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常道畢延河

    “中國每個朝代滅亡都有人或許多人為之殉,清亡無一人殉,這在歷史上是可恥的,既然如此,我來做這件事。”

    著名學者梁漱溟的父親樑濟,一個普通的學者官員,感嘆清朝的滅亡而大眾無動於衷,心甘情願為之殉葬。

    蒙元滅宋,崖山之戰,殉國的老百姓達到了十萬之眾。清朝的老百姓基本上就是一個看客,麻木不仁漠不關心。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後,很多老百姓爭相做英法聯軍的嚮導,為英法聯軍引路搶劫!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甚至有老百姓幫助八國聯軍運輸物資。大清滅亡,除了少數遺老遺少,無人關心。

    《孟子·離婁上》講:“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儒家講究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儒家本來想給統治者戴個緊箍咒,結果民心民道成了統治者的裝飾品,唱得好聽,從來不實行。沒有人真正關心民眾的死活,李世民說“水可載舟亦能覆舟”,那是因為他看到農民起義的巨大破壞力。儒家的道德經其實未必趕上農民的刀對統治者有教育意義。

    滿清的野蠻可以與蒙元一拼的,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入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從東北一直到西南的大屠殺,使得很多地區“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魯迅感嘆:“清軍入關屠盡明朝漢人的骨氣廉恥”, 有思想、敢反抗的忠貞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

    朱元璋說“胡虜無百年之運”,元朝統治中原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趕回大草原。同樣野蠻的清朝卻統治了近三百年,打破了這個歷史定律。這是什麼原因呢?

    元朝不得民心,清朝三百年也沒得什麼民心。關鍵因素在於知識分子,在於士紳階層。

    戰國時期的顏斶就喊出了:“士貴王者不貴”,諸侯國之間的征戰,使得人們看到一個事實,得士者得天下,失士者失天下。

    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宋朝就是被士大夫們創造奇蹟的。

    清朝統治者比元朝聰明多了,很會懂得籠絡士心,一手軟一手硬,威逼利誘,先給個甜棗再打一棍子。

    清朝提倡“滿漢一體”“以漢治漢”,採取各種措施籠絡士紳階層, 對於前明的宗室、官僚明確規定: “各衙門官員, 俱照舊錄用。……其避賊回籍, 隱居山林者, 亦具以聞! 仍以原官錄用”。

    清朝入關以後,自然也要追求文化認同的正統王朝,爭取廣大士子的支援。所以康熙跪拜孔子,以儒治國,對待那些著名的學者多次徵召,以示誠意。黃宗羲這個著名的反清學者,康熙故意顯示其大度與寬容。這個政策頗有成效,黃宗羲晚年在書信等之中,每每讚譽康熙皇帝為“聖天子”,稱清廷為“國朝”、清軍為“王師”,而且讓自己的兒子徒弟去幫康熙帝修《明史》,實際上就是對清朝的一種預設。

    清朝不得民心,但是恐怖統治的目的就是讓民有畏懼之心,有奴才之心,才能安安穩穩。清朝統治在一統天下以後需要安撫民心,前期的圈地、投允和逃人法是過於殘酷野蠻,後來都有所修正。

    先得天下後安民心,老百姓有飯吃就不會造反。清朝需要的是奴才與順民,對民族的創造力的毀滅是致命的,徹底的改變了民族的形象,更改變了民族的心理。龔自珍哀嘆”左無才相,右無才史,閫無才將,庠序無才士,隴無才民,廛無才工,衢無才商,抑巷無才偷,市無才駔,藪澤無才盜;則非但鮮君子也,抑小人甚鮮。“連小偷都沒有技術含量了,民族衰微到了什麼程度。

    士子變成大清的奴才,老百姓是安穩的順民,這就不難理解大清為何能統治近三百年了。要不是鴉片戰爭,大清還是會在天朝美夢中昏睡呢!

