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用戶91737650763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素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在眾多典籍中,唯《周禮》所記載的禮儀最為系統,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下面來說說使用範圍最廣、年代最長、最為基本的九拜之禮。

    稽首:是九拜中最為隆重的見面禮節。常為臣子拜見君父、學生拜見老師、或拜天拜地拜祖宗時所用。行禮之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至膝前,手不分散,再慢慢伸頭到手前地上,俯伏向下直至頭碰到地面並且要停留一會,動作舒緩,以表尊敬之意。

    頓首:又稱“稽顙”、“叩顙”、“叩頭”。常為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輩之間互相表示敬意的禮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覆蓋右手,拱手於地至膝前,手不分散,頭急速伸下,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

    空首:又稱“拜手”,常為古代上級對下級表達謝意的禮節,即空手之禮。行禮之時,施禮者身體呈跪姿,先跪而拱手,再俯下頭但不接觸地面,與心平。

    振動:為喪禮相見之時最為隆重的跪拜禮節。行禮之時,施禮者不光要行“頓首”之禮,還要雙手相擊,哭天喊地,渾身戰慄不已,表示對喪者悲痛哀悼。

    吉拜:古人拜禮有“吉凶之分,吉事為吉拜,凶事為兇拜。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禮俗,三年期後和喪家相見時行吉拜禮。男尚左,女尚右,行禮之時,施禮者先行“空首”之禮,然後再行“頓首”之禮。

    兇拜:服喪三年期內、或居喪期間答拜賓客的禮節。男尚右,女尚左。行禮之時,施禮者先行“頓首”之禮,然後再行“空首”之禮。表悲痛和感謝之意。

    奇拜:又稱“雅拜”,奇為單數,“奇拜”即拜一次。

    褒拜:為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即拜兩次或兩次以上。也稱“報拜”。(奇拜和褒拜都是指拜的次數,不是獨立的跪拜形式,表跪拜的隆重或嚴肅程度)

    肅拜:又稱“手拜”,為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行禮之時,施禮者雙膝跪下以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

  • 2 # 用戶8543401739201

    《周禮•春官•大祝》雲:“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原是祭祀鬼神時的禮節,後來演變為君臣、長幼、尊卑間的禮節。九拜當中,前三種屬於正拜,後六種依附“正拜”演化而來,又稱“附拜”。

    稽首

    “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拜君,子拜父,弟子拜老師,新人拜天地以及祭祀上墳等場合的隆重大禮。

    行禮時,屈膝跪地,拱手於地,手在膝蓋前,且左手按在右手上,然後頭緩緩地伏在手前面的地上,並停留較長一段時間。

    頓首

    這種禮屬於地位相等或平輩間相交的一般禮節。

    拜時頭,手觸地,觸後即起。由於頭觸地面的時間很短,所以,叫“頓首”。這種禮同現在的鞠躬禮近似。

    空首

    空首也叫拜手,或簡稱拜。是古代國君回答臣下的拜禮。

    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面。行禮時,拜跪在地上,先以兩手拱至地,然後行頭至手。

    振動

    振動也叫振董。由於《周禮》無明文說明,所以,後世多猜測之詞,至今沒有一個定論。

    吉拜

    吉拜是一種喪拜,是非三年之服者所行的一種喪拜。

    拜時,先空首,後頓首。拱手時男尚左手,女尚右手,即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

    兇拜

    兇拜也是一種喪拜,是三年之服者所行的一種喪拜。

    拜時,一般先頓首,後空首。拱手時男尚右手,女尚左手。其程序與左右手的位置和吉拜剛好相反,是一種重於吉拜的喪拜。

    奇拜

    奇拜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漢朝時稱為雅拜的一種拜禮。

    拜時,先屈一膝,然後再空首拜。

    一種認為奇是奇偶之奇,即只拜一拜的拜禮。

    褒拜

    褒拜指拜兩次以上的拜禮,是一種表示恭敬的跪拜禮。

    古人行禮多用一拜,再拜三拜都是用來表示恭敬的意思。“褒”是大的意思。

    肅拜

    肅拜也叫手拜,在幾種禮節中,肅拜為最輕的跪拜禮,在軍中使用。由於兵士甲冑在身,所以,只直身肅容,微微下手以拜即可。

    肅拜也是女子常用的跪拜禮。行禮時,雙膝跪地,手至地面,而頭不下垂。

    在各色拜禮中,常禮為兩拜稽首,有時也為三拜稽首。三跪九叩首為大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帆風順花朵連葉子怎麼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