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8213442981753
-
2 # 烈日炎天
董卓西涼屬於東漢武威郡。
董卓(?一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權臣。曾官封西涼刺史。漢末三國時的西涼是以今天武威市為中心的甘肅西部地區,包括河西走廊的酒泉、嘉峪關、金川、張掖等城鎮。西涼,古稱涼州,在中國西部,故稱西涼。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漢武帝將其納入版圖,後來在姑臧設立武威郡,又設酒泉郡,歸屬涼州。
-
3 # 丿小布丁丶
歷史上的西涼是指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史家為區別其他的4個,將中心位於涼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權稱為西涼。
歷三主,共二十二年。西涼最早被納入中國版圖是在漢武帝統治時期,當時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開闢了河西四郡(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如今甘肅河西一帶,很多地方依然崇拜霍去病,例如蘭州市五泉山公園以及高速公路入口,都有霍去病的雕像,有些素質較低的人還喜歡在雕像上摸來摸去,說是霍去病能去走疾病。
-
4 # 用戶153933499794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權臣,因廢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漢桓帝末年,董卓被授為羽林郎,跟隨護匈奴中郎將張奐討伐漢陽羌人,粗猛有謀,力建戰功,拜郎中,歷任廣武縣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職。得到司徒袁隗徵辟,出任并州刺史。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涼州之亂,頗有功勛。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將軍何進徵召,進京討伐十常侍。遇到京中動亂,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駕大功,開始掌權。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實力大增。廢殺漢少帝及何太后,擁立漢獻帝劉協即位,出任太師。選用名士蔡邕等人,專斷朝政,威震天下。初平元年(190年),受到袁紹組織的關東聯軍討伐,遭到孫堅擊敗,退守長安,自封相國,冊封郿侯,廣布親信,呼召三臺。
初平三年(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反間計,為部下呂布所殺。
2馬騰(?-212年),字壽成。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東漢末年割據涼州一帶的軍閥,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
馬騰身長八尺有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為人賢良忠厚,受眾人尊敬。漢靈帝末年,被州郡署為軍從事,掌領部眾。累遷至偏將軍。涼州刺史耿鄙被部下所殺後,馬騰與王國、韓遂等在涼州共同反漢。初平二年(191年),接受董卓的招安。
興平元年(194年),企圖連結朝臣誅殺權臣李傕、郭汜,但為其所敗,只得回到涼州。不久被赦免,拜安狄將軍。其後與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建安十年(205年),協助丞相曹操破張晟,斬殺張琰、衛固等人。後與韓遂不和,互相攻擊,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和解,並被漢廷封為槐裡侯。旋即入朝為衛尉。
建安十六年(211年),馬騰之子馬超起兵對抗曹操。次年五月,馬騰與二子均為曹操所殺,被夷滅三族。
3韓遂(?-215年),原名韓約,字文約,涼州金城郡(今甘肅省蘭州市)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漢末群雄之一。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于是以誅殺宦官為名,舉兵十萬叛亂。先後與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抗衡,引起天下騷動[1]。後接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韓遂曾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後來二人關系破裂。袁紹、曹操相爭之際,馬騰、韓遂被鍾繇說服,依附於曹操。
建安十六年(211年),關西諸侯共同推舉韓遂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兵敗於渭南[44]。韓遂逃奔涼州,後又為夏侯淵所敗,不久後逝世(一說被殺),享年七十餘歲。
回覆列表
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市轄區)
西涼軍,出自《三國演義》,是漢末三國時期對涼州軍的稱呼。西涼軍有兩支,一支是涼州軍閥董卓的部隊(涼州政府軍),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另一支是馬騰、韓遂的部隊(涼州起義軍),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隴右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見《京師為張軌歌》,《詩紀》四十三作《涼州大馬歌》)。秦始皇得之,便掃平六國,唐太宗得之,便虎視天下。後馬超憑借西涼軍的威猛,與曹操六戰渭水,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逃竄。可見西涼軍戰鬥力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