  • 2 # 驟雨瀟湘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的確不錯,不過是奪取天下之後的事了。

    首先,你奪取天下,並不需要民心,因你奪天下的時候可能天下正亂著哪,你只要手段夠狠,武力夠強,整垮對手,你就是天下之主了,戰亂中,老百姓水深火熱,人心能向誰啊。

    當大局巳定,為穩定天下,你可就得施德於民了,老百姓其實要求特簡單,只要社會秩序穩定,少了貪官汙吏橫行,能安居樂業,誰當大官就暫放一邊了。

    唐大宗曾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誰說民心不重要。

  • 3 # 一品鏟史官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首先,“得民心者得天下”到底是不是一個偽命題?實際上,這是一個半偽命題。得天下確實需要得人心,但這個人心準確的說是“士心”,也就是廣義的士大夫、官紳群體的心裡認同,而不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心理認同。

    而在這方面,清帝國比滅亡明帝國的李自成等政權的表現,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所以滿清入關得了中原,而轟轟烈烈的明末大起義以及南明政權都失敗了。

    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正含義

    關於這句話是不是偽命題,我先講一個故事,或許大家就明白了:

    明朝初年,有一個人叫張信,他是北平的警備司令。而當時正是著名的“靖難之役”爆發的前夜,建文帝下令張信逮捕朱棣。張信猶豫不決。此時,張信之母告訴張信說,“王氣在燕”,你怎可攻打朱棣?

    於是,張信反而將這一情報報告給了朱棣。最終朱棣下定決心起兵靖難,最終取得成功。實際上,如果張信攻打朱棣,朱棣幾乎等於是甕中之鱉、困淵之龍。然而,輿論最終讓朱棣逃過一劫。

    拋開封建迷信,我們從兩個方面分析這個故事:其一,朱棣在當地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好,正面的“人設”非常強大,這就是所謂“得民心”;第二,張信並不是“民”而屬於“官”,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張信底下的小兵對於是否執行建文帝命令是沒有發言權的。

    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還往往得不到事情的真相,只能夠通過別人發出的帖子來判斷真假,更何況是古代?但是一旦帖子發出來了,受到人們關注了,輿論力量強大的,甚至於可以撼動權力。

    因此,“得民心者得天下”並不是一個偽命題,但是,如何得民心、得哪一部分的民心,這就很關鍵了。

    在滅秦的過程中,劉邦因為“約法三章”和“不欲費民”而得到了關中百姓的擁護,在以後的楚漢戰爭中,三秦和蜀中為劉邦送來了源源不斷的軍隊和糧草,這才導致了劉邦屢敗而不倒,這也是所謂“得民心”。然而我們注意到,他約法三章時“召關中諸縣父老豪傑”。無獨有偶,最完美的皇帝劉秀在自行度田的時候,受到豪門大族的阻撓並沒有徹底實行下去,但是劉秀依然對他的部下們非常仁慈,而社會也保持安定繁榮,看起來一片祥和。相反的例子是朱元璋,他是想從百姓的角度實施一些惠政的,然而卻成了士大夫眼中的暴君(在他大量屠殺功臣之前就有了這個稱號)。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所謂“民心”是那些“父老豪傑”的心,兩漢時,他們演變為地方上的三老、上層的士族豪門,後來成了士族門閥,後來又因科舉制演變為士大夫,到了明清,便是官紳和鄉紳。這一群體代表百姓上通政府,因此具有代表百姓發言的權力;而下接百姓,使得他們具有代為傳達命令的權力;同時他們一般具有一定學識,擁有傳播文字資訊等的能力。

    因此,這個擴大版的士大夫群體,才是“民心”的中堅力量。他們反對,就會像百姓傳達不好的訊息,而“民心”就失去了;他們擁護,百姓也就擁護了,“民心”就得了。就像現在那些論壇上發帖的人。

    準確的說,這句話應該叫做“得士心者得天下”。

    二、清政府入關後的政策

    實際上,滿清政府能夠入住中原,很大一方面在於,他們在“得士心”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1644年,在多爾袞的率領下,清軍剛剛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軍的時候,他們還是一個只擁有十數萬軍隊和東北+北京的地方政權。然而,短短20年不到,1662年,整個東亞,幾乎已經沒有他們的對手了。

