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教師的苦與樂
-
2 # CJY2思然
我會推薦宮西達也的《小豬,別哭了》。
這是女兒(現在2周9個月)第一次主動和我說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雖然沒有講清楚故事,但對於佛系媽媽來說,寶寶能主動說講個故事還是挺出乎我的意料的。
其實這本讀物也並不是我女兒看得最多的書,我們每天讀睡前讀物小兔湯姆的時候,也會讓她嘗試一起講故事,但即使她知道情節,也說不出來,需要問她問題,啟發她來回答。
《小豬,別哭了》是關於小豬和大樹友誼的故事,她在故事裡看到了理解和陪伴,是她最想要的,所以能觸動到她。
對於親子繪本的選擇,其實並不需要太糾結,基本上世面上暢銷繪本都有自己的優勢。
只需要選擇家長和孩子喜歡的繪本就好了。因為親子閱讀是共讀,只有爸爸媽媽自己有興趣才能用我們的喜愛去感染他們,並且儘可能把故事交給孩子,讓他們多參與到閱讀中來。
閱讀不是枯燥的任務,如果無趣,不如不讀。
放下“學習”的功力心,去玩,去探索!
-
3 # 敏西園長
故事繪本很多,而且很多都很優秀,但是如果只讓推薦一本的話,我推薦《The Giving Tree愛心樹》。
這個繪本雖然畫面簡潔,但是內容很富有哲理,寓意很深刻,容易值得人反思,不僅適合孩子翻看閱讀,就是每個年齡段在看這本繪本的時候,都有很深遠的意義。
繪本的綠色我特別喜歡,繪本的內容更是我特別欣賞的,它能讓每一個人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和不要忘本。
繪本講述就是一個小男孩和一顆蘋果樹的故事,小男孩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跟蘋果樹朝夕相處,無力無助的時候都是蘋果樹解囊傾其所有幫助小男孩實現一切夢想:小男孩需要很多錢,蘋果樹能變給他,要房子,要遠航,這些蘋果樹都幫助小男孩一步步都實現了。
但是,小男孩越來越“滋潤”了,卻很少來看望蘋果樹,關係逐漸也淡漠了。隨著歲月小男孩年老了,也不再“風光”了,這個時候想起了曾經不顧一切幫助他的蘋果樹,蘋果樹仍然能給他提供一個坐下來“歇息”的樹樁。
對於幫助的人不能因自己“騰達”而沒有時間光顧曾經幫你的人,你要想到幫你的人也會遇到“不測”,他需要你的幫助的時候,你也能第一時間趕到,也許結果會更好。
人不能一味索取,也要感恩反哺,特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嘔心瀝血教育,養育我們,他們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會給我們,我們要什麼,可以說父母就像這顆愛心樹一樣傾其所有奉獻,真的要感恩。
如果自己的羽毛強壯了,也要定期常“飛回家”看望和孝順父母,特別是父母一天一天年邁起來更要感恩、關愛一輩子都牽掛你的父母,你的溫暖的家。
-
4 # 雨媽說育兒
只推薦一本繪本,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孩子的喜好,優秀的繪本確實很多,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經典的繪本比如《我爸爸》《我媽媽》《彩虹色的花 》《火車頭》這些繪本都很經典,我家的娃也很喜歡看,但是我推薦的話不知道提問者家的娃喜不喜歡看,每個孩子的喜好不一樣,比如一般的男孩子可能會喜歡汽車類的繪本,但是女孩子可能喜歡公主系列的繪本,所以得結合自己家孩子的喜好來選擇合適的繪本,並且要堅持給孩子做親子閱讀,這樣才能找到孩子喜歡的繪本。
然後再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選擇那些獲得過獎品的繪本,這個在選購繪本的時候相關的電商網站上都會有介紹和說明,還會有相關的童書排行榜,比如凱迪克金獎,噹噹童書榜長效榜等等,按照這些參考維度來選擇繪本並給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肯定是不會錯的,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螞蟻和西瓜》《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海底100層的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很優秀的繪本,我們家的也很喜歡閱讀,所以值得推薦!
