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後天囈語

    為什麼英國,德國和法國一直追誰美國,而不管跟美國鬧翻。

    英國曾經是世界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的衰敗,成就了美國的強大,英國一直到現在都不願意承認英國事實上的衰敗,自己能力不足於挑戰其他國家的利益,所以說英國自己把自己綁架到美國身上,通過美國獲得英國的利益。

    法國也曾經是一個相對強大的國家,只不過法國還是有自己的主見,並不是所有的利益都和美國捆綁在一起。

    德國這個國家和其他西方國家有不同的思維,特別是二戰,憑藉一個國家的力量,挑戰歐洲地區,現在的德國早就恢復到最鼎盛時期,也是歐洲國家唯一敢和美國談利益的國家。

    許多時候,美國的意志就是靠西方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對外傳遞,英國是最死心塌地跟隨美國的國家,法國比英國強一點,德國真不好說這個國家的未來目的是什麼,畢竟德國這個國家也曾經稱霸這個世界。

    現在美國還能保障英國,法國和德國全球利益,一但美國走向衰敗,英國是第一個淘汰美國的國家。

    利益至上是西方國家的宗旨,不是這些國家願意跟隨美國,因為美國是世界霸主,跟隨美國,吃不上肉,至少還可以喝口湯。

  • 2 # 驕然

    確實英法德這三個國家,和美國的關係走的很近,儘管他們都是歐洲的國家,與美國相隔也很遠,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為什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就這麼好呢?下面我就來回答一下。

    1,同一個陣營。他們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出自同一個陣營,他們在意識形態和政治信仰方面都是一樣的,儘管他們在某些方面也發生過口角,但卻影響不了他們的關係。

    2,同是發達國家。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魚找魚蝦找蝦,癩蛤蟆找個大青蛙,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發達的國家總喜歡和發達的國家交往,誰也不願意找一個窮親戚,從這點上講,英法德喜歡和美國結交也是理所應當。

    3,希望得到美國的幫助。從二戰時期開始,美國就插手歐洲事務,二戰結束以後,歐洲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個軍事實體實際上也是在美國的控制之下,英法德這三個國家雖然都很發達,但畢竟國家較小,都希望得到美國的幫助,讓美國給他撐腰。

    4,懼怕美國。美國是世界上是目前唯一一個超級大國,軍事力量威懾全球,英法德這三個國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和美國作對恐怕沒自己的好果子吃,況且歐洲這些國家之間也有分歧,如果美國和自己的敵人站在了一起,那麼自己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5,抵禦俄羅斯。從歷史上講,英法德這三個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就不好,她們也屢次受到前蘇聯的迫害,所以雖然同為歐洲國家,但哪個國家都不願意與俄羅斯結交,同時她們也都積極的防禦和牴觸俄羅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堅強的後盾,也就只能站在美國的一邊。

    6,血緣關係。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們的祖先基本上都是英國的移民,也有歐洲其他一些國家的移民,從血緣上說美國和歐洲屬於親屬關係,比如說英國的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就和美國當時的總統羅斯福是親屬,有了這層親屬關係,人家走的近一些,我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 3 # 屈屈的日常生活

    英法德為什麼不敢和美國鬧掰呢?

    國家安全需要。

    曾幾何何時,英法德三國一直是世界前三強。英法德在一戰之前曾經輪流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2二次世界大造成了英法德的實力的衰落。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是傷筋動骨的話,那麼第二次大世界大戰簡直就是把英法德打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導致了英法德的衰落,也導致了歐洲的全面衰落。歐洲的衰落直接促進美國的強大。此時歐洲的安全要依靠美國的軍事來保護。

    在二戰末期法國作為盟軍的諾曼底登陸的主要戰場法國的國內遭受到了巨大的戰爭破壞,國內一片廢墟經濟都破壞嚴重。英國因為遠離歐洲大陸,但也遭到了德國空軍的地毯式轟炸,國內也是工業遭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德國作為主要的戰爭發起國,遭受到了盟軍的重創,首都柏林被盟軍的炮轟破壞嚴重,最嚴重的是德國的工業設施被蘇軍全部拆遷搬走,給德國的經濟恢復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到了相當嚴重的破壞,經濟恢復困難,此時的歐洲一片廢墟,百廢待興,沒有美國的經濟援助是不可想象的。美國也出於控制歐洲和制衡蘇聯的需要在1947年提出了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的實行促使了歐洲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二戰之前的水平,而且得到了相當快的發展。但同時經濟一體化的歐洲也被美國所控制。直到現在和安全都離不開美國的保護和援助。

  • 4 # 趙凡丁201

    歷史形成的:

    ①2戰中英丶法丶德3大列強彼此被打殘。美國大發戰爭財丶人才“財”,收拾戰爭殘局,坐收“漁人之利”,成為西方社會政治丶經濟丶軍事丶科技丶文化諸方面的絕對“老大”。

    ②美國藉機建立起各種控制體系,綑綁住英丶法丶德,固化了其霸主地位。用“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在西方及世界上金融霸權。組建北約組織在軍事上綑住英丶法丶德手腳,確立了美國對北約的絕對領導權及指揮權。先通過“馬歇爾計劃”,後建立“7國集團”,在美國領導下協調丶綁架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統一的經濟步調。