    顧城先生在《南明史》的開端,回顧了1644年前後的一些歷史細節:

    當李自成滅掉大明帝國的時候,建整個官紳鄉紳群體,並沒有為故國嚎啕大哭,反而很多人歡呼雀躍,踴躍地想要再李自成的大順新朝中謀一個更好的職位。

    然而,李自成沒有轉變過來心態,在他的眼裡,起義不只是推翻大明帝國,還有那些可惡的官紳群體。因此李自成對他們並不友好,因此很快,追賬助餉讓官紳群體們中的一部分人,收起了他們對於李自成的友好,開始抵制這個新政權。

    不久,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匆匆撤回了陝西。而新入主的滿清帝國,作為蠻夷入主,加上之前對李自成那段不友好的經歷,官紳群體並不待見這個新政權。

    多爾袞首先為崇禎帝發喪,還為其諡號思宗。然後在官方輿論中,他將自己包裝成明帝國的繼承者,做出一副要為明帝國報仇的樣子,而物件就是那些推翻明帝國的逆賊,比如李自成。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們在關外和明帝國打了幾十年,而南邊還存在著一個“明帝國”。

    而滿清政府的這一舉動,瞬間將自己從官紳的敵對面變成了友好面,既然是帝國的繼承者,那自然也會對帝國的臣民負責,而不是隻會燒殺搶掠。

    只要前明官紳來投,多爾袞幾乎都是平級或者升級錄用,不管是閹黨、還是東林黨,抑或是曾經投靠大順的官吏。滿清毫不吝嗇官爵,甚至於升官到讓這些投降的人都受寵若驚,自請降官,比如馮銓。相比於李自成的“追贓助餉”和南明對投靠過李自成的人區別對待,滿清的這一寬大顯然贏得了更多人的青睞。

    多爾袞對於士紳群體的利益也是保護和拉攏的。他們宣佈承認在農民起義以前,那些利益擁有人的合法性。滿清政府還停徵了明末的不合理賦稅,比如練餉、遼餉和剿餉,然後恢復正常的賦稅制度。

    不僅如此,他們還放寬甚至暫停了引起漢族士大夫反感的“剃髮易服”政策。

    總之,剛剛入關的多爾袞竭力把滿清政府塑造成官紳鄉紳等帝國臣民的保護者、大明帝國的合法繼承著,以及代明帝國討平農民起義的復仇者。

    三、滿清帝國得到的“民心”

    滿清帝國很快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民心”,或者準確的說,得到了“士心”。

    在李自成退往陝西的時候,那些原本擁護明政府、和對大順保持戒心的官紳士紳們,開始躁動起來,他們組織軍隊,趕跑當地大順政權的官吏,以為能夠重新恢復保護他們利益的大明帝國。

    然而,當他們發現佔據北京的是原來據有關外的滿清政府時,他們不明白滿清政府的態度,不知道該投靠誰。這其中,還包括大量已經投降大順前明官員,因為李自成的兵敗而猶豫。

    這時候,滿清政府之前做的一系列工作開始顯現它的威力。

    一方面,已經投降並受到優待的漢族士大夫中,湧現出一批站在滿清政府的角度做工作的人,這其中不乏有名望的人,比如明恭順侯吳惟英之弟吳惟華。這些人充當滿清收買“民心”的先鋒,幫助滿清讓很多地方的官紳群體黑轉粉,迅速投入到蠻輕的懷抱中。

    另一方面,滿清的升級錄用影響到清與大順邊界地區的很多實權人物,特別是手握軍權的前明官吏,比如大同總兵姜瓖、曾經敗於山海關的唐通。這樣,幾乎兵不血刃,滿清就得到了山西和陝西的大部分疆土。從地形上看,山西之地,俯瞰關中威懾中原,則意味著滿清已經打開了入主中原的戰略優勢。

