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率真河流42

    一是從追求知識轉向建構關系。傳統教學總是希望盡可能多地把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努力為學生夯實學科根基。隨著腦科學和學習科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學習首先是一種關系建構——如果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生生關系,學生與父母之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學生就會有安全感,就會心無芥蒂地接納來自老師、同學、家長的各種信息。安全感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和諧發展乃至一生都能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二是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如果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自主把控學習進程,往往就會更加用心學習;如果學習活動是他人安排的,學生自己沒有話語權只能被動接受,那麼可能就會產生消極、敷衍的心理。

    三是從注重記憶轉向促進聯繫。如何更好記憶知識一直是教學研究關注的重點,但隨著新知識以指數級飛速發展,以及移動存儲技術的日益便捷,知識記憶已經不再是教學的唯一重點;發現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繫,將相互關聯的知識納入合適的框架之中,逐漸成為教學新的著力點。“五育融合”為教師和學生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學會從結構性、整體性、系統性視角看問題提供了實踐的新空間、新途徑。學校常見的各種學科並非天生存在而是人為劃分的,分科教學在追求教學可操作性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不同學科之間相互割裂的現象。因此,促進相互聯繫、相互融合的教學,正是回歸教育本源、回歸生活本源的重要途徑。

    四是從間接經驗轉向直接經驗。知識只有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只有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學生才能體會到知識的真正價值所在。當下,學生之所以感到課業負擔過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的內容太過單調,間接經驗的學習活動太多,直接經驗的學習活動太少,兩者之間也缺乏協調。“五育融合”的教學是知識性學習與實踐性學習相協調的教學,既要重視間接經驗的學習,也要努力為學生創設理論聯繫實際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了解知識的作用、體驗發現的樂趣、獲得精神的滋養、實現能力的提昇、錘鍊完整的人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p20截圖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