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遊者走天下

    如果讓我選一個世界歷史上最讓人歎為觀止的戰役,我會選擇漢朝武帝時期的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爆發於漢武帝元狩4年系公元前119元,為了徹底掃平末尾匈奴人的抵抗力量,漢武帝命令衛青和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越過大漠向匈奴人老營發起遠征,兩位將軍均大獲全勝。

    霍去病的任務本來是攻擊匈奴單于主力部隊,因為情報出現偏差,他直面的是匈奴左賢王部,左賢王的軍隊估計當時至少有10萬人,而霍去病只有5萬人馬,雙方在狼居胥山附近展開大戰,霍去病以損失1萬人馬的代價斬首70,443人。

    戰爭結束之後,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向上天通報這場戰役的勝利,從此封狼居胥成為歷代武將的夢想。

    兩場大戰漢軍共斬獲匈奴近10萬首級,由於戰爭期間統計的只是對匈奴人的斬首數量,實際的人數肯定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翻一倍都正常。例如,萬曆平壤之戰明軍斬首1647級,但是戰役期間應該擊斃日軍過萬人,實際戰果是斬首數的6到7倍!

    漠北之戰結束之後匈奴人元氣大傷,大漠之南再無王庭,也讓漢朝得以集中精力經營西域,從此華夏族的影響力開始越過高山大漠,輻射到今天的中亞一帶。

    漠北之戰讓人歎為觀止的地方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第1點,華夏族第一次跨越蒙古高原作戰。

    北方的遊牧民族和華夏族早在周朝就已經打交道了,但是一直到漢朝初年,華夏族對北方草原的瞭解都非常非常少,這也是為什麼漢武帝在決定發起對匈奴人的戰爭的時候很多人反對,因為如果不能深入草原深處,即使是取得的勝利也是非常有限的。

    霍去病率領的軍隊在封狼居胥之後繼續向北追擊,一直打到了貝加爾湖畔,再往北就是西伯利亞叢林了。

    所以,這裡是匈奴人的北部邊境,相對於封狼居胥,攻擊到貝加爾湖畔是一件更讓人覺得心潮澎湃的成績。

    漠北之戰成為華夏族有史以來第1次橫跨蒙古草原,打穿了整個匈奴帝國。

    第2點,以寡擊眾,打敗以逸待勞的匈奴人。

    匈奴之所以能夠威脅到北部邊境數百年之久,是因為匈奴軍隊戰鬥力極為強悍。

    漢匈之戰中經常會出現匈奴軍隊損失過半,但仍然戰鬥不已。

    面對這個強大的對手,漠北之戰漢軍總兵力只有10萬,而匈奴人至少集中了20萬軍隊,雙方的兵力對比是1:2,而且漢軍勞師遠征,要跨過千里大沙漠。

    匈奴人卻是以逸待勞,為了儘可能削弱漢軍的戰鬥力,匈奴人甚至將整個漠南的部落遷走,對漢軍堅壁清野。

    可想而知,漢軍在遇見匈奴人主力軍隊的時候其戰鬥力已經是大大下降了。

    再加上兵力處於絕對的劣勢,面對的又是已經養精蓄銳多日準備和漢軍大戰一場的匈奴軍主力,這是一場漢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爆發的戰役,結果卻是漢軍大獲全勝。

    對匈奴人的打擊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殺傷,更重要的是徹底打破了匈奴人和漢軍正面對抗的勇氣。

    在接下來的漢匈之戰中,匈奴人只有在兵力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才敢和漢軍熬戰了。

    以至於後來圍攻李凌的5000步兵,匈奴單于竟然集中了8萬精銳騎兵,以16倍的優勢與之對戰。

    遙想千年之後,我鐵血大宋2000步兵敗給女真17名騎兵,真是硬核!

    第3點,令人讚歎的後勤。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場戰爭能否取得勝利,後勤的供應是非常重要的。

    漠北之戰匈奴人堅壁清野,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後勤供應,就無法支撐大軍越過千里沙漠,為此漢武帝集中了數10萬步兵幫助押運糧草。

    漢軍此時出境作戰,所有的糧草都需要從大漢帝國的腹地轉運,整個後勤補給線有好幾千裡地,能夠在這個漫長的戰線上將糧草源源不斷保質保量的送到前線士兵手中,是一個非常浩大和艱難的工程。

    在歐洲,一直到17世紀初都很少組織一支萬人以上的軍隊實施遠征,原因就是軍事後勤體系的落後,無法將後方的糧草及時有效地運送到前方的軍隊手中。軍隊作戰的時候只好以劫掠周邊的老百姓和向隨軍商販購買為主,所以遠征軍規模、遠征的距離、遠征的時間都大大受限。