    而這時候,不過是1644年底而已。

    因此,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事實上毫無疑問,滿清入關後很快就得到了“民心”,打開了入主中原的第一步。之後建立了戰略優勢的滿清只要不出么蛾子,打敗分崩離析的南明和大順大西餘部只是時間問題。

    順便提一句,滿清非常懂得“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因此,雖然接受了漢人官吏和士大夫的投降,但滿清的軍政權力一直握在滿洲愛新覺羅氏的手中。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旦滿清站穩腳跟,就開始推行他的剃髮易服,來強調自己的統治地位。

  • 4 # 勇往直前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指人的心非指獸心,天下指民心相通無障礙,得民心非偉人所能的事,得天下非偉人能辦到的事,所以談不上大業。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如何溶入天下?人心自私自利,貪婪成性,自高自傲,眼裡容不下一顆沙子,邪惡,虛榮甚至有的惡毒,可說是十味齊全遍地。有誰敢自稱‘得"!有道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自古到今尚未出現,合未久必要分的局面,古朝宦官口裡叫萬歲歹歲萬萬歲,千歲千歲千千歲,你看多虛榮!叫不出事實就別亂叫,還異口同聲的叫,千歲沒有,萬歲更沒有,不管是人還是江山。

  • 5 # 黃河入海魚

    在古代底層“賤民”不算人,沒有選擇權。唯一的反抗,就是最後的共同毀滅。

    民心說白了是一堆散沙,沒人聚攏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很容易被操縱。

    再說民心所向,所謂的民心就是掌握部分話語權的知識份子和中上貴族階層。民間輿論很多也是商人在操縱。

    在生存面前,最後廣大民意流向是誰有錢,誰拳頭硬,民心就靠向誰。

    明末法治、經濟崩潰,官員貪腐,貴族也自私自利,再遇到小冰河期,天災不斷。最重要的是,jin商投靠滿清,進一步加速明朝滅亡。

    不要小看這些商人組織的投靠,一個幾十萬人的偏遠少數民族,讓Jin商幾十年慢慢養成草原霸主!

    它們走私違禁品,比如糧食、鐵器、火器、先進技術、工匠等等。收買官員,出賣情報,支援起義,內外夾擊,再霍亂朝堂,支援求和派,陷殺主戰將軍。

    每一次攻城劫掠變身帶路黨,勸降守軍,不降屠城。屠完城商人就收攏財物直接拉走,當做滿清付賬,高價賣糧食、鐵器等等,滿清軍隊最後撤退時帶走物資。

    滿清收買了部分官員軍官,又掌控經濟、貨幣(錢莊),暗中操縱起義軍,如果不是滿清人少,其實明朝早就滅亡了!真的是全方位、長時間慢慢蠶食了大明王朝。

    滅亡明朝它們功不可沒!最後封為大清皇商!

    看現在的米國顛覆各國政權就知道了,也會營造出“民心所向”!各種NGO組織背後物資支援。只要裹挾少部分民意就能形成浪潮,因為多數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沒人組織的情況下沒有制衡的力量。