-
5 # 漫畫速遞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繪本,那我會毫不猶豫推薦這本——12生肖全家福伴你成長叢書之《幽默人生》
為什麼呢?因為這本繪本濃縮了每個人一生的喜怒哀樂,催人奮進,輕鬆幽默,孩子可以通過閱讀這本繪本明白生活中的小道理,更加珍惜生活!它更是一本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好教材
繪本中色彩豐富的畫面感以及幽默逗趣的“十二生肖”全家福卡通形象,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滿足好奇心,孩子還可以瞭解到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十二生肖,讓孩子在“十二生肖”全家福卡通明星的陪伴下閱讀,樂在其中!
以上就是給您的推薦,希望對您有幫助~
全網獨家售賣,全正版
最後祝願小朋友健康快樂成長~
-
6 # 藍山繪本心讀寫
這個問題有點偏頗,首先作為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也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去進行選擇和推薦;其次,僅僅推薦一本繪本,好像對你的意義並不太大,反而是表達了我們在閱讀中的喜好與偏向。
但根據你的問題,以下,我以個人的親子閱讀經驗,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分別推薦1本繪本:
01 3歲以下《老虎來喝下午茶》,3歲以前的孩子能接受充滿驚喜的故事,哪怕情節荒誕,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本身百無禁忌。比如這本經典的《老虎來喝下午茶》。這是一個溫情滿滿的故事,充滿了愛與分享,家庭與溫暖。在孩子的眼裡,凶猛的老虎來家裡作客並不可怕,而與老虎分享食物,則更加激發起內心的愛與想象力。最後,我們甚至還可以與孩子一起暢想:如果有一天家裡門鈴響了,開門一看是一隻老虎站在門外,我們該怎麼辦呢?
02 4-5歲《爺爺變成了幽靈》,爺爺去世了,但卻因為一件沒有完成的事頻頻回到孫子的身邊,他們一起去尋找那件事情,故事有懸念、有想象、有催人淚下的情感,推薦這本繪本是因為它既有兒童喜愛的傳奇色彩,也蘊含著豐富的可探討的生命之思,而且,這本繪本內容比較豐富,故事較長,能同時訓練兒童閱讀時的持久力和專注力。相對於輕鬆好讀的故事,這本繪本體現了北歐嚴肅中帶著幽默的獨特風格,能激發起兒童對生命、死亡的一些思考。
03 學前孩子《愛看書的男孩 亞伯拉罕.林肯》,推薦學前孩子讀一些知識類、傳記類的繪本,可以拓寬眼界,帶給孩子趣味以外的更大世界。這本繪本講了美國偉大的黑人總統林肯的童年故事,有了川普的不靠譜,讀讀林肯,講講美國南北戰爭,也是一個不錯的閱讀經歷。這本書以閱讀為切入點,也是激勵孩子多閱讀的一本好書,故事最後一頁的總結,語言鏗鏘有力,是林良爺爺翻譯的功勞,帶著孩子朗讀一遍,全身都是力量。
04 讀小學了小學也是要讀繪本的,特別推薦讀一些中國原創的繪本,既能傳承傳統文化,也能感受中國原創的魅力。推薦《荷花鎮的故事》,在清淺流水、嘈雜人聲中,傳遞著中華民族古老的人文情懷,這樣的繪本還很多,比如《團圓》《安的種子》等,實在是中國孩子都應該讀一些的。
從我的角度為你提供以上參考,祝你和孩子閱讀愉快。
-
7 # 香媽的育兒經
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很多值得推薦的書,如果只推薦一本的話,我想了許久,挑了這本《晚安,大猩猩》
為了讓娃更好理解,我隨手拿來一串鑰匙,別在腰上,告訴寶寶:“大猩猩是這樣拿走管理員的鑰匙的。”
以後,每次看這本書,都要求拿鑰匙。隨著繪本閱讀的深入,我也會教他用不同的鑰匙開不同的鎖,放不同的動物出來。後來,我才注意到鑰匙跟籠子的顏色是一一對應的呢。
2.常用月亮的對話,找月亮的遊戲
有一天出去散步,剛好一輪彎月高高掛在天上。指著月亮對娃說,“那是月亮(moon)”,後來娃就經常說:"This is a moon."
