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8754586352005
-
2 # 用戶8156776498399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全詩內容: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話釋義:太陽快要落山了,黃河滔滔向大海流去。要想看得遠,還需要再登上一層樓。 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常常被引用,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
-
3 # 用戶4393291193528488
1、原文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注釋 ①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 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意畫 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陽。 ③依:依傍。 ④盡:消失。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願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窮:盡,使達到極點。 ⑦千里目:眼界寬闊。 ⑧更:再。 3、譯文 現代文譯文之一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4、《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王之渙詩《登鸛雀樓》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漢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裡,詩人運用極其朴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後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