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儒家思想經過改造之後符合統治者的需要。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可謂是中國數千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他創立的儒家學說,不僅是當時轟轟烈烈的“百家爭鳴”運動中毋庸置疑的第一學說,而且至今從無斷絕,長盛不衰。
時至今日,儒家學派仍然以不同的方式深切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中國在全世界各地,也都開有“孔子學院”,傳播傳統文化。儒家學說,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讓它能經久不衰呢?
想必每一個接受過初高中歷史教育的朋友,都能給出答案:就是因為儒家學說“符合統治者”的利益需要。但是這句話其實還要加上一個前提:是經過了“改造”的儒家學說,符合統治者的需要。
反過來講的話,就是原始儒家,其實和君王的利益需求是背道而馳的。這點,我們只需要瀏覽一下孔孟兩人的言傳身教就明白了。孔子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父母比皇帝更加重要;“恆言君之過者為之忠”。真正忠於道統的人,要不斷的提出反對意見。
孟子說,“得乎丘民為天子”,只有善待百姓,才有治國者的資格;“武王伐紂,順天應人”,臣子和百姓討伐無道昏君,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試想一下,這種思想,有可能被君主所接納嗎?
在中國傳承數千年的儒家,也並不是孔孟的儒家,而是漢代經過“改造”的儒家。它真正的祖師,應該是董仲舒和叔孫通這兩大“漢家儒宗”。
前者,通過“大體皆習秦故”,讓儒家變成了換了皮的法家;後者,則改造了儒家的內核,讓昔日和君權針鋒相對的儒家徹底失去了鋒芒。所以我們如今眼中的儒家,似乎是相當“腐朽落後”的。
因為儒家思想經過改造之後符合統治者的需要。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可謂是中國數千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他創立的儒家學說,不僅是當時轟轟烈烈的“百家爭鳴”運動中毋庸置疑的第一學說,而且至今從無斷絕,長盛不衰。
時至今日,儒家學派仍然以不同的方式深切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中國在全世界各地,也都開有“孔子學院”,傳播傳統文化。儒家學說,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讓它能經久不衰呢?
想必每一個接受過初高中歷史教育的朋友,都能給出答案:就是因為儒家學說“符合統治者”的利益需要。但是這句話其實還要加上一個前提:是經過了“改造”的儒家學說,符合統治者的需要。
反過來講的話,就是原始儒家,其實和君王的利益需求是背道而馳的。這點,我們只需要瀏覽一下孔孟兩人的言傳身教就明白了。孔子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父母比皇帝更加重要;“恆言君之過者為之忠”。真正忠於道統的人,要不斷的提出反對意見。
孟子說,“得乎丘民為天子”,只有善待百姓,才有治國者的資格;“武王伐紂,順天應人”,臣子和百姓討伐無道昏君,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試想一下,這種思想,有可能被君主所接納嗎?
在中國傳承數千年的儒家,也並不是孔孟的儒家,而是漢代經過“改造”的儒家。它真正的祖師,應該是董仲舒和叔孫通這兩大“漢家儒宗”。
前者,通過“大體皆習秦故”,讓儒家變成了換了皮的法家;後者,則改造了儒家的內核,讓昔日和君權針鋒相對的儒家徹底失去了鋒芒。所以我們如今眼中的儒家,似乎是相當“腐朽落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