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4111947788973
-
2 # 美好的若愚
野草是散文詩文體。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
《野草》是一部充滿著象徵主義的散文詩集,象徵主義作為一個自覺的文藝流派運動是從19世紀80年代法國作家讓·莫瑞阿斯在《費加羅報》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時開始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20年代形成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世界範圍的現代派文藝運動。
《野草》主題思想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著重表現作者一貫的戰鬥精神的;一類是著重表現作者特定時期的內心矛盾的。就每一首散文詩具體而言,絕大多數都同時交織著這兩種情緒,只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
3 # 富群320
散文詩集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20世紀20年代初期,作者魯迅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處於極度苦悶中的魯迅當時心境很頹唐,但對理想的追求仍未幻滅,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後,繼續戰鬥,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象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徵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集以獨語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詩性的想象與昇華,深化了中國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
4 # 用戶3179413120761012
《野草》讀書筆記 ——野草間,似路非路。
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都是十分深刻的。而散文集《野草》更是透著一股黑暗的深邃。《題辭》一文中有句很著名的話:“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情只能親身體驗,無法向旁人訴說。一個是夢,一個是死。當我們自我體驗時,覺得無一不可言,覺得每一個都可以大做文章。可是真的話到嘴邊,筆在手中,卻會苦於找不到絲毫憑據,頓覺無所依傍的空虛。《野草》中的文章之所以無一不透露出頹廢黑暗的氣息,這正是代表了當時魯迅先生內心極度痛苦矛盾又無處傾訴的狀態。魯迅與弟弟周作人決裂,手足失和。這件事對魯迅的打擊實在太大,以至於他在搬出八道灣後,大病數十天,瘦了十來斤。想當年,他哥倆並肩戰鬥,一塊寫文章,一塊做學問,一塊用手中的筆摧枯拉朽地批判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名望的先鋒健將。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周作人還比哥哥的名氣大些。可是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的一對手足,卻終於老死不相往來。生活真的是很殘酷。一時間,國事,家事,私事,將他逼進了絕路。他于是便將這生命無法承受之重,轉化為《野草》的二十三篇文章中。在當時的高壓下,許多話是不能直白表達的。于是便有了這些看似優美的文字,以及文字之後深陷的人生黑洞,黑洞之中無限的黑暗與死寂。《過客》一文,不僅是當時先生心境的真實寫照,而且我想,它也能從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找到影子。老者說,前面的路,是墳。但是女孩卻說,那時開著野百合,野薔薇的花園。顯然,老者的話貼近實際,而女孩的話充溢著夢幻。雖然對於時間這條長路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只不過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但是,我們應該走下去,走向老者所說的墳地,女孩所說的花園。那裡究竟有沒有路呢?不得而知。但是,這個答案在《故鄉》中說得明明白白:“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野草》間,似路非路。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
散文詩(prose poem)是一種現代文體,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
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波動和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