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2849510078052
-
2 # 浮躁的中年人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
實際上這句話是後來有人把李斯的話來了一番調整,並不是古人的原話.原文出自李斯的《諫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3 # 春秋衫
李斯《諫逐客書》。
原文: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譯文: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李斯的《諫逐客書》先敘述自秦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若無客的輔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立意高深,始終圍繞“大一統”的目標,從秦王統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並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
-
4 # 用戶9208035404770
原文出自李斯的《諫逐客書》:“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泰山之所以有這樣的高度,正是因為不拒絕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這樣的深度,正是因為不拒絕細微的溪流,匯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規模。
言外之意,是奉勸秦王不能把六國的人才驅逐出秦國。秦王也正是因為沒有驅逐出這些個體力量看起來比較微弱的人,匯集了這些人的力量,最後才統一了天下而成為“千古一帝。”其引申的意思是: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
如何你才能滿意呢?說你是正經念經的小和尚?可你連經都念歪了,去管帝王之事了。不過,你若卻能夠就此研究下去的話,那麼離住持就不遠了。
-
5 # 用戶2226676769230
問題中“泰山不拒細壤,江海不擇細流”一句出自:《史記·李斯列傳》。
此句的原文是: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句中的“拒”是拒絕的意思,“細壤”是小土塊的意思,“擇”是選擇的意思,“細流”是細小的水流。
後人將這個長句,濃縮成了“泰山不拒細壤,江海不擇細流”,來說明“積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
例如:
我們不要小看這一元、五角,俗話說“泰山不拒細壤,江海不擇細流”,無數的“一元、五角”,可以匯成“高山、大海”呀!
回覆列表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