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愉悅的露珠v
-
2 # 夜寧瞳
一、海上生明月是一句詩句,出自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這首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結構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佳句。抒發作者對親人的想念。全詩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二、海上生明月是一首詩,是唐代朱華所作。朱華生卒年不詳。丹陽(今屬江蘇)人。武后時宰相朱敬則之後,曾任楚州錄事參軍,約與令狐楚同時。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下》。海上生明月全詩為:“皎皎秋中月,團圓海上生。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漸出三山岊,將凌一漢橫。素娥嘗藥去,烏鵲繞枝驚。照水光偏白,浮雲色最明。此時堯砌下,蓂莢自將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出自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注釋
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
首二句: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憐:愛。滋:溼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這裡的滅燭憐光滿,很顯然根據上下文,這應該是個月明的時候,應該在農曆十五左右。此時月光敞亮,就是在現在今天,熄掉油燈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當一個人靜靜的在屋子裡面享受月光,就有種“憐”的感覺,這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而已,讀詩讀人,應該理解當時詩人的心理才能讀懂詩詞。光滿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樣子,“滿”描寫了一個狀態,應該是月光直射到屋內。
末兩句:月華雖好但是不能相贈,不如回入夢鄉覓取佳期。陸機《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盈手:雙手捧滿之意。盈:滿(指那種滿盪盪的充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