    ③掐住了英丶法丶德軟肋。英國已跌為2流國家,希望抱美國大腿來保持其影響力和大國地位。美國搞了個盎格魯撒克遜的“5眼聯盟”,將英國拉進這個“小圈子”。德國是2戰戰敗國,美國以戰勝國身份在該國長期駐軍,卡著德國的脖子。法國想當歐洲的頭,但勢力不足,與英丶德歷史上有矛盾。美國利用3國的軟肋,挑撥3國關係,利用3國矛盾,支配歐洲局勢,防止3囯聯手共同對付美國。

    ④打壓冒尖者。美國長期以來打壓有自主意識和離心傾向的法國,扶持英國來壓制法國。

    ⑤共同的意識形態,美國強大綜合國力,令英丶法丶德3國不得認可美國的“領頭狼”的地位。

    也並非總保持1致:

    在強大的丶最具威脅力的丶共同對手前蘇聯解體,美國的國力達到頂峰開始下降後,法丶德丶英等國出於維護自身及歐洲利益,開出現對美國的離心傾向。僅舉3例。

    ①美國小布什聯合英國入侵伊拉克時,法丶德2國表示反對。

    ②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丶伊核等協議,法丶德丶英沒有跟進。

  • 5 # 李楠152425956

    首先,這三個國家都是地處歐盟,實力相當,文化傳統有差別又有所相同。其次,這三個國家都想當歐盟領頭羊又有不同意見。第三,它們都被前蘇聯恐嚇又很無奈,現在又面臨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卻自身分別無以應對,只能在NATO裡聯合起來,以美國作為領導。這是世界格局裡的歐盟大三國。沒有美國的牽頭領導,它們承續不了歐盟的集體安全。從世界格局來看,它們只能在安全上有求於美國提供保護,給特朗普交足保護費,抗衡俄羅斯聯邦,確保歐盟安全,它們當然只能對美國敢怒不敢言,有時德國和法國也只能和俄羅斯媚來眼去,一切為了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其它原始資源畢竟德俄傳統上也紛爭不斷,美德也有裂痕,英俄更有恩怨,實事上美英關係比美德美法關係好些,但也有不少問題。總而言之,歐盟只能在美國領導下才能有安全可言,美國也只有把俄羅斯聯邦列為對手才能得到歐盟信任和仰望。歐盟三國德英法也無法擺脫美國的避護,三個國家更不能離開美國的指揮,嚴格來説是軍事指揮。所以,歐盟德英法爭脫不了美國的魔咒。

  • 6 # 鬆澗山水畫

    英法德是歐洲的三駕馬車,是美國在歐洲最主要的盟友,但英法德追隨美國是有明顯的溫度差的,英國是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小弟,如果說德法是被美國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那英國就是自己把自己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英國是心甘情願,死心塌地的追隨美國,甘當美國的小弟和打手的。

    英國日不落帝國早已經成為歷史,英國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島國,英國如果想要繼續在全球刷大國存在感,英國只能依附於美國的霸權下,英國只有藉助美國霸權的餘威,英國才能在全球狐假虎威,繼續做日不落帝國的意淫夢。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重要經濟體,德國的主要精力在發展經濟上,德國對地緣政治和軍事力量上的訴求已經被德國巨大的經濟成就淹沒了,德國是安心做歐洲最大的土豪,而遠離全球的地緣政治博弈,做為歐洲最大土豪,德國最不希望戰爭和動亂,德國需要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來持續發展經濟,顯然美國霸權是能給德國提供經濟發展穩定環境的。

    法國雖然是二戰中被美國解放的國家,但法國在英法德三國中是最有大國尊嚴,和大國意識的國家,二戰後,法國在戴高樂的帶領下,就極力擺脫美國的控制,尋求獨立自主,在英法德三國中,只有法國是真正要脫離美國霸權,法國要帶領歐洲走向獨立,走向強大的,法國獨立的軍事力量就是法國帶領歐洲擺脫美國軍事管制最大的底氣。

  • 7 # 高峰軍事觀察

    確切地說,英法德第三個國家是一直與美國合作。基礎由傳統的因素和所謂的共同價值觀構成。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美英法德在戰後體系影響下成為一個利益結合體,其中北約的紐帶作用更加明顯。通過美國主導的北約形成穩固的軍事安全戰略同盟體系,並以蘇俄為假想敵,逐步加強北約的牢固性。

    即便是在鐵幕打破後,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猜忌並未減小分毫。因此北約不但沒有成為過時產物,相反在美國的利用下還逐步向東歐擴張。歐洲國家在歐盟體系下,試圖改變與北約和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關係,但是俄歐互信仍然是最大的困擾,同時讓美國有機可乘,在俄歐之間製造矛盾利用矛盾。

    共同價值觀是美歐之間形成互信的基礎,這也算是唯一“牢不可破”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美歐在很多政治和經濟問題上的分歧和競爭,都是可以溝通理順的。尤其是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穩定經濟體,美歐在世界經濟戰略上的支撐作用是互為的,是不可或缺的依賴。當然在發展過程中,各自都希望爭取利益最大化。