    以上幾點,如果不是一個偉大的帝國是做不到的。

  • 2 # 周洲粥

    司馬家族是三國時期極具傳奇的家族,之後更是取代曹魏,建立晉朝。曹操死後,曹魏政權開始衰弱。司馬懿在和經歷抵抗蜀漢北伐,討伐東吳政權後,逐漸成為曹魏政權的中堅力量。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昭廢曹芳,立曹髦,之後又弒曹髦,立曹奐。到這時曹魏政權已經名存實亡,進入了司馬家族掌權的時期。但三國後期,有一場戰役差點毀了他司馬家族,導致司馬昭也沒能在生前就取代曹魏稱帝,這就是東興大戰。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52年,東吳孫權去世,東吳政權進入新老更替時代,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想趁此機會出兵討伐東吳。吳國大將軍諸葛格,命人修築大堤並在兩山之間築城兩座,命令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防禦魏軍。曹魏方面,司馬師令王昶率一路大軍進攻南郡,毋丘儉率一路大軍進攻武昌,胡尊,諸葛誕率一路大軍進攻東興,三路大軍一共十五萬人馬,同時進攻東吳,只要有一個據點被攻破,東吳就難保了。尤其是東興這個地方。

    東吳諸葛格率領四萬人馬前往東興支援。這時的胡尊,諸葛誕已經佔據東興大堤,不過因為地勢險要,魏軍沒有攻下東興。諸葛格帶著援軍到達後,派丁奉率三千人快速突進,去佔據有利地形。丁奉佔據徐塘後,趁機突襲毫無防備的魏軍,襲擊攻破魏軍前部營壘,配合後來趕到的呂據,打的魏軍四處逃竄,魏軍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沒在水中,死者數萬人。東興這一戰役,曹魏進攻東興的七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曹魏的另外兩路大軍聽說東興戰役失敗,眼看進攻南郡和武昌也沒有希望,各自撤軍。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在父親司馬懿死後發起的首次戰役以徹底失敗告終。曹魏的眾大臣想借此機會削弱兩人的權力,要求罷免各將領的職務。尤其是總指揮的司馬兩兄弟,倘若真的被罷免,司馬家族在曹魏政權中就難以支撐。

    司馬師以退為進,對大家說自己沒有聽諸葛誕的話,才造成這樣的結果,自己的錯其他將軍何罪之有?各位大臣聽了也不好追究各將軍的責任。總指揮司馬師也不是東興大戰的直接負責人,更無法追究。而司馬昭也只是被司馬師削了爵位,並沒有被撤職。司馬家族得以繼續掌權。

    雖然司馬家族逃過一劫,但東興之戰的失利還是對他們造成了巨大打擊,司馬師也在公元255年去世。司馬昭奪權之心雖然路人皆知,但由於諸葛誕,毋丘儉,文欽等人的反對延緩了司馬昭的取代程序,司馬昭即使在消滅蜀漢之後,也未能取代曹魏就去世了。

  • 3 # 三井壽Mitsui

    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 4 # 史學文風

    白起指揮的長平之戰,把龐大的趙軍(四十多萬)分割包圍,最終全部消滅(活埋),在戰國時期乃至三代(夏商周)數千年來規模最大的圍殲戰,此戰充分展現了白起的軍事才能(軍隊士兵越多越難指揮,長平之戰白起前前後後指揮的秦軍多達五十餘萬)。

  • 5 # 風雨多情

    歷史上讓人歎為觀止的戰役有很多,大多數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都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下面按時間順序寫出幾個:

    2:鉅鹿之戰:楚軍:五萬人,秦軍:二十萬人,圍觀群眾(諸侯):十餘萬人,項羽滅秦;

    3:昆陽之戰:漢軍:一萬七千人,新軍:四十三萬人,光武帝劉秀殲滅王莽的主力;

    4:官渡之戰:曹軍:兩萬人,袁軍:十萬人,奠定了曹操同意北方;

    5: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五萬人,曹軍:二十萬人,奠定了三分天下;

    7:護步達岡之戰:金軍:兩萬人,遼軍:十萬人,金滅遼的主力部隊;

    8:野狐嶺之戰:蒙軍:十萬人,金軍:四十五萬人,蒙古滅金的主力部隊;

    10:土木堡之戰:瓦剌:五萬人,明軍:二十萬人,自認為很厲害的大名被打醒;

    11:薩爾滸之戰:後金:六萬人,明軍:十一萬人,明朝滅亡的開始;

    這裡主要說一說淝水之戰,出兵人數最多的是淝水之戰的前秦軍,達八十萬人,佔前秦總人口的4%,雙方出戰兵力最多的也是淝水之戰,達八十八萬人,而且是從北向南進攻,為什麼卻輸了呢?

