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之秋之風
-
2 # guo939257
合縱抗曹說的武將是關羽。
劉備占據益州之後,已經有了根據地卻依舊不還荊州,孫權多次討要都被拒絕。魯肅感到劉備忘恩負義,于是直接出面跟鎮守關羽的荊州談判,要求關羽退出荊州,結果再度不歡而散。
《三國演義》中,對這次談判進行了極富傳奇色彩的描寫,關羽單刀赴會,在吳國的刀劍叢中凜然無懼,周旋自如,出盡了風頭,為劉備保住了荊州。但真實歷史卻並非如此。關羽在這次事件中狼狽不堪,劉備一方最終吃了大虧。
-
3 # 無敵荷蘭三棍客
魯肅啊。
魯肅的思想是要孫權據荊州以奪天下,劉備有能而劉表不能用,故劉表無所作為,魯肅希望孫權以與劉備聯盟的方式籠絡劉備,進而以能為孫權所用,因劉備梟雄,說議連和能走到一起,而談論依附會話不投機。“如其克諧,天下可定”,說明結盟的目的,就是完成孫權帝業,而不是與他人平分偏安。後孫權不滿借地給劉備,使其坐大,希望魯肅能圖關羽,魯肅仍說:“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魯肅開個好頭,但接著辦出棘手的問題,但其思想始終是一致的。
-
4 # 潘家大妞
魯肅
起初,魯肅對共同抗曹並沒有具體的聯合目標。但在赤壁之戰的前夜,他最先清醒地認識到,劉備正是自己應該聯合的對象。魯肅不顧劉備當時正陷於窮途末路,專程趕到劉備處說服他共同抗曹。對初次見面的諸葛亮,他以自己是諸葛亮兄諸葛瑾之友的身份與諸葛亮建立信賴關系,親自陪諸葛亮到柴桑與孫權會見,同時叫回周瑜共同勸說孫權抗曹。這些都是魯肅一人促成的。
典故是這樣的:
1、戰國時代東周重臣顏率憑一己之辯,在諸侯列強中保全了九鼎。
2、戰國時期秦兵圍困邯鄲,趙國派遣平原君到楚國請求救兵,平原君麾下名士毛遂憑借口才,折服楚國十九名謀士和楚王,從而簽訂“合縱”盟約的故事。
在祖國歷史長河中以口才出眾而建功立業的名人燦若星辰:
1、戰國時期的秦國十二歲少年甘羅妙論滔滔,才智過人。在自薦為秦王出使趙國,舌戰趙國群臣之後,趙王不得不答允割五城贈予秦國以謀修好。甘羅立下大功,獲秦王封為宰相,從此揚眉吐氣。
2、蘇秦是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游說關東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合縱抗秦。佩戴六國相印,顯赫一時。
3、諸葛亮舌戰群儒,終獲結盟。東漢末年,劉表去世,劉琮投降曹操,形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往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騭、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同意聯劉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