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亓官仁

    很顯然不是這種情況,老牌帝國大不列顛英國國力逐年衰弱,殖民地紛紛鬧獨立,可謂是紳士的多事之秋。英中國人並不想節外生枝再添煩惱,法國更是沒心思去管別人的事。

  • 2 # 王司徒軍武百科

    二戰關協約國啥事兒啊?日本和義大利還是協約國呢。

    協約國是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概念,所以不應該拿到30年代末的二戰中去講。

    這個“協約”是怎麼個協法呢?

    尤其是1904年的《摯誠協定》和1907年的《三國協約》,以及英俄、英法、俄法、俄英之間的一系列盟約、備忘錄、殖民地瓜分協議、勢力範圍劃分。

    之所以達成這種互助諒解,純粹是為了對付快速崛起的德國,以及德國所主導的德國、奧匈、義大利三國同盟組織。

    說白了,新興帝國主義要挑戰老牌帝國主義的地位,老牌帝國們便擰成團好與新人掐架,攘外必先安內嘛。

    從這個角度來說,德國不存在什麼誰逼不逼迫,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儼然世界小霸王,扮演了很長時間“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之後德皇擯棄了俾斯麥一貫的平衡政策,開始謀求更高的殖民地國家地位,這才引發了他們與老牌殖民國家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說呢,協約國這個話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完,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它只是個暫時性的同盟,還輪不到二戰那時候去。

    還有俄羅斯國內爆發了十月革命,沙皇全家被殺頭,蘇聯建立了,他們隨即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退出了戰爭。但英國卻派艦隊在摩爾曼斯克登陸,帶著法、美、意一起打蘇聯。

    一直到一戰打完,協約國許多成員的戰略重心都放到了蘇聯身上,他們不斷組織各種僱傭軍、叛軍、匪徒組成“干涉軍”對蘇聯發動進攻,企圖撲滅蘇維埃政權。早已投降的德國反倒被丟在腦後了。

    在這期間,協約國主導了巴黎和會,實行了一次大分贓,而且還出賣了如中國這樣的弱小成員,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完成了對德國的壓制和對奧匈帝國的肢解,以及“國際聯盟”的建立,《凡爾賽和約》的第一部分就是《國際聯盟盟約》。

    再之後,協約國便開始名存實亡了,隨著《三國條約》和那些諒解備忘錄的遠去,英法等戰勝國開始瘋狂的回收戰爭利息,尤其是法國,他們在20年代為賠款問題夥同比利時等國強行進入德國,佔領了魯爾工業區。

    法國這一招雖然很是讓德國吃了點苦頭,卻也讓自己虛弱的底子暴露無遺,更因為英國在幕後的推波助瀾,導致形象盡毀,讓出了主導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世界局勢逐漸開始風起雲湧的改變,尤其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的資本主義大蕭條,讓各國都氣喘吁吁。

    1933年納粹元首希特勒上臺,他很快用鐵腕和高效的政策讓德國的國家齒輪重新飛轉起來,建立了強大的軍隊,然後在1934年悍然退出了旨在緩和德、比、法、意、英關係的《萊茵保安公約》。

    之後希特勒一路退群,1936年還與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拉義大利進群,於是軸心國集團建立,不久後二戰爆發,一段屬於軸心國和盟軍的傳奇展開。

  • 3 # 雄鷹展翅長空

    二戰德國並不是被協約國逼反的。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德國為了對外擴張而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20年又策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挑二戰並不是僅僅有外力的壓迫,更多的是自身的原因。

    一戰中德國戰敗,1919年6月、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根據此條約德國對協約國割地賠款,但是由於德國當時仍然存在相當強的實力,協約國的軍隊並沒有攻進德國本土,對德國的軍國主義者並沒有進行徹底的清算,德國本土的工業並沒有遭到多少破壞。所以說《凡爾賽條約》只是德國體面的投降,德國這隻老虎雖然受到了重大打擊,但脊樑未斷、虎性尚存,完全有可能東山再起進行復仇戰爭。《凡爾賽條約》簽訂後法國福煦元帥說過:“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

    德國是一個具有濃厚軍國主義的國家,從神聖羅馬帝國到普魯士以及後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都具有強烈對外擴張的傾向,熱衷於對外擴張,到了19世紀後期德國的軍國主義傳統最終形成。德國在1930年代經濟與工業實力超過了英法成為歐洲強國,德國雖然一戰中失敗,但是德國欲根據實力重新瓜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廣大殖民地的痴心不改。德國有重建對德國不利國際政治秩序的衝動。