    最主要原因前秦苻堅約戰東晉,兩軍隔河相望,東晉軍要求渡河再戰,苻堅下令退軍給東晉軍隊留位置,由於人數過多,戰線過長,前秦軍在撤退的時候有個奸細在前面大喊秦軍敗了,結果軍隊自亂陣腳 ,東晉軍一陣衝殺,大敗前秦軍隊,以少勝多。

    淝水之戰也是大漢民族最後的八萬虎士,為保國保種,向過百萬的前秦大軍發起決死衝鋒幸生則死,必死則生的一役。

  • 6 # 征服者帖木兒

    拿破崙戰爭時代的法國步兵

    奧斯特里茨之戰中的奧地利步兵

    普拉岑高地整頓戰中的俄國近衛騎兵和法國騎兵

    戰役結束後,接受將領報捷的拿破崙

    1805年,對於在1804年12月1日剛剛登基成為法蘭西帝國皇帝的拿破崙一世來說,並沒有多少能讓他高興的事情。4月,英國和俄國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形成了第三次反法聯盟。8月,奧地利和瑞典加入了同盟。軍事強國普魯士的態度也逐漸從騎牆開始偏向反法聯盟一方。

    1805年7月,奧地利和瑞典正式加入反法聯盟之前,拿破崙已經預感到帝國的東方正在醞釀著一場戰爭。拿破崙的戰略一向是料敵機先,主動出擊,絕不消極防禦,但他還是打算先完成對英國的跨海遠征,再對付身後大陸上的敵人。直到8月23日,奧地利在繼續備戰和維爾納夫的法西聯合艦隊南逃加的斯港兩條訊息先後傳來,拿破崙立即決定放棄對英國的入侵,轉而對奧地利宣戰。 拿破崙的計劃是趕在俄軍的增援到達前,將準備征服英國的十多萬將士轉身東進,佔領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勞永逸地解決奧地利人。

    進軍命令是在8月26日下達的,此時拿破崙已經將徵英大軍改組為“大軍團”(許多人將“大軍團”視為法蘭西帝國軍隊的同義詞,但事實上大軍團僅僅是拿破崙在1805-1807年和1812-1814年間親自指揮的軍團),共分9個軍。其中第一軍(貝納多特),1.5萬人;第二軍(馬爾蒙),2萬人,第三軍(達武),2.5萬人;第四軍(蘇爾特),2.8萬人;第五軍(拉納),2.6萬人;第六軍(奈伊),2.1萬人;第七軍(奧熱羅),1.4萬人;近衛軍(貝西埃),6000人;預備騎兵軍(繆拉),2.1萬人。另外還要包括南德意志地區諸侯國的援軍,2.8萬人。

    到了9月2日,原本被佈置在法國西岸沿海各地的“大軍團”共20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286門野戰炮,總共176000人,已經開始了向600公里外萊茵河畔的戰略機動,大軍在拿破崙和各軍主帥出色的指揮下,冒著泥濘和大雨,在20多天之內完成了行軍任務,幾乎是預計時間的一半。兵貴神速的法軍,多瑙沃爾特突破了奧軍在多瑙河的防線,並在右岸建立鞏固陣地。儘管貝納多特一再反對,但拿破崙強令他的第一軍直接通過中立國普魯士領土安斯巴赫,形成了對奧軍側後方的包抄。潮水一般的法軍渡過多瑙河,突入奧軍德意志軍團後方,如洪流一樣向南方和西南方的奧軍陣地背後推進。10月20日,法軍取得烏爾姆大捷。

    然而此時,法軍形勢依舊嚴峻:法西聯合艦隊在特拉法爾加遭遇慘敗,俄軍宿將庫圖佐夫率領的俄軍先頭部隊3.8萬人已經抵達奧地利,普魯士也加入反法同盟,準備動員十萬以上普軍對法作戰。

    面對這種局勢,拿破崙決定以進為退,11月13日,法軍佔領維也納,獲得了大量物資補給。11月下旬,由俄羅斯本土開過來的包括俄國近衛軍在內的2.7萬名援軍,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親自率領下,趕到了奧爾米茨,和庫圖佐夫匯合。與此同時,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也隨同撤退的奧軍到達了該城。於是,俄奧聯軍終於停止撤退,並在奧爾米茨附近佔領了有利於防守的陣地。與此同時,法軍已經追擊至六十公里外的布呂恩,兩軍呈對峙態勢

    對於下一步行動計劃的制定,俄奧聯軍內部爭吵得相當厲害。以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為首的大部分老將,特別是吃過拿破崙苦頭的奧軍將領,主張暫時避戰,不與拿破崙發生接觸。如果法軍來攻,就應該毫不遲延地繼續撤退,以等待時機。他們認為要等待卡爾大公率領的奧軍和後續俄軍援軍到達以後,才可以停止後退。至於進攻,那得是12月15日普魯士參戰以後的事情了。

