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857268494021843
-
2 # 用戶4228410649074
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裡,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於汙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
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聖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文章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襯托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
擴展資料
《愛蓮說》是中國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結構嚴謹,筆意超越,言簡意賅,情景交融,其採用“借影”筆法,以蓮自喻,有著深邃的思想內容。值得知道的是,這篇選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頤於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贛州)道判署內寫作的。
從《愛蓮說》一文來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蓮,花之君子者也。”以蓮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由於幾經兵燹,原來書院、祠和池均已無存。
此篇文章寫出了作者潔身自好、不甘屈服於世俗的高尚情操,表現了作者的“出淤泥而不染”,從而與文章中所諷刺的庸人、俗人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蓮喻人。第二段與菊花的“隱逸”,並描繪蓮花的形象以菊花和牡丹襯托,讚美蓮花的品格。全文以託物言志,表明作者對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牡丹的“富貴”相比較,表明自己獨愛蓮花,點明蓮花“君子”的比喻意義,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