    1920年代後期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歐美各國,極端法西斯份子希特勒在德國上臺,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使德國迅速走出了經濟危機。希特勒借英法受到經濟危機重創的機會重整軍備,在希特勒的驅使之下德國走向了對外復仇擴張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策源地再次在德國形成。

  • 4 # 顫動的丹田

    不是,是德國自作自受,德意志民族太矯情了。

    看看協約國到底怎麼“逼”德國了。

    把阿爾薩斯一洛林歸還給法國;

    一小塊領土歸還給比利時;

    石勒蘇益格邦一小塊領土在經過公民投票後歸還給丹麥,而這是俾斯麥在上一世紀同丹麥作戰勝利後從丹麥那裡割取的;

    也把德中國人在瓜分波蘭時奪去的領土歸還給波蘭,其中一部分還要經過公民投票。這是使德中國人最為憤怒的規定,因為給了波蘭一條通向海路的走廊使得東普魯士同祖國隔絕。

    使德中國人惱怒的是,和約強迫他們接受發動戰爭的責任,要求他們把德皇威廉二世和800 名左右其他“戰爭罪犯”交給協約國。

    賠款數目規定1919年到1921年之間先要付一筆50億美元的金馬克,如無現款,可以付某些實物——如煤、船隻、木材、牛羊等等。

    最傷害德中國人自尊心的是,凡爾賽和約實際上解除了德國的武裝 ,暫時排除了德國在歐洲稱霸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凡爾賽和約比起德國強使俄國接受的佈列斯特和約,在地理方面和經濟方面基本上並沒有觸動德國,保持了它作為一個大國的政治統一和潛在力量。

  • 5 # 血色黃昏的黃昏

    關於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問題,很多國家的歷史學家對此給予高度關注。

    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對德國政權的接管,以及納粹上臺後推行的激進外交政策,並且違反了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其中也包括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9年8月德國與蘇聯達成協議劃分東歐。最直接的導火索是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

    二戰德國是被協約國逼反的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逐一分析。

    復仇主義的動力來自於愛國主義和retributive justice(報復式正義),往往受到經濟或地緣政治等因素的推動。

    德國的憤怒主要集中在萊茵蘭(Rhineland)地區的非軍事化,阻止將奧地利統一,以及喪失的一些德語地區領土。反而德國失去的海外殖民地問題倒是顯得不那麼重要。德中國人表示,他們誠懇的接受了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的《Fourteen Points》(十四點和平原則),但這些卻被其他國家忽視了!

    為阻止德國再次成為軍事強國,《凡爾賽條約》中的規定相當苛刻,同時加上鉅額的賠償金。德國政治體系的不穩定加劇了德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的憤怒和仇恨,甚至許多德國激進主義者拒絕承認魏瑪共和國的合法性。最極端的就是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以至於希特勒納粹黨上臺後實行極權統治,並要求廢除《凡爾賽條約》。

    納粹意識形態中野心十足的侵略性外交政策,最終導致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還有一個原因,英國和法國軟弱無能的綏靖政策。其中一個決定性的事件是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慕尼黑協定》犧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使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通過這一事件,使希特勒更加肆無忌憚,無視英國和法國。

    再者,英法兩國在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的外交努力上畏手畏腳。而希特勒卻在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納粹德國發動二戰創造了有力條件。

    引發世界廣泛爭議的暢銷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長期以來,人們對二戰起因的普遍看法即“紐倫堡論點”是:希特勒想要發動戰爭,併為戰爭制定了周密的計劃。他得到了其他納粹分子的支援,但沒有得到德中國人民的支援,德中國人民是無辜的,是納粹政權的受害者。

    泰勒認為,公眾都深信所謂的“紐倫堡論點”這個理論實質是過分簡單了,因此就一筆掩蓋了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指責,也讓全體德中國人民避免了承擔任何戰爭責任。

    泰勒的論點是,希特勒不是公眾所想象的惡魔般的人物,而是一位在外交事務中表現正常的德國領導人。他引用德國曆史家弗里茲•菲捨爾(Fritz Fischer)的觀點指出,第三帝國的外交政策實際上與魏瑪共和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外交政策一樣。

    他指出,希特勒作為一位普通的德國領袖,他和其他西方領導人一樣沒有什麼差別,並不比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內維爾·張伯倫或愛德華·達拉第更好或更壞。