    年輕氣盛的沙皇和聯軍的軍需總監(參謀長)、奧地利將軍魏洛特,以及俄軍的青年將領們認為,法軍已經疲憊不堪,戰鬥力大大削弱,並且拿破崙因為不斷分兵,直屬兵力已經所剩無幾。俄奧聯軍現在已經擁有相當大的兵力優勢,應該立即轉入對法軍的進攻。 最後衝動易怒、擁有極強虛榮心的年輕沙皇釋出了決定性的命令:向法軍的所在地布呂恩進軍! 11月27日,俄奧聯軍轉入反攻,投入兵力達85400人,其中俄軍5.2萬餘人,奧軍3.3萬餘人,共有大炮278門。聯軍將這些兵力分成五路縱隊,從奧爾米茨附近的陣地出發,逐次向東南方向的布呂恩緩慢開進。

    在布呂恩以東21公里處,巴格拉季翁指揮的聯軍前衛在一個小村前面的高地上擊敗了繆拉的騎兵。那個小村子的名字就是:奧斯特利茨(今捷克共和國布林諾附近斯拉夫科夫)。

    為了將聯軍誘入對自己有利的地形作戰。一舉擊潰其主力,拿破崙命令法軍從前沿陣地開始後撤,做出打算退兵的樣子。然後他派出自己的侍從武官薩瓦里將軍去奧爾米茨謁見亞歷山大,建議進行停戰談判。拿破崙還特別指示薩瓦里,叫他請求沙皇,同意與拿破崙舉行單獨會晤;如果亞歷山大不願意與拿破崙會見,那就建議他派一個全權代表來法軍大本營進行談判。

    對於這種故意示弱的舉動,俄奧聯軍立即做出決定:向正在退卻的驚慌失措的拿破崙進攻,把他徹底擊垮!另外,在兵力估算上,亞歷山大也低估了法軍,他認為法軍只有四萬五千人(實際超過七萬)至於庫圖佐夫的勸阻,則被徹底無視了。

    此時,拿破崙則正在著手調動兵力,以便把所有能夠調攏來的部隊都集中起來。原來派往西面監視費迪南德大公殘部的第一軍,和派往普雷斯堡擔任大軍右翼警戒的第三軍,立即調上前線,限令它們在兩天之內趕到布呂恩附近。這樣,除了繼續留守維也納的第八軍,保衛後方交通線的第七軍,以及在南部地區對義大利方向進行警戒的第二、第六軍外,他把其餘的六個軍即近衛軍、騎兵軍和第一、第三、第四、第五軍,迅速地集中到了布呂恩地區,使得法軍的總兵力達到了7.3萬人,並擁有139門大炮。

    12月1日,拿破崙將全軍沿一條叫作哥德巴赫的沼澤小河右岸向東展開,其正面寬約10公里。該陣地位於布呂恩以東10公里處並且在布呂恩市和奧斯特利茨茨村的中途。防線北起布呂恩與奧斯特利茨之間的鄉村大道,南至扎錢湖北緣的特爾尼茨村。整個防線分為南北兩段,各為五公里正面。法軍戰線的中部有一個名為普拉岑的高地,可以俯瞰整個法軍戰線。拿破崙為創造進行反擊的條件,故意示弱於敵,引誘敵軍來攻,果斷地決定放棄了這一要點。

    法軍陣線的北段,在布呂恩-奧斯特利茨大道的北邊,此處由拉納的第五軍和貝納多特的第一軍,共25700人和44門大炮扼守,構成了北線防禦的第一線。

    在兩個軍側後方約1.6公里的地方,隱蔽地佈置著繆拉騎兵軍的7400名騎兵,36門騎炮,和貝西埃率領的5500名近衛軍,24門大炮。此外,還有烏迪諾擲彈兵師的5700人作為總預備隊,以及法軍的大本營,他們構成了北段的第二線。拿破崙的指揮所就設在這條線上。因為有河谷和丘陵地的遮蔽,第二線部隊的配置情況,即使站在普拉岑高地的最高處也觀察不到。可從位於高丘之上的拿破崙指揮所卻能看到哥德巴赫河谷和對岸的普拉岑高地。

    法軍陣線的南段,也就是法軍的右翼,位於特爾尼茨的正南,包括蘇爾特的第四軍和達武的第五軍,大約三萬人,47門大炮,這裡有一連串冰凍的湖泊和沼澤,地形複雜惡劣,易守難攻