    那麼英法德三個國家會一直與美國合作或者說一直追隨美國嗎?答案是否定的。客觀的說,沒有永遠的強勢,美國的世界老大地位和西方領頭羊地位都不是鐵打的。而且歐盟的發展,註定要讓美國從盟友變成競爭者。到那個時候,世界範圍內新興大國和集團將會重新洗牌。包括英國,很有可能重新加入歐盟。

  • 8 # 寰球視野新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的經濟實力遠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軍事實力已經能夠與英國平起平坐,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其中規定了美英軍艦總噸位各為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即五國按比例為5∶5∶3:1.67∶1.67。航空母艦的總噸位為美英各13.5萬噸、日本8.1萬噸、法意各6萬噸,英國的霸權地位已經不保,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已經成為必然。

    美國曾是英國殖民地,兩國都以白人作為主體,英國最先適應了美國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接受了大量美國援助,戰後也一直追隨美國,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有英國軍隊的身影,在美國的庇護下,英國可以維持海外利益。

    英法德三國有著各自的想法,但是整體實力不如美國,軍事實力更是需要美國的支撐,因此與美國結盟更加符合各國利益,法國雖然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但是最終還是選擇重新加入。

  • 9 # 野駱駝78851147

    其實這是價值觀決定的,富人們大都有自己的圈子,他們相互依存的關係,是建立在意識形態高度一致上,窮人一般是無法理喻的。在他們眼裡,第三世界的國家,如同鄉巴佬,是需要用規矩制約和加一改造的。平時看不出什麼,一旦他們中哪個遭遇不測或出現麻煩,他們會立馬凝聚起來,共同維護他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所以,許多人老覺得,英法德日等在重大問題或原則上,寧肯丟掉唾手可得的利益,一呼百應,成了的馬前卒或“跟屁蟲”,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只有這樣,他們的世界“富人俱樂部”,才有可能始終掌控在他們手裡。

  • 10 # 自由自在116270606

    國與國之互利共贏關係,跟著強盜走有肉吃有湯喝,歐洲各國跟著美國走,歐洲各國可以少操心節約軍費開支,有錢交一點保護費。美國只管在世界剪羊毛打打殺殺北約跟從就行。小國家不要有軍隊,象日本只有警察維護國內秩序,外國打大仗都交給美國OK了。小國只管解決民生問題,象紐西蘭過好本國日子,減少軍費和軍備競賽。活好當下是根本,前蘇聯聞名一世的強國,現在倫為中國廣東省的財力。人口也相當廣東省人口。

  • 11 # 中評中語

    如果說英德法三個國家都在一直追隨美國,這一論斷也不太準確。

    如果深入分析的話,可以發現英德法三國和美國的關係,以及與後者的路線也非截然相同的。

    英國的確是與美國關係最為密切的國家,在英美之間一直都有“特殊同盟”的說法。

    英國當前面臨著脫歐,所以其更需要美國的支援,這種支援是方方面面的,從政治到經濟,所以比起德國和法國,英國更加依賴於美國。

    法國是三個國家中比較獨立的。

    法國的獨立性這有著法國自身的歷史淵源,也有著現實的考慮。

    馬克龍最近還公開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雖然此舉遭到了北約國家的集體炮轟,但這已經體現出法國和美國之間很多方面存在的分歧。

    法國和美國關係的分水嶺應該是伊拉克戰爭,在伊拉克戰爭之前,法國是高度配合美國的,但美國繞開聯合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促使法國意識到了包括自身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巨大危機——美國可以不受任何約束的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全憑自己的喜好和利益考量。

    於是實際上從伊拉克戰爭之後法國就越來越強調自身的獨立外交以及歐盟的獨立性。

    德國則是介於英國和法國之間,德國對於歐盟應該擁有自己的防禦力量,應該增強歐洲自身的獨立性這是認可的,也是德國在緩慢推進的。

    但是其不像法國那樣激進,因為德國比較務實,其知道歐盟在沒有自身的獨立的防禦力量之前,還是需要北約和美國的保護。

    而推動歐盟防禦一體化又是一個眾口難調,難度和時間跨度很大的事,所以當下歐盟還是需要在美國和北約體系下進行運作。

    這些現實和實際困難促使德國對美國既是保持配合的狀態,但又不像英國那樣依賴和無條件,又保持一定的距離,在一定程度強調歐盟和德國自身的獨立性,但又不像法國那樣走的遠。

  • 12 # 極品天下

    其實也不能說英法德三個國家是一直追隨美國而不敢跟美國鬧掰的。在這三個國家中,英國跟美國的關係最鐵,二戰後甘願成為美國的小跟班,那是沒的說的。德國因為是戰敗國,自從被美國納入北約體系後,一直還沒有真正的反抗過一次,但這並不表示德國就甘願於做美國的僕從國了。而法國在很長時間內根本就沒有加入北約,遊離於美國的北約體系之外。不過法國終究還是把自己的身份認定為西方世界的一員。最近馬克龍似乎有跟美國分道揚鑣的意思,就看他能不能打破枷鎖,真的跟美國鬧掰吧。