因為最初看到的是彎月,所以看到圓月的時候,娃娃不能理解這東西也叫月亮。後來散步看到圓月的時候,就跟他說“月亮變大了”。因此,再次看到繪本的圓月就喊“大”。
在孩子的啟發下 ,我們一頁一頁的找月亮。發現除了黑白頁以外,都能發現月亮的影子。
3.帶動物們回家睡覺,牽起娃娃的手,假裝他是大猩猩
動物管理員太太牽著大猩猩,帶著動物們回動物園的時候。我也牽起娃娃的手,跟他說“回家”,他很喜歡這種代入感。
4.咦,是誰睡在身邊?躲被窩遊戲,樂在其中。
為了情景的生動性,我常常把動物管理員太太當作自己,把大猩猩當作孩子。然後問孩子:“咦,是誰睡在媽媽身邊啊?”“原來是大猩猩啊”,然後哈哈大笑。
《晚安,大猩猩》裡面:大猩猩籠子有一隻小猩猩在睡覺;
大象籠子裡也有一隻小象在睡覺;
長頸鹿的籠子裡也有一隻小長頸鹿,獵狗旁邊也是有小獵狗的。
這些細節的搜尋也是很有意思的,原來這些動物們都有小朋友呢。
《晚安,大猩猩》繪本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
比如小老鼠和香蕉就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存在,這隻小老鼠一會拖香蕉、一會抱香蕉、一會拽香蕉的樣子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很多小動物是有自己的玩具的,大猩猩有自行車還有一本書;大象有一個拍拍球;獅子有一根骨頭;
犰狳的圈裡,有奶嘴、奶瓶還有布娃娃。
《晚安,大猩猩》這本繪本,我陪娃娃看了無數遍,我自以為已經瞭如指掌了。可是今天看了網上的一些細節分享,才發現我還錯過了很多東西。
鬧鐘的時間差異可以看出往返動物園所需的時間;鄰居吃瓜群眾的人數從一人升級到一家三口;照片牆上有各種動物跟管理員的合照,尤其是大猩猩跟管理員夫婦的合照;香蕉最後被吃掉了;每一頁都有氣球,氣球越飛越遠,越來越小;......有時候每天看看都唔那個看出點新鮮東西,不錯。值得推薦。
-
8 # 素媽育兒
這要看希望孩子從這本繪本里得到什麼。如果是想知道2歲以上的孩子能夠理解且最需要學會的是什麼,希望孩子通過一本繪本去學習的話,那麼我和孩子共同推薦《家事大作戰—高效清潔收納術》。
繪本通俗說就是有圖畫、主題簡單、情節內容簡短的故事書。《家事大作戰——高效清潔收納術》不是傳統繪本,這本書以大量圖片配上文字說明,系統講解了家居生活中打掃的基礎知識和做家務的順序。書中根據家裡各個空間,分別講解清潔和收納的方法。
每一頁都是大圖配小段解說,或多張小圖配小段解說的形式,主題明確,圖片孩子很容易看懂。
以孩子的角度推薦這本書:
我女兒(3歲多)非常喜歡這本書,看這本“圖畫書”的專注度超過了她看任何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繪本,可以自己捧著書看很久。
小孩都很好奇大人做家務,我女兒和侄子都是一歲多能走路了就拿著掃帚撮箕模仿大人的樣子掃地,這本書大量圖片中的事物都是孩子日常所見,書中的家事技巧孩子能應用到生活中,對小孩簡直太有吸引力了!
