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4252552996069836

    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詩的後兩句是說,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第三句推而廣之,描述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繫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纍纍,遍地豐收的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前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巨大的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人間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這就把矛頭直指不合理的社會財富分配制度。   第二首詩,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概括的寫出農民從事的活動、時間和天氣情況。日當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陽當頭照著,是一天最熱的時候,詩人沒有一般地寫農民鋤禾如何勞累,而是集中寫他與第一句“日當午”緊相呼應。這兩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農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田里給禾苗鋤草鬆土。由於天氣炎熱,勞動緊張,次民累得滿頭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裡。   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詩人在抒發感慨。盤,盤子,這裡指碗。餐,指飯食。皆,都。意思說:有誰知道碗裡的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們,難道不應該珍借每一粒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嗎?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但卻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來揭示生活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描述,細緻寫烈日下農民田中鋤禾;議論,緊緊圍繞人人必需的“盤中餐”。而且,詩的前後聯繫很緊,順理成章。沒有前面兩句的描述,後面兩句議論就顯得空泛,沒有根基,沒有力量。反之,沒有後面的議論,前面的描述也就還停留在表面,意義也就沒有這樣深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玫瑰花和蓮花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