    拿破崙具體的作戰計劃是:首先,引誘俄奧聯軍把主攻方向指向法軍防禦薄弱的右翼,即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間的地段。然後,乘俄奧聯軍主力南移而中間空虛之機,集中法軍中軍主力在中段進行反擊,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該地區的要點普拉岑高地。爾後,法軍中軍主力向南卷擊,以冰湖及周圍的沼澤地帶為鐵砧,以從北面壓過來的法軍中主力為鐵錘,殲滅俄奧聯軍主力於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間地區。

    俄奧聯軍的戰略部署正如拿破崙所預料的那樣:俄奧聯軍分成了六個縱隊。北面的兩個縱隊是巴格拉季翁公爵的前衛部隊1.3萬人和利希滕施泰因親王的第五縱隊1.3萬人,他們橫跨布呂恩-奧斯特利茨大道兩側,負責法軍陣線北段。在中部,俄奧聯軍佔據了拿破崙放棄的普拉岑高地, 在那裡佈置著科洛弗拉特、米洛拉多維奇的聯軍第四縱隊1.3萬人,此外,康斯坦丁大公指揮的1.1萬名俄國近衛軍作為總預備隊。聯軍的主攻方向在普拉岑高地以南,承擔這一任務包括金邁爾的聯軍左翼前衛、多赫圖羅夫的第一縱隊、朗熱隆的第二縱隊、普日貝謝夫斯基的第三縱隊,共有3.4萬人,由俄將布克斯赫夫登指揮

    12月2日早上7時左右,穿綠色軍服的俄軍和穿白色軍服的奧軍,各自排成密集的隊形,展開在大約12公里的正面上,同時向法軍發起了進攻。

    會戰一開始,在戰線南段,實施進攻的聯軍主力發展就遇上了麻煩。儘管在兵力上具備優勢,奧軍步兵的三次進攻均未能拿下特爾尼茨村。在俄軍加入其中,攻克特爾尼茨村後,匆匆趕來的弗里昂師第108戰列步兵團發動刺刀突擊,順利將其奪回。聯軍隨後投入大約10個營的兵力,再次奪取了特爾尼茨,但此後一直未能向西擴張戰果。與此同時,朗熱隆和普日貝謝夫斯基指揮聯軍第2、3縱隊勉強攻克了西岸的索科爾尼茨村,迫使法軍逐漸向後退卻,但弗里昂師的第48、111戰列步兵團則在路過時臨時加入戰鬥,擊退了聯軍

    此時,北線法軍也和敵人發生了激烈戰鬥。奧地利騎兵無愧昔日威名,不斷壓迫法軍後退。但拉納第五軍的步兵很快在桑通圓丘上法軍大炮的支援下,穩住了陣腳,以方陣抑制住了奧軍騎兵的衝擊。然後繆拉的騎兵軍適時發動反衝擊,兩個軍合力動搖了敵人的陣線,將敵人趕回了奧斯特利茨村。

    真正決定性的戰鬥爆發在戰線中段的普拉岑高地。上午9點,原本籠罩戰場的大霧徹底被太陽所驅散。拿破崙敏銳的觀察到高地上的聯軍因為支援南線已經被削弱了。他立即命令蘇爾特率第四軍的旺達姆師和聖伊萊爾師去奪取該高地。聖伊萊爾師瓦雷旅和旺達姆師徑直殺上普拉岑高地,依靠數量優勢和訓練有素的火力擊退了俄將米洛拉多維奇所部主力。

    普拉岑高地一失守,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隨即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他因而在庫圖佐夫的協助下,下令將所有的預備隊調上來,企圖重新奪回這一高地。這樣一來,在高地附近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排槍的轟鳴、大炮的巨吼和刺刀衝鋒時的咆哮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之久。儘管奧地利步兵多數是新兵,卻也在俄奧兩國君主和名義上的總司令庫圖佐夫注視下一再發起猛烈反擊。俄奧聯軍對高地一共發起了四次衝擊,但歷次反擊均以失敗告終。

    但隨後,俄國近衛驃騎兵投入了戰鬥,拿破崙當即下令拉普將軍率法軍近衛獵騎兵團上前迎擊,與此同時,貝納多特第一軍的德魯埃師也抵達高地,作為生力軍投入戰鬥,雙方在普拉岑高地展開了混戰,就在雙方騎兵混戰了大約一刻鐘後,貝西埃元帥親率法軍近衛擲彈騎兵的4箇中隊從側翼殺來,終於衝散了俄國騎兵,鞏固了高地。

    到了下午3時,聯軍在整個戰線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軍徹底擊潰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還被法軍的部分兵力牽制著,正處在普拉岑高地和冰湖之間的孤立突出不利態勢中。其左翼是沼澤地和湖泊,右翼和側後受到佔領普拉岑高地的法軍的威脅,處境更是危急。拿破崙佔據普拉岑高地以後,很快把火炮調了上去,用以支援法軍的全線反攻。

