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9732888803240
-
2 # 南梔子愛追劇
古人把柳絮稱做楊花(把垂柳稱做垂楊,有時楊柳合稱,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麼一叫,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這樣一種絮狀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種喜愛的表示。楊花的確太特別了,別的花只有長在枝頭,綠葉相扶,才會格外妖嬈,楊花卻是要離開枝頭飛起來,才能給春天增添一種況味。在古人的筆下,那纖細潔白的楊花經常被情緒化。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齡因不拘小節而無端遭貶,詩人是充滿同情與關切的。首句寫景,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很在內,也就融情入景。
宋詞中也多有關於楊花的描寫。晏殊的“春風不解禁楊花,朦朧亂撲行人面”,在紛紛揚揚的楊花中,讓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閒愁。“中廳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月色中的楊花給人的是寧靜的感覺,這是張先最得意的詞句。女詞人朱淑真的楊花,則是一種生命的放飛:“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春還去,獨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蘇東坡更是寫楊花的高手,楊花在他那裡,一會兒寄託著思婦懷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一會兒又如淪落天涯的離人,“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而曾鞏卻對楊花不屑一顧,“亂條猶未復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解把飛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裡,漫天飛舞,蒙蔽日月的楊花,就像個得意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裡,楊花到底是不一樣的;而在一般人眼裡,垂楊是柔麗的,可楊花卻有些輕浮,如一個感情不太專一的女性,想來,“水性楊花”一語,任何女性聽了都不會高興。
楊花本無情無思,只因人有情。我們在解讀“楊花”這一意象時,要根據楊花的纖細潔白、輕柔漂浮的特點,結合具體的語境,正確的把握其含義
-
3 # 用戶4403296555106
是春天的象徵。寓意飄忽不定,離愁別緒,游子思歸,好友相別。
楊絮,即楊樹的種子,上面有白色絨毛,隨風飛散如飄絮,所以稱揚絮。
楊樹開花飄絮是楊樹正常的生長繁殖現象。楊樹屬雌雄異株,只有楊樹得到授粉後,發育結籽,才會產生所謂約白色絮狀物揚絮,一般情況下,樹齡越太,產生的飛絮越多。
回覆列表
一、柳絮作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徵。寓意飄忽不定,離愁別緒,游子思歸,好友相別。
二、柳絮飛舞之時春色將老,人們自然會聯想大好春光易逝,人生聚散無常。如“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中,柳絮作為個體生命的象徵,經不住時間的吞噬,只能任其零落,任其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