洗碗做家務對女兒充滿了樂趣,跟玩玩具一樣。
以家長的角度推薦這本書:
書中對不同清潔方式和收納整理方式的利弊分析令孩子邏輯更清晰;在生活中落實書裡學到的清潔整理技巧提升了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孩子通過本書對家務的整體認知,對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有了全新的理解,更樂於關心他人。
我認為教育孩子,要先培養她生活技能:一個生活能力強的人學習能力也不會太差;一個能夠用心生活的人,就有愛自己的能力,一個自愛的人,才能更好的愛他人。
這本書我買回來的時間大概一個月,這一個月裡,通過閱讀這本圖畫書,女兒邏輯分析的能力、主動學習的動力和表達愛的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她會用心觀察,向我提出有效建議——有邏輯分析的能力。
她能安排自己的學習,且能自學知識——有主動學習的動力。
她現在能更多的表達對我們的關心——表達愛的能力提升。
下面具體說說我是怎麼跟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書,以及孩子怎麼改變的:
一、如何通過這本書培養孩子邏輯分析能力
這本書裡,會將兩種不同的操作方法圖片放在一起對比利弊(如下圖)。這樣的頁面我跟孩子一起看的時候,會引導她思考:兩種不同的清潔/收納方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我們會以遊戲的形式對比兩張圖,兩個人輪流找不同點。
找完以後我們會輪流分析兩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分別適合什麼情況——這沒有標準答案,只是為了發散孩子的思維,引導她去思考。
圖片的下面作者會有一段文字介紹兩種方法的優缺點對比,我倆一起思考分析完了,再對比作者所列出的優缺點,看看有什麼是我們想法一致的,有哪些想法不同,再一起思考總結。
一次洗碗時女兒問我為什麼不用海綿擦水槽——前一天她看到書中說用海綿擦水槽,我告訴她是因為我試過用海綿和絲瓜絡,絲瓜絡擦洗汙漬更省力,用完容易風乾,所以用絲瓜絡。書中的知識能作為參考,實踐後才能知道哪個更適合自己。
相對別的故事繪本,只能作為旁觀者來閱讀,這本書既能閱讀,又能實操,孩子自然更喜歡。
像這樣閱讀和實踐結合,女兒的邏輯條理越加清晰,日常生活中要做什麼,怎麼做,都會有自己的思考,還會常常給我提出可行的建議。
前幾天為了乘機方便網購了一個小行李箱。女兒問我,為什麼要用行李箱。我告訴她:“因為我們回武漢需要帶一些衣服,小行李箱可以隨身帶上飛機,下機後可以直接出去不必等行李。”
女兒說到:“你可以把衣服快遞迴武漢呀,這樣不用帶上飛機又帶下飛機了。”
恩,老母親感覺智商受到了打擊——仔細想想,我們是回武漢小住,不是旅行,衣服確實可以快遞。
現在女兒給我提建議都是像這樣,能清楚的說明理由,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二、為什麼這本書讓孩子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閱讀《家事大作戰》時,有時候是女兒翻圖片選擇想看的那一頁我給她講解,有時候她告訴我想要學什麼,我們從目錄裡面尋找相應的知識點所在的頁數,她根據頁數翻出來我們再一起看。
她知道這一部分是教我們廚房空間的清潔收納技巧,其中某一頁是教我們怎麼洗碗更高效;那一部分是教我們臥室的清潔收納技巧,其中某一頁是教我們怎麼收納衣物更方便取用。
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實際操作,看書中介紹的小妙招是否有用。
例如變黃了的白毛巾,怎麼去黃。書中建議用白醋浸泡去黃。女兒和我一起用白醋浸泡兩條顏色不一的毛巾,結果她的毛巾整個變白了,而我的卻沒有整個變白,我們會一起分析出現不同結果的原因。
是因為我的毛巾變黃得更深所以醋浸泡沒有用,還是因為她的只用了白醋浸泡,而我的加了水才導致去黃效果不佳。
通過目錄尋找內容,她明白了可以有目的的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學會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樂趣。
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自然樂意主動學習。
最近女兒自己拿出她的書,計劃每天早晚讀書。有時候,她會問我《弟子規》裡面是教的什麼,《千字文》裡面教的是什麼——平常她是自己跟著音訊讀。
等飯熟的間隙自己拿出書坐在小凳子上讀書。
她已經在有目的,帶著思考的去學習了。她不再只是一個知識的接收器,而是可以跳出來,從旁觀的角度看待書和她個人的關係。我認為這是我們通過目錄尋找知識點,給她帶來的啟發。
昨天吃飯時,女兒一邊吃飯一邊唸叨:“現在這裡有外公、外婆、我和媽媽,一共四個人,如果爸爸也來了,就是五個人。”
爸媽聽到後,紛紛考她:“那現在舅舅來了,有幾個人呢?”
“六個”
“舅媽哥哥也來了,有幾個人呢?”
“八個”
“舅舅他們一家三口回南京了,還剩幾個人呢?”
“五個”
全程她都是秒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從未教過她算術加減法,我想她大概是自學的。
女兒常常自己拿著數字書指著練習數數。
近一個月來女兒常會念叨幾個人,幾個碗在那琢磨,自己掰著手指頭算,到後來手指頭也很少用了。
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我們看《家事大作戰》之後。在閱讀和實踐《家事大作戰》這本書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學以致用的樂趣,“學以致用”成為了她主動學習最大的內在驅動力。
三、通過這本書,孩子開始表達對我們的愛了
書中很多清潔步驟圖,孩子一看就能學會
在看《家事大作戰》這本書的過程中,女兒樹立了一個觀點:家裡乾淨整潔,住起來更舒服。
女兒的物品有專門的收納空間,都交給她自己整理,我沒要求她為我們整理物品,但最近女兒睡前除了整理自己的玩具書籍,還會把老公放在外面的墨鏡腰包那些都收拾整理到我常放置的地方。
做完一切後,女兒會很開心的表示:今天我把我們家整理乾淨了!
