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八驕子,光芒
-
2 # 羅納德里根
首先姜維確實是個有才的人,諸葛亮對他的評價是“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馬良)諸人不如也。”,這麼高的評價對於時年不滿30,還是從曹魏集團反水過來的人,確實有點不同尋常呢!
但是諸葛亮選中姜維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其一,當時街亭兵敗,諸葛亮不得不殺掉馬謖,本來的接班人缺失,正好需要填補;
其二,劉備死後,很多老臣不一定都買諸葛亮的帳,費禕,蔣琬等“老人”也擺老資格,劉禪對於諸葛亮也不是一點忌諱都沒有,所以諸葛亮很難在原來的陣營裡找到可以放心的人,不得已而用相對比較有腦子的姜維。
其三,姜維去強魏投弱漢,拿孔明的原話說就是“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表明此人的心志很堅決,用得比較放心。
最後一點,正因為是大膽啟用新人,被提拔者必定對提攜著感恩戴德,從當時的形勢看,諸葛亮身邊確實需要死心塌地的追隨者才能勉強跟強敵抗衡。
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作為蜀漢最後一位大將軍盡心盡力,全力輔助,保衛蜀漢江山,雖然最後蜀漢滅亡也與他有一思關系,但歷史興亡豈是一人能夠左右。
-
3 # 勇敢的回歸
諸葛亮見姜維文武雙全,起了愛才之心,用計迫使姜維投降蜀國,詳情請看天水關
-
4 # 用戶108722015618
姜維父親早年死於羌、戎的叛亂中,與母親相依為命,姜維喜歡漢朝學者鄭玄的學說,時常結交一些豪傑,心中有大志。最初為曹魏將領,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祁山,當時姜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正與天水太守馬遵同行,馬遵聽到漢軍將至且諸縣皆響應漢軍,懷疑姜維等人皆有異心,遂棄姜維等人自行逃走,姜維等人察覺馬遵已逃走,想回去,但城門已關閉,想回去冀城也被拒於門外,在情勢所逼下投降蜀漢(《三國演義》記述姜維曾用計使諸葛亮北伐受挫,然後諸葛亮用計收降姜維)。姜維投降蜀漢後,年僅27歲就封侯拜將,官拜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對姜維評價很高,曾說:‘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我觀察他的才能,李邵、馬良都比不上他,為涼州的上選人才。’又說:‘姜維不但在軍事上很有見解,而且為人勇敢大膽,深明義理,深解兵法。更為可貴的是此人心存漢室,我打算讓他一邊操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邊將我平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傳授給他,然後就帶他進宮去覲見天子,請天子予以重用。’。234年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蜀漢後主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238年,隨諸葛亮的後繼者蔣琬(時為大將軍)遷往漢中。蔣琬不久升為大司馬,便以姜維為司馬。243年升為鎮西大將軍,涼州刺史。247年升衛將軍,與費禕共同行使尚書的職權,當年並平定汶山平康蠻人的反叛,以及在隴西、南安、金城界和魏國將軍郭淮、夏侯霸交戰。249年,劉禪授姜維假節,姜維出兵西平,沒有什麼重大戰果就撤兵。費禕還健在的時候,和姜維的戰略相左,主張主動攻擊的姜維每次出兵,費禕只給他一萬人的軍隊,所以沒有重大失誤(相比後來)。
回覆列表
姜維,字伯約,足智多謀,武藝超群。他一場就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便將計就計打破了趙雲的進攻。一場夜襲更讓諸葛亮刮目相看。他決意收降姜維這個奇才,培養為蜀國的棟梁。他煞費苦心用離間計,以假亂真計,釜底抽薪計,終於收降了幼麟姜伯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