    很快,拿破崙指揮法軍主力對聯軍南翼主力翼列和側後實施了最後的突擊。法軍呼喊著,從高地的斜坡橫掃下去。面對這一無法抵擋的洪流,聯軍左翼很快就潰散了,多赫圖羅夫的第一縱隊和金邁爾的左翼前衛大部分被壓縮到了扎錢湖和默尼茨湖之間的沼澤地帶。儘管法軍公報宣稱“冰湖”裡吞噬了兩萬聯軍,法軍火炮仍朝著冰面不斷射擊,俄奧兩軍的絕大部分官兵還是艱辛地越過了這兩個池塘,死於“湖”中的多數是被沉重火炮拖入池底的挽馬。

    聯軍慘敗的局面已經非常明朗了。整個聯軍的潰散勢不可擋。就連弗朗茨和亞歷山大的侍從人員,也都顧不得皇上的安危而把兩位至尊丟在路上,各自逃命去了。也許可以說,是冬天短暫的白晝救了兩位皇帝的性命,使他們僥倖地逃出了法軍的包圍。在激戰中,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負了傷,差一點當了法軍的俘虜。 夜幕降臨了,一切都結束了。這一仗,俄奧聯軍損失了2.7萬人和180門火炮,其中被俘1.5萬人。法軍自稱的損失僅有不到9000人——儘管1萬人或許是更為準確的估計。

    第二天,法軍所有部隊都受到了拿破崙的讚揚,他說: “士兵們,我對你們表示滿意:在奧斯特利茨一天中,你們完成了我要求你們以果敢精神去完成的一切。不朽的光榮歸於你們,我的雄鷹們。 在俄奧皇帝指揮下的十萬軍隊,不到4個小時,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我將帶領你們回到法國,在那裡我將盡我所能保護你們的利益。我的人民一定會興高采烈地再和你們相見。你們只要說:‘我參加了奧斯特利茨會戰’,他們就會回答說:‘好一個勇士!’”

    奧斯特利茨勝利的獎賞是豐厚的。 1805年12月4日,奧地利皇帝弗朗茨和拿破崙會談,達成停火協議。12月5日,原本來宣戰的普魯士外交使節見到拿破崙,反而祝賀勝利並表示普魯士願意和法國結盟。拿破崙語帶嘲諷地說:“命運女神把你祝賀的物件改變了。”

  • 7 # 每日一段歷史

    我來回答一個。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海軍意義上航母取代戰列艦的最後一戰,萊特灣大海戰。

    萊特灣之戰是日本聯合艦隊為防止美軍在菲律賓萊特島登陸發起的孤注一擲的防禦作戰,實際作戰時間至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此次海戰,美軍太平洋艦隊投入了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其它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1500架飛機,軍艦總噸位超過133萬噸,

    日本聯合艦隊方面,則投入了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200架飛機和菲律賓的陸基航空兵。軍艦總噸位73萬噸。雙方參戰的上千艘戰艦,分佈在萊特島周邊130萬平方公里的交戰海域上。此次戰役中,日本海軍喪心病狂地首次大規模地使用了“神風”特攻隊,然而收效有限。

    由於美國海軍的兵力,技術水平,特別是海軍航空兵的飛機數量遠遠超過日本海軍,在四場分海域戰鬥中日軍艦隊幾乎被美軍壓倒性的火力所覆蓋,而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戰列艦隊則貽誤戰機,根本沒有抓住太平洋艦隊的航母部隊,反而在美軍大規模的空襲下損失慘重。

    萊特灣海戰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更在於它標誌著鉅艦大炮時代的徹底終結,這一戰證明了再強大的戰列艦也根本不是航母的對手,因為人家在你射程之外派出的海軍航空兵只需要幾十架飛機就足以將你送入海底。從此以後,戰列艦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航空母艦進入黃金時代。

  • 8 # 花近高樓1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定邊將軍兆惠親率四千清兵先行抵達葉爾羌城,清剿大小和卓叛亂。在黑水河畔紮營,時稱“黑水營”。