    英法德三個國家追隨美國,基本上不敢美國唱反調以至於鬧掰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意識形態上存在著侷限性

    這個世界自從出現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後,就一直呈現出一種對立的狀態,直到兩種意識形態轉化為兩個龐大的軍事組織北約和華約,就形成了冷戰。在冷戰思維下,西方國家很難衝破固有的思想意識,凡事都會從意識形態上去考慮,這樣就必然會把美國當成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雁,什麼事都讓美國來替他們做主。這樣,追隨美國,就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然而歷史的事實已經證明,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絕不是判斷這個世界是非對錯的唯一標準,甚至還是一個常常失靈的錯誤標準。英德法三個國家已經在這上面吃了很多的苦頭了。

    二、對熟悉記憶的慣性思維

    在歷史上,美國曾經是西方世界的守護神,但後來這個守護神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已經不是西方世界的守護神了。為了美國的利益,美國是可以犧牲除美國外的一切國家和個人的,在這上面,連最親密的英國都不會例外。而對德法兩個國家,美國就更加的不會客氣了。“稜鏡門”暴露了美國對自己的盟友同樣沒有放過監聽的機會。事實證明,如今的美國已經喪心病狂,誰跟著美國誰就會受到美國的貼身傷害。

    三、對過去戰爭的可怕記憶

    二戰讓英德法三個國家都對戰爭有著抹不去的可怕記憶。而遠離戰爭的辦法就是去依賴一個強大的國家用武力來保護自己,自己一心去種田做生意就行了。在這三個國家中,德國是自我解除武裝最用心的一個國家,據說現在連幾架像樣的飛機都飛不起來了。而美國為了綁架威懾這些國家,把自己武裝的就愈加強大。這樣英德法三個國家就更不敢輕易去招惹美國了,寧可跟著美國受點苦,也強過離開美國去受罪。

    四、美國把控著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要權力

    無論是軍事上的,還是經濟上的,還是金融上的,還是文化上的,美國都把世界的控制權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裡。其它國家想得罪美國,還真的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呢。

    五、高度融合的世界經濟讓西歐三國高度依賴美國的市場

    美國依靠三億人口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消費市場,誰要在美國市場賣出商品,就得跟美國搞好關係。在經濟和市場上的依賴使得西歐三國行事總是小心翼翼的。

    六、改變需要勇氣,清醒需要過程

    英德法三個國家追隨美國日久,西方世界的概念已經在它們心裡紮了根,要改變思維,恐怕還得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它們被美國牢牢的綁在北約戰車上,要跳下去,那的確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

    英德法三個國家也不是沒有清醒的政客,比如過去的默克爾和現在的馬克龍。他們在和美國打交道的過程中還是能意識到美國的本質的,所以才要大力構建歐盟,甚至還提出要建立歐洲軍隊。但美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默克爾和馬克龍要真的成為一代政治大家,還需要一個更加放開的過程。很不幸,也許是出於年齡的原因,也許是出於健康的原因,現在看來默克爾是打算在跟美國鬧掰的戰鬥中偃旗息鼓了,以後要西歐三國擺脫美國,揚眉吐氣的站到世界的政治大舞臺上,就只能是看馬克龍了。

  • 13 # 靜夜史

    因為沒有實力。

    在實力決定一切的情況下,沒有美國的實力,英法德三國自然無法和美國一樣任性地去留。所以,是否追隨美國的決定權,從來不是取決於英法德,而是美國。

    作為歐洲的三家馬車,英法德三國經濟實力長期在歐洲各領風騷,綜合國力無可匹敵,尤其是德國,經濟長期作為西歐一哥,而英法等國則是安理會五常之一。

    因為首先,三國從來不是一路人。

    英國的島國海洋文明、法國的海洋和大陸文明以及德國的大陸文明,在文明起源時就大相徑庭。雖然歷史上的英法三國部分地區實現過統一,但終究因差異巨大而分道揚鑣。而這種差異,在1871年德國統一後開始陸續暴露。

    因為殖民起步早,英國很早就建立了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法國雖然不及英國,但同樣建立了海量的殖民地。而這和依靠兩次工業革命起家的德國分道揚鑣,而這也導致了一戰前德國和英法的對抗。

    兩次世界大戰作為英法和德國的攤牌戰爭,將德國戰爭機器完全摧毀,而美國則在戰爭中大獲其利。尤其是第兩次世界大戰,除將德國徹底打回了原型,元氣大傷的英法丟失了幾乎所有海外殖民地,損失比德國還嚴重,這是戰後英法難以在經濟上超越德國的原因。

    而經過二戰的洗禮,西歐徹底淪落,英法德三國再也不是叱吒風雲的一線大國了,而是美國籠罩下的二流強國。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從經濟上將西歐各國捆綁,英法德淪為美國的經濟附庸。

    而為了加強英法德等國的危機感,迫使其更加“忠心”,美國主導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英法德三國再度在軍事上被美國捆綁。

    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理應被美國駐軍安置核武器並作為美國駐歐洲軍本部使用;英國出於自保和攪屎棍需要,迅速完成從大爺到大孫子的轉變難能可貴。但法國作為西歐第一大國為何要寄人籬下呢?於是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北約爭取權力失敗後,於1966年憤而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應該說,這是法國在二戰後最有魄力的一件事,然而也僅僅如此,因為過了30年不到,法國就於1995年重新加入北約。

