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628537880225454

    胸懷坦蕩 胸懷是“心中所懷”,就是人對事物的寬容和承受力。

    胸懷坦蕩就是敞開胸懷容載萬物。包括參天的大樹,矮小灌木叢,乃至毒草,無所不容,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又可做“坦蕩胸懷”。舉例:“古人雲:宰相胸中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就是啟迪我們,做人要胸懷坦蕩。

  • 2 # 用戶1450991851146221

    有:麻痺大意、粗心大意、掉以輕心、不知不覺、身不由己

    麻痺大意[má bì dà yì]:麻痺:肢體失去知覺和運動機能障礙,比喻失去警覺。指粗心、疏忽,對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出處:巴金《堅強戰士》:“我要當心,不能麻痺大意,我應當找個隱蔽的地方。”

    粗心大意[cū xīn dà yì]:粗:粗蔬。指做事馬虎,不細心。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學四》:“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終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

    掉以輕心[diào yǐ qīng xīn]:掉:擺動;輕:輕率。對事情採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

    出處: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不知不覺[bù zhī bù jué]:知:知道;覺:覺察。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注意。

    出處:明·趙弼《兩教辨》:“遂使昏愚之徒,聽其妖誕,舍正從邪,醉生夢死,不知不覺。堯舜三代以前,未聞有此教。”

    身不由己[shēn bù yóu jǐ]:由:聽從。身體不由自己作主。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

  • 3 # 用戶206350918624007

    一無所知全無所聞一竅不通一概不知全無所知毫不知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定語從句中,中的引導詞在什麼時候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