    葉爾羌城的叛軍傾巢而出,將兆惠等人包圍在黑水營,雙方血戰數日,難分勝負。

    叛軍在黑水營周圍構築工事,將黑水營團團圍住,和清軍對峙,試圖等清軍糧草殆盡後再發動進攻。被圍困的清軍吃光了馬匹,駱駝,最後不得不吃掉被俘虜的叛軍。

    兆惠突圍而出,此戰清軍不僅打亂了叛軍的分裂國家的意圖,還展示了清軍的強大戰鬥力,又釋放出鐵血平叛的決心。

    1759年6月,恢復了元氣定的兆惠率領軍隊從烏什出發,經布魯特牧地由北向南大舉進攻叛軍盤踞的喀什噶爾;叛軍望風而逃。

    清軍追繳叛軍,在帕米爾山區三戰三捷,徹底瓦解了叛軍,把整個帕米爾高原收歸大清版圖清朝,並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又名不周山。大清在各帕建有八所卡倫,將帕米爾分為“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裡帕米爾、阿爾楚爾帕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現在只有郎庫裡帕米爾的一部分和塔克敦巴什帕米爾仍屬中國。

    通過這場戰爭,乾隆帝開拓疆土共190餘萬平方公里。並將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納為附屬國。

  • 9 # 歷史小跟班

    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戰役當屬現代戰爭史上的奇蹟——上甘嶺戰役了。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在這場持續了43天的戰役中,成功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扭轉了白馬山之戰的敗局,也打出了志願軍的赫赫威名。

    戰役剛開始的時候,雙方將領都對敵情判斷失誤,志願軍認為美軍的主攻方向不在此地,美軍則認為志願軍不會死守。但戰役開始後迅速進入白熱化,聯合國軍共投入了60000多軍力,飛機、大炮、坦克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就為了爭奪這塊佔地3.7平方公里的志願軍陣地。最後一共發射了190餘萬發炮彈,還有5000多枚航彈。

    志願軍方面也不甘示弱,前後共投入了4.3萬餘兵力,野戰炮100多門,迫擊炮近300門,消耗各種物資1.6萬餘噸。打退了敵人900多次攻擊。

    這場戰役極為慘烈,最後志願軍傷亡了11500人,陣亡的就有4000多。而聯合國軍方面也傷亡了19000多人,5000多是美軍,其餘的都是棒子國軍。

    戰役中志願軍湧現了大批的英雄,如飛身堵槍眼的黃繼光,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孫佔元······是他們用鮮血和犧牲換來了如今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牢記這些英雄先烈們。

  • 10 # 薩沙

    人類歷史上第1次火器海戰:唐島之戰南宋3000人全殲7萬金軍

    1141年,南宋同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向金割地稱臣,每年貢絹納銀。

    這25萬白銀也不算少,畢竟南宋財政緊張的時候稅收也不過二三百萬兩而已。

    1149年,大名鼎鼎的金國淫王完顏亮殺死金熙宗,自立為帝。

    隨後他發動南征,試圖一舉滅掉南宋。

    1161年秋天,完顏亮親自率領60萬大軍分四路南下。

    其中的主攻為兩路,一路是完顏亮親自率領的東路大軍。他們從陸路沿著大運河南下,準備從安徽江蘇交界處渡過長江,直逼臨安。

    另外一路則是海上,以浙東道水軍都統制蘇保衡為主帥,完顏鄭家奴為副帥,統帥600艘戰艦和7萬水兵從山東膠州灣南下,直入杭州灣,攻打南宋首都臨安。

    這2路中,顯然海上的威脅最大。

    陸地進攻的金軍都必須渡過長江,並非易事。

    同時,陸地上的行軍速度也較慢。幾十萬大軍,每天走個二三十里也算不錯了,不能迅速威脅到南宋核心地區。

    海軍則不同。

    運載7萬金國水軍的戰艦,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以殺入杭州灣,直逼南宋首都。

    正是認為穩操勝券,完顏亮狂妄地宣稱:多則百日,少則1個月,定能滅掉南宋。

    而南宋可以使用的海軍,實力薄弱,只有大將李寶的部隊。

    李寶曾經是岳飛部將,驍勇善戰,忠義頑強,是一員悍將。

    李寶當時擔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

    然而,南宋水軍主要用於防禦長江,海軍並不強大。

    李寶僅有120艘中小型軍艦、水兵不過3000人。

    這3000人還不是正規軍,而是福建、浙江一帶臨時招募的弓弩手。

    李寶卻毫不氣餒,他當眾折箭為誓,還留下親筆遺書,安排好自己的後事。

    李寶教導部下:破釜沉舟,和金狗決戰。我死國生,捨身取義,大丈夫何懼一死。

    在李寶的鼓勵下,這3000南宋水兵和駕船的水手們,士氣如虹,抱定必死決心和金軍拼死一搏。

    李寶大軍從蘇州進入大海,沿海岸線北上,首先出兵援助連雲港的義軍魏勝部。

    金軍正在圍攻連雲港,突遭李寶的水兵從側後攻擊,不知虛實,頓時大亂,潰敗逃走。

    第一仗就獲勝,大大堅定了海軍官兵的信心。

    10月,突然有300多金軍漢族士兵趕來投靠。

    他們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情報:目前金國水軍停靠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唐島(又名陳家島,在今膠州灣內),距離李寶大軍僅有60裡。因風向不對,軍艦都暫時下錨駐紮,隨時準備南下。