    相比於法國的“一時雄起”,英國在二戰後徹底焉了,尤其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被美國收拾了一頓後,更加明確了“生是美國狗,死是美國鬼”的中心思想,於是其後歷次對外行動,有美國的地方總有攪屎棍。

    而當下的英國“脫歐”對於法德苦心孤詣的歐盟是一個巨大打擊,而英國背後的美國則樂見其成,所以英國必將繼續作為歐盟的狗皮膏藥而存在。

    所以,反倒是戰敗國德國最硬氣。

    因為反法西斯改造徹底,東西德國獲得了蘇美兩國爭相扶持,經濟實力恢復迅速。1990年兩德合併後,綜合國力進一步強大。

    因為已經是國際地位低下了,所以德國在面對美國的敲詐威脅時比英法更有破罐子破摔的底氣,尤其是默克爾。

    而因為近年來德國和俄羅斯關係曖昧,這更為德國增加了對抗美國的籌碼。所以面對美國撤走駐軍的威脅,德國並不害怕。

    不過,無論多麼勇敢或者懦弱,三國在當前的國際秩序中沒有脫離美國影響力的可能。而三國報團取暖的可能性又更不可能,所以三國必將長期作為美國追隨者。

    而除了所謂的實力不足,在當前環境下,追隨美國除了臉上不好看,其他方面幾乎都是棒棒噠,比如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能夠為三國帶來更多資本,追隨美國煽風點火能夠檢驗實戰能力增加軍火訂單等。

    因為英法德三國本質上和美國已經實現了利益捆綁,所以如果強行“脫美”,不僅美國大哥會傷心,英法德更會傷身,實在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的操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4 # 一覽眾河小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有些地方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像,不過更加現實更加直白,總結起來就是“利益至上”,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曾經英法兩國頗為瞧不起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他們認為美華人又土又粗魯,哪怕是到了十九世紀末,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在他們眼裡美國仍舊算不了什麼。

    不過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歐洲各路強國打作一團,英法這對老冤家合起來跟德國打,當然了,雙方還有一堆聯盟小弟,彼此也都沒討到什麼便宜,家國被毀,死傷無數,經濟衰退。而美國呢,這時候正作壁上觀,然後順帶著跟歐洲這些國家做生意,向他們大量輸出武器。不過美國也是有偏好的,他們向英法販賣的武器要遠遠多於向德國販賣的。於是德國不高興了,美國才不管德國高興不高興呢,等到1917年,他們看時機差不多了,趁機對德國宣戰,假如英法戰營。最後的結果就是英法為代表的一方獲勝,德國一方戰敗,不過雙方都損失慘重。而美國呢,不僅大發戰爭財,他們本土也沒有受到任何創傷,而且還坐享了戰勝國的名譽。

    過了二十年,二戰又爆發了,美國又想玩這一套。這一次德國明顯是想復仇,上來就來個猛地,把英國打蒙圈了,法國更是完蛋,直接投降,同時德國盟友日本也在亞洲作妖。美國看著這一切,依舊維持著自己表面中立的態度。當然了,在背後它還是會支援英法一方的。不過這時候日本居然玩大了,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隨後德國日本都對美國宣戰,美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才真正加入到二次世界大戰中來。這一次,美國發揮的作用更大一些,特別是最後兩個原子彈在日本上空那麼一炸,整個世界都震驚了,也直接促使了日本投降。雖然美國在二戰出力較大,但是它賺得更多,其他什麼英法德本土都是一片狼藉,而美國本土則是一片欣欣向榮。二戰結束時美國一國的GDP佔到世界一半以上,英法一片廢墟,德國作為戰敗國直接被美蘇一分兩半,直接報廢了。這個時候英法德在美國面前徹底沒了脾氣,終於低下了頭顱。

    美國看到英法德幾個昔日的強國風光不再,而且再也沒有跟自己抗衡的可能,它反而想起要去扶持他們了,當然這中間可能一多半是出於美蘇對抗的考慮。畢竟美國離著歐洲大陸太遠,如果它不去扶持西歐各國,很可能被蘇方滲透,這是美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於是“馬歇爾計劃”正式啟動,關於這個計劃,中學歷史都有提到,概括起來就是援助歐洲計劃,從這以後,作為老牌歐洲強國,都要受美國的影響左右,沒有辦法,拿人手短啊。美國當然也不會白白支援他們,肯定會藉機對他們進行控制。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英法德也不是傻子,他們對於美國的想法自然一清二楚,但是清楚又有什麼用呢,形勢比人強啊,他們就算知道美國的居心,也只有忍受著。

    當然了,三國也各有各的小九九,比如說英國,在以前甚至算得上是美國的宗主國,後來美國居然壓它一頭,本來以為英國會反彈最強烈,沒想到英國跟美國反而走得最近。特別是前些年布萊爾當首相那十年,對美國簡直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美國對他如此忠心的態度也挺滿意,給予了相應的回報,布萊爾當首相時期,英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要優於法德。