做家務這件事,是最容易得到積極反饋的,不需要家長額外的誇獎,整理乾淨整潔的空間,那種舒適的體驗三歲小孩也能感受到。
《家事大作戰》這本書將家作為一個整體再分成一個個空間去介紹清潔收納技巧,孩子看了後,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到想要整個家乾淨整潔,就不能只收拾自己的東西。
現在當她整理完自己的物品,看到她爸東西亂放,有時會將她爸爸的物品也收好。
除了介紹家務技巧,書中還會說明做哪些事時考慮到一起住的家人,應該怎麼做更穩妥。
例如做整體除蟎要選擇早上家人不在的時間,如果等到下午家人都回來時進行就不太方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排,做整體除蟎可能會妨礙到別人。
這種做家務時顧及他人的理念女兒也帶入了自己的行為中:她爸帶她出去釣魚,太陽很晒她會把自己的小傘舉到她爸爸頭上幫他遮太陽。——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她爸感動得不行。
我從未懷疑過女兒是否愛我們,但女兒一直很少表現出對我們的關愛。作者這些貼心的顧慮讓女兒學會做家務的同時,還學會了關心他人。
雖然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要先培養她生活技能:一個生活能力強的人學習能力也不會太差;一個能夠用心生活的人,是有愛自己的能力的,一個自愛的人,才能更好的愛他人。
但過去我帶孩子做家務,她一直是從區域性看待做家務這件事,並沒有意識到她所做的清潔、整理都是我們家整體乾淨整潔的一部分。
直到我們一起看了《家事大作戰》這本書。
書中對不同清潔方法和收納整理方式的利弊分析,以及我們一起閱讀實踐中的思考反省,孩子邏輯條理更清晰了。
在生活中落實書裡學到的清潔整理技巧,學以致用的樂趣提升了孩子主動學習其他知識的動力。
通過這本書對家居整潔的整體認知,讓她明白了局部與整體的不可分割,能從全面的角度看待家務;又從做家務的細節考慮中,學會了對我們表達關心。
因此如果只能選擇一本繪本,我推薦這本《家事大作戰——高效清潔收納術》。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
這項調查只告訴了我們結論,愛幹家務和不愛幹家務孩子在成年以後的差別,但怎麼讓孩子愛幹家務呢?不如就從看家務書開始吧,一本圖片豐富,講解簡單明瞭,考慮周到的家務書,孩子看起來輕鬆,做起來容易上手。
這本書中的語言簡潔明瞭又輕快活潑。
能寫出家事書的人,絕不是將家務僅僅當作家務的人,他們是真正能夠體會到家務樂趣的人。孩子通過閱讀這本書瞭解到做家務的樂趣,在實踐中感受到勞動的收穫,自我價值的實現,愛上做家務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如果只能選一本書,那我當然推薦《家事大作戰——高效清潔收納術》
-
9 # shenlai
強烈推薦一本乾貨滿滿的書籍!《那些重要的事》
據我觀察,那些學習有餘的人,往往在自己童年甚至幼年涉獵過非常多的知識。我在思考一本大而全,能開啟孩子視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書應該納入孩子的閱讀範圍,這有助於孩子更好地瞭解這個世界。
我家小孩是從大班開始接觸這本書的,之前看過的書側重於神話傳說、傳統故事,以及《笠翁對韻》、《唐詩三百首》這樣的讀物,總感覺都是跟文學沾邊,自然科學接觸的太少,我就尋思著這樣太容易偏科了。於是就上網搜幼兒圖書排行榜,順勢查了下豆瓣的評分,感覺這本書評價不錯,賣的也不錯,就入手了一本,事後證明我的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本書講了些什麼
這本書一共有六個主題,依次是有關地球的重要知識、有關地理的重要知識、有關動物的重要知識、有關人類的重要知識、與我相關的重要知識、其他的重要知識,內容涉及地理、生物、歷史、數學、音樂、哲學、語文、醫學等領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扇窗帶我們領略這個曼妙多姿的世界。
-
10 # 玩美教育
繪本以影象精美,文字精煉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看繪本的過程,就像看有趣的動畫片,但是又增進了對文字的理解和閱讀,是非常好的適合親子之間閱讀的書籍,但是要讓我推薦一本的話,我會推薦《花婆婆》。
