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安如山495

    戟 jǐ

    〈名〉

    (1) (會意。從戈,從榦( gàn)省。本義:古代兵器。青銅制,將矛、戈合成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

    (2) 同本義 [halberd]。一種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戟是一種分枝狀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誤作戟。——《說文》

    戟廣寸有半。——《考工記·冶氏》。注:“今三鋒戟也。”

    修我矛戟。——《詩·秦風·無衣》

    交戟之衛士。——《史記·項羽本紀》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橫出的刃);戟吏(儀仗中持戟的人)

    (4) 儀仗名 [guard of honour's name]。如:戟節(戟級。戟仗和符節);戟槊(門戟和長矛);戟幢(門戟和飾以羽毛的旗幟)

    詞性變化

    ◎ 戟 jǐ

    〈動〉

    (1) 伸出食指和中指來指人[point at another and scold him]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蘇軾《後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狀似戟,表示憤怒或勇武的情狀)

    (3) 刺激 [stimulate]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綱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戟 國語辭典

    戟ㄐㄧˇ jǐ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 2 # 用戶540573109075223

    “朝”字的形近字有:朝、韓、翰、潮、嘲、乾等。

    朝有兩個讀音【zhāo】和【cháo】。

    朝讀作【zhāo】聲時是指早晨,日、天。朝不保夕、朝暉夕陰。

    朝讀作【cháo】聲時是指向著、對著。朝陽、朝前,朝陽。

    朝的形近字:

    韓【hán】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東南部。

    2.指“南韓”(位於亞洲北韓半島南部)。

    3.姓。南韓

    翰【hàn】

    長而堅硬的羽毛:理翩振翰。

    2.借指毛筆和文字、書信等:翰苑、翰墨、翰藻、翰林。

    潮【cháo】

    海水因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時漲落的現象: 潮水、 潮汐、漲 潮。

    2.像潮水那樣洶涌起伏的:思 潮、熱 潮、新 潮。

    3.溼: 潮氣、返 潮。

    4.方言,技術不高:手藝 潮。

    嘲 【cháo】【zhāo】

    嘲【cháo】譏笑,拿人取笑: 嘲笑、 嘲弄、 嘲罵、嘲誚。

    嘲【zhāo】 嘲哳(同“啁哳”)。

    乾讀【qián】和【gān】

    乾讀【qián】聲時,1、八卦的首卦;天。2、指君主。3、太陽。4、代表西北方。5、代表男性。7、姓。

    乾讀【gān】聲時,是上出的意思。乾,上出也。——《說文》。段注: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為卦名,而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為乾,下注則為溼,故乾與溼相對,俗別其音,古無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少伏才屬於高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