    法國跟英國就不一樣了,二戰以後法國雖然也要接受美國援助,但是自從戴高樂總統當政以來,他就開始積極倡導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反對美國在西歐霸權,法國在他領導下,六十年代就與中國建交,這無疑是打臉美國。還有後來的總統希拉剋,他聯合德、俄,共同對抗美國在歐洲的霸權,反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近些年法國對美態度雖然沒有那麼強烈了,但也沒有完全受美國擺佈。

    而德國又有些不一樣,德國是二戰戰敗國,戰後分為東德和西德,分別由蘇、美英法控制,所以也有很多身不由己。那時候英法也已經衰敗不堪,實際控制西德的主要就是美國。後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東西德統一,德國也開始逐漸顯露出自己的力量。從國民生產總值來算,德國長期以來都是歐洲最高的,儘管對它有諸多限制,德國也在逐漸謀求更高的政治地位,特別是施羅德當總理的時期,跟希拉剋一起對美強硬,不過後來對美國態度又有所回暖。

    儘管三國對美國態度有所區別,甚至哪怕是現在的英國也會偶爾跟美國有點小摩擦,但是整體來說,它們三國都不會跟美國走向敵對關係,強硬也只是相對而言。三國都是經濟大國,跟美國貿易往來頻繁,英法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它們有很多政治訴求跟美國也是一致的。話說回來,它們跟美國如果真的搞對抗,也沒有什麼好處啊。國與國之間向來都是利益至上的,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相信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去做。

    如果說它們三個國家聯合起來,那還真有資格跟美國叫叫板,不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英國跟法德兩國就聊不到一塊去,脫歐這事都鬧了許多年了。法德兩國雖然有時候似乎關係很好,但歷史上兩國經常也是打得不可開交,自由散漫的法華人跟嚴謹的德華人也很難互相看順眼,所以這三個國家要擰成一股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三國實力加起來也只是能跟美國叫叫板而已,還沒有達到可以抗衡的地步,何況三國也不可能聯合起來,那就更沒什麼實力跟美國撕了。

    所以英法德三國都會選擇跟美國維持比較近的關係,要跟美國鬧掰,他們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實力。

  • 15 # 歷史風暴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英國德國法國三個國家一直追隨美國而不敢跟美國鬧掰?那麼不妨想一想,如果英國德國法國三個國家不追隨美國了,甚至是跟美國鬧掰了,會發生什麼?

    接下來無非兩個結果,第1個結果就是英國,德國,法國自立山頭和美國對著幹;第二個結果是投奔新的大哥和美國對著幹!

    下面看一下這兩個結果,現實不現實:

    第1個結果,英國,德國,法國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和美國對著幹!

    英國,法國,德國三個國家人口加起來超過兩個億,GDP總額將近10萬億美元,軍隊相加足有70多萬。

    三個國家如果真的能夠聯合起來,確實有和美國叫板的能力!

    這個力量雖然說無法和美國在全球進行爭霸,但是最起碼可以將美國從歐洲攆走。別看美國有100多萬軍隊,20萬億美元的GDP,並且有11艘航母,但是由於他在全球各地都有利益,所以無法集中全力和英國,法國,德國在歐洲地區進行對抗。

    於是,當三個國家聯合起來之後,就有了和美國在大西洋分庭抗禮的能力。

    雖然看上去很美好,但這是非常不現實的。

    因為,英國,法國,德國三個國家他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英國從17世紀開始就是歐洲大陸的攪屎棍,他不會允許有任何一個國家強勢崛起。所以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哪個國家強他就會聯合另一個國家打壓更強的。

    (歐盟一開始是看押德國的組織)

    所以,三個國家如果和美國鬧掰,他們就會形成歐洲版的三國演義,根本就無法集中全力來對抗美國,只會被美國看笑話!

    第2個結果,投奔新的大哥

    既然這三個國家誰都不服誰,那投奔新的大哥行嗎?

    當然可以了,只不過現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讓英國,法國,德國投靠的強大國家還沒有出現呢!

    東歐地區的俄羅斯雖然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但其他方面卻乏善可陳,並且在歷史上和西歐各國也有很多恩怨,是他們防備的物件。

    (俄羅斯現在就剩下軍事實力強大了)

    英國,法國,德國怎麼可能服這樣的一個國家呢?

    除了俄羅斯,比較強大的國家還有日本,印度,巴西,東方大國等,這些國家也沒有能力讓三個國家服氣。

    所以,轉一圈,發現現階段也就是美國有能力當這三個國家的大哥!

