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3739935876431

    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

    原始社會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低;

    農業社會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長率上升;

    工業社會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進一步下降,自然增長率進一步上升。

    3個階段,第一階段,古代,高增長高死亡總體增長緩慢,第二階段,近代,高增長低死亡總體增長快,第三階段,現代,低增長低死亡,總體增長慢,甚至進入負增長

  • 2 # 逍遙153956

    一、從1935到2010年,中國大陸地區的人口密度分界線整體向西北方向偏移,在甘肅、寧夏兩省偏移較大,吉林、內蒙、陝西、雲南、四川東南部次之,四川省東北部基本保持不變。

    二、人口密度分界線的變動區內人口比例在1935-1964年間增長,此後至2010年逐年遞減;變動區西北部人口比例一直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而變動區東南部人口比例逐年遞減。到2010年,變動區內及其西北部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別增長了5倍和8倍,而東南部僅增長了不到2倍。

    三、1935年至2010年,人口密度分界線西北部地區的人口增長速率高於東南部,華人口分布極端的情況有所緩解。

    結合資料分析1935年以來的近80年華人口分布密度分界線變化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1931-1945年間抗日戰爭爆發,改變了傳統的人口遷移方向,人口開始由東南較發達地區流向西北經濟落後地區。解放初期政府的屯墾戍邊政策,造成了大規模的移民,使得甘肅、寧夏等地人口快速增長。

    第二,196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三線建設這項重大戰略決策,逐步將中國生產力布局由東向西轉移,建設的重點在西南、西北,這成為了中西部人口增長的重要助推器。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地計劃生育政策相對寬鬆,出生率明顯高於東部地區,這使得1964年到1990年間曲線繼續向西北推移。

    第三,1990年到2000年間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加速了東南各省的經濟發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聚集,廣東、海南、福建等南方省份人口高速增長。因而此期間曲線基本未發生變動,少數地區向東南迴縮。而2000年到2010年由於此期間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深化,曲線又開始向西北推移。此外,曲線在四川、雲南兩省局部地區也有所變化,主要原因是西昌航天基地的建設、攀枝花資源型城市及騰衝旅遊業的發展,南亞、東南亞國際走廊的開放等,但變動一直較小,主要還是受制於青藏高原自然環境和地形地貌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梅戲和粵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