    掌控話語權就掌握民心!話語權又分很多專案政治、經濟、輿論、文化、科技等等。比如先進也能代表民心所向!民心不是單一的,不是一個人,也不是某個群體。

  • 6 # 琉璃夢裡的夢記

    明朝的滅亡在文人的腐敗,飽讀聖賢書的東林黨在滅了閹黨後比閹黨還閹,一黨獨大,瞞上欺下,自私自利。重兵屯田駐兵北方,而東林黨的文人家鄉在南方,少繳稅,北方災害多,稅重,戰亂,以至到人吃人的地步。李自成攻打北京,只需六十萬兩白銀的兵餉,但富人和東林黨就不願捐,結果李自成打進來了,拷打之刑,吐出六千萬兩。挽句話說文人己失去士子之勢,沒有憨厚直諫,當政者,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以致天子多疑,殺忠良。武官,匪者殘殺成性,百姓如芻狗,一種叫黑死病的,從關中傳入京師,又傳入四川,當李自成兵入京時,己失去戰鬥力,被染瘟疫。張獻忠亦如此。而南方肥沃,但也被親王,例如福王大量圈地,地主仗東林黨人也霸佔田地,民無地可耕,也捱餓。王朝的統治瘟疫橫行,人到了人吃人的地方,文人飽讀聖賢書無羞恥之心,集體投清,此時只有強者為勢,活命為上,哪有得民心,失民心的道理。清為兵勢強者,逆者被殘殺,投者得高官,文人全體投降,宣傳黑龍滅赤龍的大勢,穩定才有飯吃,所以在這悲慘世間,穩定才是民心所向,大明失去民心之下,大清的鐵血統治的穩定就是民的活路,希望,異族的統治己不重要,重要是有新秩序,還能活著!

  • 7 # 瀋陽的楊藝

    大清帝國是歷朝歷代的集大成者,大清帝國的興旺發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大清帝國建立了皇帝親力親為的獨裁製度,避免了權臣當道,管理團隊內鬥和軍閥割據。

    大清帝國廢除了傳統的皇位繼承製度,避免了皇子奪嫡,外戚干政。

    大清帝國執行了前所未有的類似於大元帝國的極低的賦稅,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極大的促進了國力的恢復和發展。

    大清帝國取消了實施了幾千年的人頭稅,是中中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進步。

    大清帝國實施了攤丁入畝政策,只向地主徵稅,不向無地農民徵稅,確實贏得了廣泛的民心。

    大清帝國實施了改土歸流的政策,對少數民族地區實施了有效治理,使大清帝國成為渾然統一的整體。

    大清帝國的衰敗,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明知道西方工業文明比華夏農耕文明更先進,僅僅由於害怕失去儒家精英的支援,有可能導致國家的滅亡,就畏手畏腳,裹足不前。

    大清帝國由於沒有進行嚴格的思想控制,導致了邪教運動的興起,在鎮壓期間,導致了地方漢族軍閥勢力的崛起,中央集權制度土崩瓦解,皇帝獨裁製度毀於一旦。

    由於漢族軍閥勢力逐漸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官僚體系,身為少數民族滿族統治階層無可奈何,導致了大漢族主義甚囂塵上,僅僅由於大清帝國國家軍隊一次意外兵變,漢族地方軍閥勢力就搞分裂割據,身為漢族的大清帝國的國家總理大臣袁世凱就以滅族相威脅逼迫皇帝退位,而後取而代之。

    末代清帝不得不頒發詔書,換得中華民國政府對大清帝國皇室的供養,對滿族的保護。

    末代清帝退位以後,國家權力被移交給了中華民國,大清帝國建立的工業體系,豐盈的財政儲備也移交給了中華民國。

  • 8 # MH明天237

    不敢苟同!都是得權者給自己披上光鮮的外衣!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奴隸制度,和封建制度,烙印在血液裡的奴性並沒有消除殆盡!所以人還是崇尚強者!(像動物一樣)會給強者戴上無數個完美漂亮的的謊言,更有甚者,把他封做神明!雖然解放了身體,卻沒有解放靈魂!現在的人還是崇尚強者!當有一個更強者出現,就還會有很多人把他包裝成一個人完美的神明,供他奴役!這是人的天性!就像成吉思汗,拿破崙......等等,他們是善良的人嗎?所以一切都是人類自己的選擇!我們現在問問自己靈魂被解放了嗎?假如真的出現一個能移山填海,捉星拿月的的生物,你能鼓起勇氣去反抗嗎?像飛蛾撲太陽一樣以卵擊石?你如果能!說明你是一個靈魂沒有枷鎖無所畏懼的人!如果不能你就還是一個正常人!如果人類都有一個,沒有理由的無所畏懼的心靈,(有些人無所畏懼是有信仰,有些是有牽掛,為了親人無所畏懼,這都不是人的本性,是後天因素,不能叫無理由的無所畏懼)那真的是人人如龍,真的是易經上所說的群龍無首,天下大吉!這樣的社會絕對平等!這樣的人類絕對強大!這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解放心靈,一代一份的強化這份無所畏懼的心靈,未來的後代天生就沒有懼怕!這樣真的好嗎?再回首,人類能繁衍到現在不就是欺軟怕硬,趨吉避凶,才能在無數惡劣的環境下繁衍至今!所以沒有完美的國度!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弱小的生物,就不可能天生強大的心靈!說了這麼多,不要以為跑題了,其實一切的歷史都是必然,天道自然,宇宙萬物就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一切都是按著它的軌跡去發展!也許有奇蹟,但是絕對不會影響它的運轉軌跡!不然必定宕機,一起歸於奇點!