    泰勒的結論是,希特勒希望德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他無意也沒有事先有計劃的去發動戰爭。1939年所爆發的世界大戰,實屬一場意外和不幸的事故,是每個人的失誤造成的,而不是希特勒計劃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將希特勒描繪成一個有把握的機會主義者,除了追求權力和反猶太主義外別無其他信念。泰勒又指出,二戰的爆發,應歸根於《凡爾賽和約》的失當。《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於苛刻,足以造成德中國人產生復仇和怨恨情緒,但不足以徹底消滅德國潛在的軍事威脅,也沒法阻止德國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德中國人認為《凡爾賽和約》所建立的國際體系根本就是不公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中五個主要論點是:

    1、首先,外交政策是由國家和對外國威脅作出反應的必要性決定的,而不是由經濟等內部政治或意識形態因素驅動的;

    2、希特勒有戰略目標,但對於如何以及何時實現這些目標並沒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巨集偉計劃;

    3、希特勒的目的與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等其他德國政治家的目的一樣;

    4、希特勒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利用了法國和英國政府創造的機會,而不是按照時間表行事;

    5、希特勒撕毀《凡爾賽條約》和入侵波蘭得到了德中國人民的支援。

    綜合以上所述,對於二戰德國是否被協約國逼反這個問題,主流觀點肯定是否定的。但是,泰勒的獨到見解也不可不讓人深思!

  • 6 # 淺議輕談

    持續的經濟打壓:協約國先讓德國交200億的金馬克,這個相當於200億馬克的黃金。德中國人沒有交齊戰爭賠款,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就讓德國用生產機器抵。沒有了生產生活用具,德中國人很多人失業,工廠倒閉,於是德國就直接拒絕支付戰爭賠款。而由於德國拒絕支付,1923年法國比利時出兵佔領了魯爾,這個地方是德國的核心工業區,直接導致了德國經濟崩潰。經濟崩潰後,通貨膨脹,一個麵包1000億馬克,一升牛奶3000億馬克,有錢也沒有用,人人是負翁。唯一生活好一點的是善於經營的猶太人,這樣導致很多德中國人有反猶心理。

    德中國人心裡不服

    德中國人在心理上對凡爾賽條約難以接受,1918年剛剛跟蘇俄簽訂了《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條約》,德國佔領了蘇聯大片領土,在西線當時德軍還佔領著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一部分領土。德軍在戰場上仍然保持著攻勢。德國還佔領著別國領土,突然就戰敗了。百姓看不到德國在戰略上的失敗,認為是“十一月”黨人捅他們一刀,只要加強團結就能捲土重來。

    20年休戰

    有位作家曾說過一句名言:“納粹主義的誕生地不是在慕尼黑,而是在凡爾賽”。據說當時協約國總司令,法國陸軍元帥福熙,看到凡爾賽和約的內容後,仰天長嘆說:“這不是停戰,而是20年休戰”。果不其然,1919年簽訂和約,1939年德軍閃擊波蘭二戰爆發。因此二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對凡爾賽體系的不滿。

    圖片源於網路)

    總之協約國的對德國逼迫,促使了德國納粹上臺,德國納粹上臺後蠱惑人心發動戰爭,而對於德國百姓,不管是閃擊波蘭還是攻打法國(辱法),都是一雪前恥。一戰結束後,法國對德國的羞辱,二戰時德國也全部如數奉還。

  • 7 # 愛之育之

    一戰結束時

    本著決不能使德國東山再起的念想

    徹底削弱德軍

    使其不具有與法軍分庭抗禮的能力

    強逼德國簽訂苛刻的凡爾賽和約

    德國上下深惡痛絕此和約

    它只是在刺刀下無奈的選擇

    所謂新成立的德國魏瑪共和國

    大多數民眾認定

    該共和國是戰勝國強加給德中國人民

    且為達到和約規定應該付給戰勝國的各種利益的工具

    從骨子裡排斥魏瑪共和國

    簽定和約時

    法軍元帥福煦

    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

    都曾預言

    這個和約

    實質上是個臨時停戰協定

    二十年後

    世界將再次捲入大戰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世界經濟大瀟條

    德國跌入惡性通漲的陷井

    大多數百姓一下子

    一貧如洗

    他們由此認定

    皆是凡爾賽和約帶來的災難

    希魔適時跳將出來

    假借民意兜售其私貨

    一下子點燃了德中國人復仇的怒火

    於是魔頭登上歷史的舞臺

    世界再一次陷入醒風血雨中

    福煦與丘吉爾一語成讖

    故,帝國主義非正義戰爭

    留下的毒瘤

    尋得時機

    爆放了

    #凌遠長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自學的網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