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用戶8179036184746

    用大量的比喻論證進行論述,是高中課文《勸學》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對文中的比喻論證理解不夠透徹,有的同學甚至把它們理解成舉例論證。那麼,應該怎樣正確地理解課文中的比喻論證呢?

    比喻論證,指的是在論述過程中,用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之理的一種論證方法。比喻者與被比喻者,二者之間需要符合“類相異,理相同”的原則。也就是說,二者必須不屬於同類,才能作比喻,必須事理相同,方能進行推理論證。

    以文章的第二段為例。作者先用“青”“冰”的比喻,來說明後天的影響完全可以改變事物自身原來的性質,並且能夠使其有所發展。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後天的影響可以改變事物的本性”是本體,“青”“冰”之喻是喻體,即“後天的影響可以改變事物的本性”就像“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只不過課文中只出現了喻體,而省略了本體,將道理隱含其中。

    接下來的木變輪的比喻說明,後天的影響,對於改變事物自己本來的性質來說,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這樣,就把道理的闡述又向深裡推進了一大步,由後天的影響“可以改變事物的本性”到能夠“決定事物的本性”,即學習對於後天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使說理更加透徹。

    本段的最後,用“木”“金”兩個比喻,引出“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重要性。在這兩個比喻中,不妨把“博學”“參省”看作本體,把“受繩”“就礪”看作喻體,即“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省察”,就像“木材經過墨線的比量,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礪”。這樣做的後果呢?就是“知明而行無過”,就是“直”“利”了。

    再分析文章的第三段。本段論述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文章用生活中常見的幾個現象展開論證。它們都是因為善於利用外物,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君子也是如此,君子的天性與常人沒有差別,而其能成為君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利用“學習”這個外物,即通過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本段的比喻論證,“君子借助外物”就像“登上高處看得廣闊”,像“登上高處招手”,像“順風呼喊”,像“借助車馬”,像“借助船槳”,這是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自己的觀點。

    由此可見,課文在大量的比喻論證中將“學不可以已”論述得條理清晰,透徹明白,毫無空洞之感。

    而舉例論證,指的是用典型事例來證明需要論述的觀點。論點與事例之間是“總——分”的關系,事例是具體性的,論點是概括性的。

    例如《師說》的第三段,作者先列出“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的論點,然後就舉孔子的例子加以證明——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都曾經當過孔子的老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ain和snow前加不加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