,已經不能用言語表述。
新生事物的出現,往往是為了化解舊事物的弊端,新事物越頑強,就說明舊事物越根深蒂固,新事物必然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噬。心學也是如此,它的出現就是為了化解理學的弊端。但元、明、清都是理學佔主導,科舉考試都是以理學為藍本。心學對於科舉考試沒有多大作用,若改變科舉內容,更使得學子們白白十年苦讀。從上到下都是心學的阻力,不能壯大也在情理之中。
二、為而不爭才是上策。
如果所有人都喜歡上了同一件事物,那說明此事快到頭了。只有少數人明白的才是真理。多數人明白的,往往是世俗觀念,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跟風,時間久了必然弊端盡顯。
理學就是很好的例子,人們學它就是為了科舉考試,理學做學問的方法對不對,沒有人思考。科舉考試是最公平的晉升方式,但只是為了晉升而來的,往往沒有能力造福一方。最後陽明心學不得不應運而生,來化解理學的執著。若化解不了,只能解決,而解決的方式往往不會太友好,尤其近代,連廢除漢字的口號都提出來了。現在的人不也是如此嗎,盲目地跟風考學、賺錢,從來沒想過這一生應該做什麼。現在或將來,必然存在一種事物來化解這種風氣,如果你沒被化解,那就等著被解決吧。一門學問若想不斷進步,不能成為普遍。
三、學術界對陽明心學的誤解。
多年以前遇見過這樣一道考試題:王陽明與朋友一起野外賞花時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可見此花不在你心外”。你如何看待這句話?如果是選擇題,那麼正確答案是主觀唯心主義。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不存在;你來看此花時,此花存在。如果這麼想,就是把所有人當成傻子,到底存不存在,心裡沒數嗎?看到一個“寂”字,看到“心外無物”,就認為是唯心主義,這本身就是主觀臆斷。
王陽明告訴你,此花與你,同時有兩種存在狀態,一種是“同歸於寂”,另一種是“一時明白起來”。此時是那種狀態,取決於你的心有沒有動。沒看見就無從動起,別人告訴你那裡的花很好看,你也不會動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看見鮮豔的花,你的心不動嗎?因此才說萬物一體,心外無物。從這裡可以看出,心學是多麼活潑靈動。
還有一道考試題:問程朱理學與陽明心學的共同點是什麼。答案是,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
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因為兩者都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欲,人們認為這兩者都是為了禁錮思想。為什麼這種想法不對,簡單說一句你就明白了。問心無愧叫做天理,問心有愧叫做人欲。
四、沒有完善的體系,怕學生只知空想不知實幹。
了解心學的著作主要有三個:《王陽明全集》,記錄了王陽明一生的事跡;《大學問》,王陽明對於《大學》的解釋,集中了他的思想精華;《傳習錄》,王陽明的語錄,記錄了他說過的話以及書信。陽明心學本身是對傳統儒學的導正,並非沒有根基的創新,因此不需要自成體系。它吸收了儒釋道三家之精華,隱約能看見禪宗的影子。如果大肆推廣,資質偏差的容易落入空想,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中下之資。雖然也有下學而上達的方法,但畢竟心學還沒有完善的系統。
通過下學而上達有所成就的,也有很多。比如錢德洪,許多陽明心學的著作都是他整理的,他對心學的繼承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還有曾國藩,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國藩的資質一般,就是非常勤奮務實,被後世稱為“半個聖人”。
五、陽明心學也許只適合少數人。要想學習心學,最起碼要有修己安人的志向。
曾經有一個人向王陽明請教致良知的學問,但王陽明告訴他,當你有了成聖之志再來問我。王陽明看出這個人沒有修己安人的誠心,跟他說什麼都是白說。現代社會注重知識與專業,並不注重個人修養,表面上看心學的作用不大。大多數人忙於生活,沒有那顆求學的心,就算把這門學問送到眼前,也不願多看一眼。
王陽明最看重的,是“致良知”三個字。現在人也經常說“這人還有沒有良知啊”之類的話。“良知”一詞源於孟子,王陽明之後開始流行。這也說明,心學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大多人都能做事憑良心,可見社會性的思想行為早就被導正了。既然這樣,心學的存在,不如低調一些。如果想讓人生之路更寬廣,不妨學習一下陽明心學。
總結:陽明心學為何不被現在人重視?
一、凡是生命力頑強的新生事物,很難在本時代的本土發展壯大。
二、為而不爭才是上策。
三、學術界對陽明心學的誤解。
四、沒有完善的體系,擔心學者只知空想不知實幹。
回覆列表
因為中國思想的傳統,歷來注重實用,不重思維理論,因此其思想並沒有得到重視。
王學在明末甚至還被批評為“談玄課虛”,“游談無垠”,連清初的進步學者也把明朝的滅亡歸咎於陽明學說的空疏無用。
在中國近代的思想定論上,陽明學說又被視為主觀唯心論,在哲學史上暗淡無光。
但我認為這樣定論卻是有失偏頗的。
王陽明精通儒釋道三家,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在學問和事功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學問上,他上追陸九淵,認為陸學才是儒家的真傳,形成“陸王哲學”,也稱“陽明心學”;事功上,他帶兵剿滅南贛盜賊,平定寧王叛亂。
按照古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標準來看,可算是完人一個了。
日本海軍將領東鄉平八郎更是直言:“一生俯首拜陽明”,雖然這句話並無確切的書面記載,聖人也不是要我們俯首膜拜的,《孟子·滕文公上》 中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聖人是叫我們也成為聖人的。
王陽明一生的歷程,自稱為:“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於聖賢之學。”他的一生遭際坎坷,頗具傳奇色彩,童年的王陽明“貴人語遲”,六歲才能開口說話,長大後從政,因為上書直諫,受到宦官劉瑾的迫害,被廷仗並貶謫到貴州的龍場驛,正是在龍場驛的三年困頓生涯,使他創建了自己學說的基礎。後來平定寧王叛亂,又受到朝中權貴的排擠,不得不退回紹興老家講學。
王陽明學說的總結,有他晚年所述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歷程上看,中國思想的主流和學統從宋朝乃至明朝,全在程朱學派的手中,王陽明的學說在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轉折意義,它克服了朱子理學的不足之處,把理學推到了新的高峰。
王陽明學說的重點是“心外無理”,“心即是理”,他認為程朱學派所主張的心、理二分是錯的,宣稱:“吾心即物理,初無假於外也。”朱子理學主張“理”是一種外在的權威,王陽明彌補其不足,主張將外在“理”移向內心,外在的權威變為內心的信仰。他也反對朱熹先格物後窮理的步驟,認為先知而後行,就會終身不行,也就終身不知,所以他提倡“知行合一”,認為“知行不可分作兩事”,凡是不行的,“不足謂之知”,他的思想境界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大突破。
王陽明學說的意義,在於其發揚了人的主體意識,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他的心學體系具有反傳統權威觀念的意識。他提倡的“知行合一”,把行的認識引入認識論,克服了朱學知先行後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