  • 16 # 依稀說史

    天下大爭實際上是實力之爭,外交更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弱國都沒有外交,就算有也是比較屈辱的外交。英國、法國、德國等國之所以一直追隨美國,也是國家實力使然。

    二戰以前,英法德的綜合實力並不弱,美國的實力也沒有今日這麼強大。二戰之前世界中心在歐洲,掌握國際話語權的國家也主要集中在歐洲。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逐漸建立了在世界的優勢。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先後崛起,不少國家成為世界性大國。英國自從1588年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就是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也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工業革命之後,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強國,也成為日不落大帝國。法國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英國那般強大,也多次位居歐洲大陸第一強國,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號強國。德國自從統一之後也成為世界級強國,在世界上可以和英國抗衡,國家實力遠在美國之上。一戰結束後,歐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衰落。英國和法國實力被削弱,德國被摧毀。二戰爆發之前,德國已經重新崛起,國家實力不弱於英國。英法兩國聯合起來控制了國聯,成為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個實體。此時的國際中心仍然在歐洲,美國的實力雖在增長,卻無法和歐洲三大強國抗衡。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這種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二戰之中,德國被完全摧毀,法國曾經被德國完全摧毀,英國雖然沒有被摧毀,但是基本上已經衰落成為二三流國家。當時的歐洲幾乎成為一片廢墟,歐洲的國際地位大大降低。當時歐洲還面臨著來自蘇聯的威脅,蘇聯已經控制了東歐,西歐隨時有可能成為蘇聯的實力範圍。此時的歐洲根本無法同當時的兩大強國抗衡,只能成為兩大強國爭奪的戰場。歐洲也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的核心,在國際上美蘇兩國擁有絕對話語權。

    美國為了防止西歐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同時增強自己和蘇聯爭霸的實力,實行了歐洲復興計劃,也被稱為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份,美國正式啟動了馬歇爾計劃,前後時間長達4年之久。在此期間,美國向西歐提供了技術、金融、裝置等各種形式共131億美元的援助。這些援助中大約90%為贈予,其餘10%為貸款。英國、法國、德國也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之內。美國不是慈善家,也不是聖人,他為西歐提供經濟援助,需求西歐各國用政治、軍事利益換取。西歐各國成為美國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小跟班,美國軍隊開始遍佈西歐各國。

    美國對西歐各國實行經濟援助的同時,也拉攏北大西洋沿岸國家,組建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北約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北約成為美國打擊蘇聯,稱霸世界的重要工具。美國在北約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北約的絕對主宰。

    由於二戰後,西歐各國衰落,他們需要美國的幫助,所以他們先後成為美國的小跟班。西歐各國都曾經是世界級強國,在國際事務中擁有絕對話語權,他們自然不願意一輩子成為美國的跟班。二戰結束之後,面對歐洲已經衰落的事實,歐洲國家想到了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蘇美兩大國的辦法。歐洲六國組成了歐洲共同體,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歐洲共同體在經濟上面已經可以和美國抗衡。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上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之勢。歐盟組建以後歐洲各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和美國抗衡的能力也逐漸增強。尤其是法國和德國,依靠歐盟脫離美國控制的慾望非常強烈,與美國對抗的能力也非常強。法國不僅在經濟和脫離美國,在軍事上和政治上也早就和美國“分家”。

    現在以法德為核心的歐洲在根本大方向上依然和美國保持一致。但是在許多具體事務上早就和美國的思路不一樣。當年美國打伊拉克的時候,英國跟隨美國一起,而法國則是堅決發對,甚至投下反對票。美國和伊朗鬧得不可開交,歐洲反而和伊朗繼續合作。美國嚴厲對針對的一些國家,歐盟卻和他們保持著相對良好的關係。隨著歐盟實力的不斷壯大,法德在國際中的話語也會越來越重,他們也不會亦步亦趨地跟著美國,而是從自身實際情況考慮問題。

    英法德等西歐國家,成為美國的“小跟班”除了實力衰落之外,還需要依靠美國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實力急劇膨脹,整個歐洲都處在蘇聯的槍口之下。西歐各國只有依靠美國才能保證自身安全,只有依靠美國才能遏制蘇聯勢力的擴張。蘇聯解體之後,歐洲各國也有遏制俄羅斯的需要。西歐各國需要藉助美國的勢力遏制俄羅斯向西擴充勢力,同時提升自己在東歐的影響。

    現在英法德聯合起來已經足以和美國抗衡,單獨一個國家都不是美國的對手。這三個國家中,英國和美國的關係更近,跟隨美國的步伐也更緊。法德兩國跟美國的關係相對較遠,他們在不少政策上和美國並不一致。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以這三個國家的目前實力都不敢和美國鬧掰。也許有一天這三國變得更加強大了,或者美國衰落了,他們才會徹底和美國分庭抗禮,徹底敢和美國“鬧掰”。

  • 17 # 小虎有話說啊

    對於英法來說,美國是拯救者,是恩人,沒有美華人的解救,英法在二戰早就亡國了。 對於德國來說,美國即是它的戰勝者,又是它的拯救者。二戰期間美華人徹底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華人,又在冷戰期間主導促成了東西德國的合併統一,所以說,德華人對美國既威服又感恩。 美國一直都是歐洲的“家長”,“老大”,歐洲人既感恩又服氣,發發牢騷是可以的,“翻臉”的想法是不會有的。

    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美華人的對手,歐盟真正的成為一個聯邦式的國家體系,首先要有一個盟主,就目前或者是相當長的時間內,這個盟主都不可能出現!只能以現在的方式存在!

