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弱水三千3003
-
2 # 用戶674544334197
歷史沿革磨,最初叫磑(wei),漢代才叫做磨。中國石磨的發展分早、中、晚三個時期:從戰國到西漢為早期,這一時期的磨齒以窪坑為主流,坑的形狀有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棗核形等,且形狀多樣極不規則;東漢到三國為中期,這時期是磨齒多樣化發展時期,磨齒的形狀為輻射型分區斜線型,有四區、六區、八區型;晚期是從西晉至隋唐(至今),這一時期是石磨發展成熟階段,磨齒主流為八區斜線型,也有十區斜線型。
-
3 # 上善若水
又叫磨盤,可以磨小來,磨黃豆,用石磨磨出豆漿,做豆腐口感更好吃,磨出小米,營養更好,味道更好!
-
4 # 用戶4094681924077
石磨[shí mò]
糧食加工機械
石磨是用於把米、麥、豆等糧食加工成粉、漿的一種機械。開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晉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了用水作動力的水磨。通常由兩個圓石做成。 磨是平面的兩層,兩層的接合處都有紋理,糧食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在滾動過兩層面時被磨碎,形成粉末。[1]
中文名
石磨
外文名
stone mill
功能
糧食加工機械
朝代
晉代
拼音
shímò
香磨地名的由來,源於這裡早年的制香業。
早在清中期,境內農民即會利用水利資源從事生產。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小市李春茂在香磨村建成春茂永香坊,引河水帶動石磨,加工制作線香,年產值2 200塊銀元。同年,小湯河沿岸建成水力制香磨坊10處。
1910年(清宣統二年),全縣建有水力制香磨坊131處。其中細河沿岸81處、小湯河兩岸38處、太子河干流12處,年產值10萬元(銀元)。
香磨村這一溜河岸邊共有香磨作坊七八家,有名的有李家磨,唐家磨,郭家磨,孫家磨,施家磨,雙磨等等,一個接一個布滿在這一河道,可見當年這裡的制香業有多紅火,因此這裡就自然而然就被稱為香磨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