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曇花一現71742
-
2 # 用戶1970791919912958
學生發展的規律: 1,順序性和階段性 要求教育工作:循序漸進,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同時,要求考慮各 階段教育的銜接. 2,穩定性和可變性 要求教育工作:在一定時期內,教育內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要根據時代特徵,地域特點, 文化特點,不斷革新教學內容,方法,以適應社會和人的發展. 3,不均衡性 要求教育工作:教師要把握其發展的關鍵期,不失時機地採取教育措施,使其獲得最佳發展. 4,個別差異性 要求教育工作:深入了解每個個體的身心發展狀況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整體性 要求教育工作:教學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性,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注意做到認知因素與非認知因素,意 識與潛意識,科學與藝術的統一.
-
3 # 洛凡塵zero
1、順序性→循序漸進
啟示:在對青少年進行教育時,必須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低級向高級的順序,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
2、階段性→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工作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提出不同的發展任務,採用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進行針對性教育。教育的階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相適應。
3、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
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學生,針對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揚長避短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自由的發展。
4、不平衡性→把握最佳關鍵期
人有其發展中關鍵期和最佳期。所謂關鍵期(洛倫茲提出)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在關鍵期內施加教育影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5、互補性→揚長避短
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記憶口訣:個體身心有規律,順階差,不互補。
知識延伸:影響人發展因素的理論
1.內發論:遺傳決定論—孟子、弗洛伊德、格塞爾、霍爾、高爾頓、威爾遜
2.外鑠論:環境決定論—荀子、洛克、華生、斯金納
3.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回覆列表
(一)中學生的注意逐漸向高級形態發展和深化,從以無意注意為主向有意注意過渡
小學生由於神經系統活動的內抑制力還沒有發展起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無意注意起到主要的作用,他們為數不多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到了中學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大,大腦不斷發育成熟,神經系統活動的興奮與抑制能更好地協調起來,有意注意逐步發展起來,並逐漸取代了無意注意的優勢地位,注意開始具有自我組織、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性質。
(二)注意的品質不斷改善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注意的穩定性得到迅速的提高。其次,年齡的增長帶動了個人知識經驗積累的增長,注意的廣度也日益擴大。再次,個體的注意分配能力出現了緩慢的發展。最後,隨著個體大腦神經內抑制力、第二信號系統的發展,注意的轉移能力得以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