    一,美國和西方的一些主要大國,及某些小國在根本的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是美國大口吃肉,他們喝湯啃骨頭而已。 二,這些西方國家顯然沒有美國的力量大。這決定這些國家對於美國的問題上具有天生的軟骨病。 三,在同美國的鬥爭中,不能把西方這些國家作為依靠的力量。只能作為具體問題的,短時間的同路人。但是中國的希望始終不能寄託在他們身上。 五,發展中國家的不斷崛起,落後國家的面貌不斷改變,美國的霸權將逐步衰落,資本統治世界的能力將日益衰弱。

    美國拉英國拆臺,志在分裂歐盟,將歐元拆散瓦解,形成敵對關係。英國首相人選,淪為美國傀儡,不斷超越底線,如今形同陌路,決裂只剩時間問題。

    因為西方各國對美國的社會體制認可度是極高的,同時也在實行這就是美歐(包括整個西方世界)這是基礎的基礎。另外一點,美國是移民國家,尤其是資訊如此暢通的今天,人們逐步發現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的監督機制是目前全世界最完善的,特別是對權利的約束,從二戰中美國的參與,就可以看出美華人民群眾的力量,作為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即使作為政府想參戰,而人民不同意,總統也無奈。(不論反對和贊成美國的不同意見報道對此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弱小國家依附美國的心情是明擺著的,不然美國也不可能這麼囂張。美國為了統治世界,所以要幹掉對手蘇聯。幹掉後俄羅斯的實力並不小,所以又想幹掉俄羅斯。在此情況下,中國印度在崛起,美國認為中國可能成為美國最大的威脅,所以欲聯印俄對付中國後,再去對付俄印。

    美國之所以強大,除了本身經濟實力強大外,還有一個強大的西方聯盟。從中國的立場上看,當然巴不得這個聯盟分裂,但這需要時間。

    英、法、德三國不敢與美國決裂,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他們把美國當作共同價值觀的盟主。只要歐美價值觀上一致,他們決不敢與美國決裂,這樣做國內政治不允許,誰做誰的政治生命結束。首先,英法德和美國具有共同的普世價值觀和社會制度,所謂“君子以同道為友”;其次,美國壓倒性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金融、文化教育實力擺在那,任何國家都離不開,所謂“得美國者得天下”!

    除非英法德願意永遠供養美國受美國控制,或者美國放棄美元霸權不然的話決裂是遲早的事,最先美國建立布頓雷森林體系保證不超發美元,結果被英法德等世界各國發現,世界各國紛紛拿著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美國超發美元太多無法支付黃金違約。接著美國偷換概念將世界產油國所生產的石油變成美國之物,到現在演變成世界各國所有貨物商品都變成美國之物,透過美元紙張自動送到供養美國。以前美元跟黃金掛構,說明美國擁有很多黃金,而美元跟石油掛鉤,石油卻是產油國之物,這就是偷換概念。當時英法德等國擁有很多美元儲備,當美國提出美元跟石油掛構,如果世界各國不同意,那所儲備的美元就作廢,因此就睜隻眼閉隻眼不反對,免得受損失,後來英法德歐洲國家覺得長期如此不行建立歐元跟美元分食世界之物,結果動搖美元霸權受到美國打壓。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他們沒有根本性的矛盾,在某些時候、某些領域,有矛盾,但這不影響大局。 由於體質因素,他們間的矛盾是公開的,所以有些“外行”認為他們要決裂了。

    歐美價值觀相同、人文歷史彼此相連,他們的矛盾在國際上屬於內部矛盾,他們與中國等國的矛盾屬於外部矛盾,性質不同。不可否認,現今一個超級強大的美國仍是世界和平的基石。不要動不動決裂,不論中美、中日、美歐。現今世界和平仍是二戰後和平體系,現在是,未來20年仍然是。

  • 18 # 房子297房小平

    現在的情行,是有所不同,英國跟美國,還形影不離,但法德兩國,想脫離美國,原因是美國,為自己利益,想拋棄歐盟,制裁歐洲國,德法看不慣,自己想獨立,不讓美國管,削弱美勢力,早晚有一天,不再跟美國,做個小跟班,受人來擺佈,和中俄交好,獲最大利益,不再受欺負,真正站起來,成正常國家。

  • 19 # 知未是也

    這三個國家在社會制度、宗教信仰、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方面基本上同美國相同,相互之間很少有意識形態方面的衝突,又同屬於白人,追隨美國,就是共同維護其西方文明,不願意看到西方國家標榜的民主、自由和人權遭到失敗。

    儘管英法德在應對疫情和騷亂上對特朗普和美國感到震驚和失望,但他們從心裡不願意承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弊端和失敗,拜登上臺後,讓他們似乎又看到了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信心和希望,把拯救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希望全部寄託在拜登身上,試圖抱成一團來化解西方國家共同面臨的政治困境和危機。

    英法德追隨美國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維護各自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合法性和在本國的統治地位。疫情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打回了原形,讓西方政客們充滿了疑惑和失去了信心,為了重拾信心和證明自己,他們才抱成一團相互支援。

    正如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講的那樣,美國在我心中一直是英國追逐的航向和燈塔,美國如果不行了,西方國家的精神支柱也就徹底崩潰了,這絕不是西方國家情願看到的事情,事實上,這一天離整個世界越來越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土耳其和法國關係惡化,法國緊急召回駐土耳其大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