  • 9 # 辣眼刺鼻

    滿清入關,除了官兵出於責任在身的緣故不得不抵抗,竟無老百姓參與,說明了什麼?不就是明朝末期統治已不得人心了嗎?

    意思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正的意義是在提醒人注意,失民心者失天下。因為失去的是已經在手的東西,等同於辛苦得到,竟又丟失,比沒有得到更加悲催;還和拼了命掙到了錢還沒有來得及消受就拱手交給了別人,或者說,和還沒有享受人卻已死了一樣,那種又悔又恨還無可奈何的感覺會比被殺了還難受。關鍵是,那種失敗者被人唾棄的窩囊感,真的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忍受的恥辱。

    換一句話說,滿清入關雖不得人心,但比較人們已經無法忍受的明朝沒落統治,人們或許還會抱以希望,因為大家太需要改變。

    進一步說,滿清的民心是滿清族人的心志,並非是要得漢族人的心。也就是,是滿清族人擁戴皇太極構成了強大的實力,戰勝了無能的明朝政府,就這一點而言,滿清入關毋庸置疑也是得人心的結果。

    所以,不要懷疑這句話,民心是絕不可違的。歷史上每一次朝代更迭,都是失去了民心所致,無一例外,這是事實。

    如果有人偏不信,非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根本無視民眾的利益,那就試試看,究竟是誰倒黴?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些小得不起眼的病毒可以要貴若金身者的性命,就是最形象的說明。這已經可稱為是常識了,還不能領會,只有一個原因,此人極蠢!

  • 10 # 梅花喜迎漫天雪

    有些人理解確是存在很大問題!得民心者得天下還有一句相對應的話叫”失民心者失天下”!失民心者民眾對當政者就會失去信心,成為一盤散沙甚至引起動亂,在此時外敵就會乘虛而入,這就是通常說的內憂外患!蒙古當時實力強大,而宋金大戰又傷了元氣,加入趙構秦檜殘殺忠良將岳飛,所以失去了民心,宋逐漸衰落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失去了天下。明朝也是這樣的,奸臣當道民不聊生,民心失去使各地揭杆而起,湧現出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滿清抓住了機會入關並滅了大明!清朝如同此理,閉關鎖國錯失了工業革命,以泱泱大國自居朝政腐敗,民心漸失,造成了八國聯軍侵華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最後被武昌起義推翻!再舉過近代例子就是民國,民國時期軍閥割據進入混戰生靈塗碳,國共進行第一次合作就是深得民心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四一二蔣介石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士和國民黨左派人士,這又是失去民心的表現,這時候又給了小日本侵華的可乘之機,中華民族生死存亡懸於一線,差點亡國亡種!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浴血奮戰在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下,才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四五年後中國迎來了和平,國際社會和中國民眾都希望中國組建民主政府,毛主席赴重慶談判與蔣介石簽訂了《停戰協議》,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和民主的希望!蔣介石撕毀協議發動內戰進攻中原解放區,這些又是不得民心!在淮海大戰中湧現出幾百萬農工支援中國共產黨的野戰軍部隊的精彩場面,三大戰役老蔣慘敗後丟了江山!這些例項都能證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每四年一次憲政危機,頻率這麼高的週期率為什麼還不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