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杜牧詩《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講解
《泊秦淮》是又一首帶詠史性質的詩,同《過華清宮》一樣,也是大概括,而又寫得情韻綿綿。
詩一開始扣住題目,寫“泊秦淮”所見。他夜泊秦淮,只見夜色迷朦,輕煙般的水霧飄浮在秦淮河上,仿佛把河面籠罩住了。月光下沙岸上一片朦朧,也仿佛被清冷如水的月色籠罩住了。兩個“籠”字用得極好,把一片淒迷夜色的氛圍給點染出來了。這一句之所以得到歷代詩評家們的讚美,首先大概因為它以流麗婉轉的語言描寫鮮明的形象,創造了一種淡雅、輕幻的畫意的美。這也是夜泊秦淮所見淒迷景色的第一感受。細加體味可以知道它還有更深的心理感受。同樣是客夜泊舟於煙水朦朧之中,孟浩然有《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然。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寫客愁孤獨因而江中明月反而與客愁之人親近,寂寞的愁心因而得到一點慰藉。同樣寫迷朦的月夜美景,《春江花月夜》也有句:“空裡流霜不覺飛,江上白沙看不見。”這是一種流暢飛動而明淨純美的境界,淡淡的感傷中帶著憧憬,帶有青春的氣息。這都是杜牧詩所沒有的。從杜牧詩句感受到的,除了那淡雅、輕緲的美之外,總覺得有一種莫名的惆悵,迷朦中帶著神秘、茫然,輕緲中交織著虛幻,而且這惆悵、迷朦之感仿佛隨著那輕緲的月色水霧彌漫開來。籠罩於整個畫面的,就是這樣一個感情氛圍。其原因作者雖然沒有明說,但人們卻可以從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中得到暗示。秦淮河兩岸為金陵繁華地帶。金陵為六朝舊都,面對秦淮夜景,六朝興亡之事總會輕輕地觸動客子的心緒,使他惆帳、迷茫。但是,詩人並非特意憑弔古跡,因此這種感觸只飄飄悠悠、迷迷朦朦地籠罩心頭,如那江面上輕緲的水霧一般。進一步引發詩人思緒的是商女的歌聲。商女指歌女。杜牧泊秦淮而近酒家,聽到河上或一船中傳來歌女唱《玉樹後庭花》之聲,頓然引發感慨。陳寅恪先生謂:“牧之此詩,所謂隔江者,指金陵與揚州二地而言。此商女當即揚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陳之國都也。《玉樹後庭花》,陳後主亡國之音也。來自江北揚州歌女,不解陳亡之恨,在其江南舊都之地,尚唱靡靡遺音。牧之聞其歌聲,因為詩以詠之耳。”(《元白詩箋證稿》第273頁)陳先生所言極是。此舟中歌女之靡靡歌聲,在如夢如幻的迷朦江面上傳來,便把杜牧蘊藏於心的興亡之感一下子觸動起來了。唐代詩人對這支曲子是極為敏感的,劉禹錫詩曾寫道:“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臺城》),杜牧也一樣。這觸動起來的興亡之感,其實寓有很強烈的對現實衰敗的慨歎。眼前的歌聲,仿佛當年陳後主的伎樂之聲,是歷史的幻景,但又分明在目前,是現實。歷史與現實交錯一體,歷史上的人與現實中的人均醉生夢死,唐王朝已經衰敗了,而人們不悟,尚沉迷於聲色之中,此乃令牧之惆悵的原因。詠史只是輕輕帶過,側重寫現實感受,把歷史感與現實感融為一體,並且著力渲染彌漫於全詩的迷朦惆悵氣氛,便是此詩的特點。
原文
杜牧詩《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講解
《泊秦淮》是又一首帶詠史性質的詩,同《過華清宮》一樣,也是大概括,而又寫得情韻綿綿。
詩一開始扣住題目,寫“泊秦淮”所見。他夜泊秦淮,只見夜色迷朦,輕煙般的水霧飄浮在秦淮河上,仿佛把河面籠罩住了。月光下沙岸上一片朦朧,也仿佛被清冷如水的月色籠罩住了。兩個“籠”字用得極好,把一片淒迷夜色的氛圍給點染出來了。這一句之所以得到歷代詩評家們的讚美,首先大概因為它以流麗婉轉的語言描寫鮮明的形象,創造了一種淡雅、輕幻的畫意的美。這也是夜泊秦淮所見淒迷景色的第一感受。細加體味可以知道它還有更深的心理感受。同樣是客夜泊舟於煙水朦朧之中,孟浩然有《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然。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寫客愁孤獨因而江中明月反而與客愁之人親近,寂寞的愁心因而得到一點慰藉。同樣寫迷朦的月夜美景,《春江花月夜》也有句:“空裡流霜不覺飛,江上白沙看不見。”這是一種流暢飛動而明淨純美的境界,淡淡的感傷中帶著憧憬,帶有青春的氣息。這都是杜牧詩所沒有的。從杜牧詩句感受到的,除了那淡雅、輕緲的美之外,總覺得有一種莫名的惆悵,迷朦中帶著神秘、茫然,輕緲中交織著虛幻,而且這惆悵、迷朦之感仿佛隨著那輕緲的月色水霧彌漫開來。籠罩於整個畫面的,就是這樣一個感情氛圍。其原因作者雖然沒有明說,但人們卻可以從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中得到暗示。秦淮河兩岸為金陵繁華地帶。金陵為六朝舊都,面對秦淮夜景,六朝興亡之事總會輕輕地觸動客子的心緒,使他惆帳、迷茫。但是,詩人並非特意憑弔古跡,因此這種感觸只飄飄悠悠、迷迷朦朦地籠罩心頭,如那江面上輕緲的水霧一般。進一步引發詩人思緒的是商女的歌聲。商女指歌女。杜牧泊秦淮而近酒家,聽到河上或一船中傳來歌女唱《玉樹後庭花》之聲,頓然引發感慨。陳寅恪先生謂:“牧之此詩,所謂隔江者,指金陵與揚州二地而言。此商女當即揚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陳之國都也。《玉樹後庭花》,陳後主亡國之音也。來自江北揚州歌女,不解陳亡之恨,在其江南舊都之地,尚唱靡靡遺音。牧之聞其歌聲,因為詩以詠之耳。”(《元白詩箋證稿》第273頁)陳先生所言極是。此舟中歌女之靡靡歌聲,在如夢如幻的迷朦江面上傳來,便把杜牧蘊藏於心的興亡之感一下子觸動起來了。唐代詩人對這支曲子是極為敏感的,劉禹錫詩曾寫道:“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臺城》),杜牧也一樣。這觸動起來的興亡之感,其實寓有很強烈的對現實衰敗的慨歎。眼前的歌聲,仿佛當年陳後主的伎樂之聲,是歷史的幻景,但又分明在目前,是現實。歷史與現實交錯一體,歷史上的人與現實中的人均醉生夢死,唐王朝已經衰敗了,而人們不悟,尚沉迷於聲色之中,此乃令牧之惆悵的原因。詠史只是輕輕帶過,側重寫現實感受,把歷史感與現實感融為一體,並且著力渲染彌漫於全詩的迷朦惆悵氣氛,便是此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