花婆婆這一本書講了花婆婆的一生,花婆婆很小的時候,她能夠讀到很多很多的書,有一份工作,在花婆婆的一生中,她也去過很多的地方,最後,年老的花婆婆選擇了一個小鎮,在小鎮上,花婆婆用自己的力量撒下很多花的種子,一點一點改變小鎮的面貌,讓小鎮成為一個人人都喜歡的花海。
花婆婆這一本繪本,用花婆婆的一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一)讀萬卷書
人在年輕的時候,我們要多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提高我們的認知,幫我們改變自己的不足,就像有些人說,讀書有什麼好,有人為了學歷,有人為了提升,有人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讀書這件事,一輩子都要進行,《花婆婆》這本書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二)行萬里路
花婆婆去過很多的地方,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終,我們才能度過自己想要的一生,你到世界來一遭,你要把世界好好看看,而我們困與眼前的境遇,詩和夢想都在遠方,其實,我們也許本末倒置,真的要趁精力還夠的時候,去看一看遠方。去經歷一些事情,因為只有經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三)做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花婆婆老了的時候,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了小鎮,讓這個地方變成花海,人活著的時候,一定要愛著點什麼,熱愛自然,熱愛自己,熱愛人類,才不枉這一生。
回覆列表
我推薦《母雞蘿絲去散步》,女兒記憶最深的繪本。它在畫面裡敘述了一個文字裡並沒有提到的故事,讓文字與圖畫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比照。你看,文字裡只是說蘿絲穿過院子、繞過池塘……只是對蘿絲散步的一種描述。至於那隻跟在蘿絲身後上躥下跳的狐狸,隻字未提。所以有人說這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實際上包括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用文字講的蘿絲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還有一個是用圖畫講的狐狸追逐獵物的迭宕起伏的故事。所以約翰?洛威?湯森才會在《英語兒童文學史綱》裡說:經典之作《母雞蘿絲去散步》敘述的重點是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事實。
雖然沒有幾個字,而且文字又是隔上一頁才出現,但作者佩特?哈群斯是一個真正吃透了幼兒心理的人,她把這個無聲的故事變成了一個笑聲不斷的故事,她甚至還給孩子們設計好了笑的時間,一共有七次!不信你看,當釘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時,你會笑!當狐狸一頭栽進池塘裡時,你會笑!當狐狸扎進乾草垛裡時,你會笑!當狐狸被面粉埋住時,你會笑!當狐狸摔到手推車裡時,你會笑!當手推車載著狐狸撞翻蜂箱、狐狸被蜜蜂追得抱頭鼠竄時,你更會笑了,而且一笑就是兩次!
美麗的母雞蘿絲在Sunny明媚的一天出門散步,卻被狡猾的狐狸知道了,便一路尾隨,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和悲傷的事,剛出門小狐狸便踩到了耙子,砰的一聲!打到了腦門上給狐狸腦袋敲得懵懵的,接著在池塘碰到了小青蛙,小鳥,蝴蝶,當狐狸起身跳母雞蘿絲走開了,噗通!狐狸掉進了水裡,雖然很狼狽卻又跟上母雞,在草堆處碰到了老山羊,母雞站在高高的草堆上,草堆下面還有幾隻小老鼠在偷偷的看著他們,這一次小狐狸會怎麼樣呢?哦!草堆塌陷了把小狐狸埋了,哈哈!母雞悠閒的走開了,接著又來到了磨坊,這一次麵粉重重的砸在了狐狸身上,可以說狼狽不堪啊!狐狸仍舊沒甘心追著母雞跳進了籬笆牆內,恰好跳在了小車內,不幸的是兩輪子的小車帶著狐狸衝向蜜蜂房,什麼?對的!你沒聽錯,是~蜜蜂房~撞壞了蜜蜂的家,蜜蜂怎麼會饒了狐狸,一路追趕包圍了小狐狸,想一想?狐狸多麼的悲催啊!最後母雞蘿絲在落日陪伴下悠閒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