    他們又介紹:金軍人數雖多,軍艦高達600多艘,士氣卻非常低落。駕船的水兵多是臨時抓來的沿海漢族漁民,被打罵虐待,頗有逃亡現象。至於軍艦上的7萬步兵,清一色是北方人,平時幾乎沒有受過海上訓練。最近海上風大,官兵又畏懼完顏亮的命令不敢上岸,暈船極為嚴重。平時他們都倒臥在船艙內休息。可是,金軍水軍畢竟勢力強大,也頗有一些通曉水戰的精銳士兵,還是很不好對付的。

    得到情報以後,李寶判斷形勢,認為必須立即出擊奇襲。

    金軍水軍非常強大,如果完成準備大舉南下,120艘南宋軍艦很難擋住600艘敵艦。

    不過,金軍因為非作歹,淫掠當地民眾,受到漢族百姓切齒痛恨,得不到一點情報。他們甚至不知道李寶的艦隊在哪裡。

    此時的金軍,做夢也不會想到南宋海軍竟然敢偷襲,就是奇襲的絕好機會。

    於是,李寶力排眾議,果斷下令出擊。

    11月16日,李寶大軍順風北上,全速前進。

    當李寶艦隊靠近金軍艦隊時,甲板上的漢族水手很快發現。

    不過,這些水手並沒有告知金軍軍官,反而紛紛偷偷跳海逃走,另一些則串聯起來,拿起武器,準備戰場起義。

    李寶見金軍戰艦密集的靠在一起,毫無戒備,大喜過望,命令全面進攻。

    一時間,120艘南宋戰艦猛烈發射火箭。

    這種火箭是弓箭上加裝火箭發射筒,點燃引信即可向前快速飛行。火箭頂部則有易燃物,發射前點燃。

    火箭最大的特點是射程遠,高達數百米,遠超過弓弩。

    但火箭也有自己的缺點,精度很差,容易受風的影響亂飛,只能攻擊大型目標。

    一時間,無數火箭射向金軍停泊的軍艦。

    金軍軍艦都是木製帆船,船身和布制船帆很容易著火。

    無數火箭射過去,迅速點燃船帆鎖具,燃起熊熊大火。

    此時,金軍才發現遭遇襲擊,大吃一驚。

    主將蘇保衡急忙命令:所有軍艦起錨迎戰!

    可惜,金軍軍艦一半已經著火,漢族水手多以跳水逃走,船隻無人操作,陷入一片混亂。

    驚慌間,勉強起錨的金軍軍艦又互相碰撞,亂成一團。

    李寶見金軍艦隊陷入混亂,立即命令靠近敵艦發動總攻。

    一時間,3000弓弩手對準敵艦連續發射弩箭和火箭,殺的金軍人仰馬翻。

    激戰後,金軍只剩下不到百艘軍艦沒有起火。在蘇保衡命令下,這些軍艦負隅頑抗,以弓箭猛烈還擊。

    此時李寶判斷金軍已經瀕於崩潰,必須給予最後統計。

    南宋軍艦猛烈撞擊敵艦,繼而水兵勇敢的跳上甲板同金軍肉搏。

    南宋水兵跳上金軍軍艦時,一些漢族水兵紛紛戰場起義,加入斬殺金軍行列。

    金軍全軍崩潰,軍官以無法控制士兵。

    主帥蘇保衡見勢不妙,隻身跳海逃走。

    幾小時後,戰鬥結束。

    金軍600艘軍艦全毀,7萬水軍除起義的以外,全軍覆沒,另有3000人被俘。

    副主帥完顏鄭家奴等六名高階將領,都被殺死。

    600艘軍艦上的大火,整整少了4天才熄滅。

    由此,3000南宋海軍戰勝了20倍敵軍,獲得唐島之戰輝煌的勝利。

    除了南宋海軍官兵的英勇以外,火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藥兵器進行的海戰。

    金軍海軍被全殲,大大動搖了金軍的士氣,也使得完顏亮多路合圍戰略破產。

    此戰後剛剛1個月,完顏亮又在在采石之戰中,被書生虞允文打成慘敗。

    惱怒的完顏亮濫殺部下出氣,被金軍兵變殺死。

    由此,金國停止南侵,狼狽北逃,結束了對南宋最後一次大規模入侵。

    從此以後,金國再也沒有實力吃掉南宋了。

    這一仗,維持了南宋70年的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明擺著除非你能滿足她的物質需求才願意嫁給你的女人,你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