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水46107

    個人認為三國演義還是評書比電視劇好,首先評書是用語言描述講解的方式展現故事情節,所以留給聽眾想象空間巨大,即使有藝術誇張也未超出聽眾的想象,而電視劇是演員利用道具還原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形式,但事實上無法做到真正還原,給觀眾直觀印象與對故事情節的想象反差加大,導致觀眾心理上無法接受,因此還是評書較好。

  • 2 # 留得花里名

    如果單純把評書大師袁闊成的長篇評書三國演義,與93版經典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相比,只能說都是精品,各有千秋,都是好作品:評書是語言藝術,不同的角色和場景,都要靠說書人一張嘴,附帶醒木、扇子身段動作等去刻畫,更考驗說書人的功底,重在“聽和想想“;電視連續劇是視覺藝術綜合藝術,更宏大而直觀,衝擊力更強,重在“看“。

  • 3 # 手機用戶86803241255

    要想了解評書和原著的區別,必須明白什麼是評書,什麼是原著.

    原著是指作者本人所寫的書.裡面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事件.沒有經過別人的修改或翻譯.

    而評書,只是對原著的評議,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比如:《三國演義》原著是羅貫中,是文言文,白話寫的.

    評書的真正的意思是:(如下)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游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髮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評書已有十代演員。其中最負盛名的有:"評書大王"雙厚坪(第六代),"淨街王"王傑魁(第八代),評書藝術家連闊如(第九代),評書演員劉蘭芳(第十代)。他們都擅說冠笏袍服、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解放以來,在編演新書方面有成就的演員有單田芳、田連元、李慶良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強弱關系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