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點點光
-
2 # 不愛看書愛答題
穿山甲又名鯪鯉,隸屬鱗甲目,鱗鯉科,是危害林木和堤壩的白蟻的主要天敵。
穿山甲身圓腹大,身長一般為40~50厘米,尾扁而粗,長為27~35厘米,體重3~6公斤。全身除臉和腹部以外,從頭至尾披著17行約600多塊猶如盔甲的角質鱗甲。四肢短粗,爪強健而銳利,用以打洞搔地尋覓蟻類。它們嘴尖,頭小,與南美洲森林裡產的食蟻獸、樹獺、猶狳等貧齒目動物,以及非洲產的管齒目的豚鼠等,都有以蟻類為食的習性,並與此習性相適應,共同具有無齒或少齒、舌很細長的特點,故又把這三個目合稱為貧齒類動物,但它們之間並沒有親緣關係,只是生態上的一種趨同現象。
-
3 # 用戶6165935749774
特徵一:無翅飛天
《史記》中記載了一段孔子的言論,他在跟老子會面之後,深感老子學問博大精深,將其比作高深莫測的神龍,併發出這樣的感慨: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特徵二:有角有鬣
經常有人將龍與蛟混為一談,實際上龍是龍,蛟是蛟,二者屬於截然不同的物種。把蛟當做龍的說法,出自三國時期的《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這種觀點純粹出於作者杜撰,沒有任何依據,此前的文獻裡也找不到類似出處。
特徵三:鱗甲張合
說龍鱗像魚鱗,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夠嚴謹。嚴格說來,跟真龍鱗片最像的應該是穿山甲。不僅每片單獨附著在肉上,而且可以片片張開,魚鱗、蛇鱗和鱷鱗都做不到這一點。俗話說,龍怕揭鱗,虎怕抽筋。
特徵四,降則劇寒。
真龍降臨大地,會改變降落點的局部天氣,具體表現為使落點四周氣溫驟降,產生霜凍一般的效果。
特徵五,水行魚隨
《大戴禮·冠》曰: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意思是說,龍是所有帶鱗生物的老大,像天子統御群臣一般,水中所有的魚類都會乖乖聽令。《西遊記》中的龍王,也把水族當作子民而愛護有加。袁天罡好心指點漁夫捕魚技巧,怎料漁夫過分貪婪,很快將河中魚鮮撈得精光,引發涇河龍王不滿,化身凡間與袁天罡正面衝突,由此搞出一場血案。
真龍在水中游動的時候,必有大批魚類跟隨其後,仿佛天子出行,背後必有浩浩蕩蕩的群臣與衛隊。龍體身上分泌出的油性體液,很可能是吸引魚類的根本原因。
-
4 # 不寧唯是915
龍的特徵有:像鹿一樣的角,像鷹一樣的爪子,蛇一樣的身長,魚一樣的鱗片,口角有須,能飛、能遊
-
5 # A媽媽上善若水
是“駝頭”象徵著(抗旱);
“鹿角”象徵著(健康長壽);
“蛇頸”象徵著(靈活多變,游刃有餘);
“龜眼”象徵著(富有靈氣);
“魚鱗”象徵著(神聖的防衛,自衛);
“虎掌”象徵著(英勇不屈,威嚴,力量);
“鷹爪”象徵著(騰雲駕霧,勇敢果斷);
“牛耳”象徵著(勤勞善良,名列魁首)這些東西的集合。。。
在早期,古人對大多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駱頭,蛇脖,鹿角,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回覆列表
穿山甲是特化物種、視覺基本退化、尤以嗅覺靈敏。 穿山甲的肝臟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統弱,屬於單室胃,胃中披著,胃腺部的黏膜處密布許多呈"S"型的皺襞,借吞食時吞進胃中的小砂石將食物磨碎。穿山甲腸管表面平滑,小腸長。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溼地帶。中華穿山甲生活於各種各樣的棲息地,包括熱帶森林、針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草原和農田。
生活習性
喜炎熱,能爬樹。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徑20-30 厘米的洞。末端的巢徑約2米。以長舌舐食白蟻、蟻、蜜蜂或其他昆蟲。猛獸、猛禽為天敵,偶爾遭家犬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