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再言春秋

    引言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那一年,漢武帝年少無知,許下了金屋藏嬌的諾言;那一年,公主府的一瞥,漢武帝又喜歡上了衛子夫;那一年,寂寞宮中,李夫人又成為了漢武帝的新歡;那一年,平民家中僅有一眼,鉤弋夫人成為漢武帝的新人。

    劉徹這樣的人,治理國家和對待美女有著一樣的特點——激情而精力充沛。這種人的性格中有著很強的不確定性,可以說他們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當然也可以說他們喜歡喜新厭舊。

    分析

    對待女性,漢武帝喜新厭舊,對待朝臣難道就不是了麼?

    衛青由霍去病所“替代”,到底是因為漢武帝擔心衛青權力過大,還是因為他喜新厭舊的性格所導致的,真的無法確定。

    如果是別的皇帝,我會認為政治因素更多一些;但是漢武帝,真的不好說,我喜歡如此評價漢武帝——中國封建歷史上,最有激情,最有性格,最有“人味”的一個帝王。

    這個人,很多行為,並不一定是源於政治,而是源於個性。正是他的個性,讓大漢王朝開疆擴土;也正是他的個性,讓大漢王朝由盛轉衰。

    題目中既然問到,如果衛青還活著,還有會巫蠱之禍麼?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搞清幾個問題。衛青活著有什麼用;巫蠱之禍的根源是什麼;漢武帝是不是一定要劉據死。

    如果衛青那個時候活著會怎樣

    衛青的人生,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活脫脫的“從奴隸到將軍”。姐姐衛子夫是一朝登上天子床,弟弟衛青那就是一日可以伴君王。

    漢武帝年代,除了劉家之外,衛家是真的集榮耀、榮寵、榮譽於一體。

    榮耀——最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再益封,凡萬六千三百戶。作為一個軍人,沒有什麼比殺敵立功更加榮耀的。

    榮寵——封三子為侯,侯千三百戶,並之二萬二百戶。衛青立有大功,在他兒子還沒有成人的時候,漢武帝就對其子封侯。如此之寵,千古不多。

    榮譽——大漢王朝建功域外第一人。他是漢王朝第一個建功域外之人,也是域外建功排在第一之人。若無衛青之開拓,當無後來霍去病是繼承。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一個問題,建功域外的第一人,會老去,老去之後就要被取代。取代他的就是他的外甥,當然也是漢武帝的外甥——霍去病。

    漢武帝讓霍去病取代衛青,其原因是兩方面的。

    一、衛青的功績太大了,漢武帝擔心衛青權力過大,在軍隊的掌控力太強,這是對皇權的一種威脅。

    二、衛青的年齡變大了,有一個比他年輕,但是和他一樣耀眼的人脫穎而出。再加上這個年輕人也是自己家的親戚,那麼就開始主推霍去病了。

    但如果說兩點之間,我更傾向於哪一點的話,我是更傾向於第二點的。原因很簡單,衛青和霍去病的關係極好,兩個人是甥舅關係。

    漢武帝如果想分權,那不會把這麼大的權力和榮譽都給一家子。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家出現了兩個在軍界有極高地位之人。其危險程度還要超過只有一人。

    做一個假設,如果原來衛青想要圖謀什麼,那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和手下。可漢武帝這樣安排之下,這一家可以共同謀劃者就更多了,勢力也更大了。

    不要忘了,此時以衛青為核心的集團裡面,既有衛青功勞蓋世,又有霍去病領兵指揮,還有公孫賀、公孫敖可以引為外援。

    漢武帝能意識不到麼?他可以,但他還這麼做。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原因,漢武帝信任他們,漢武帝有一個特點,如果我信任一個人就無條件信任,只要能一直讓他信任,他不會懷疑其忠誠。還有就是漢武帝自信,漢武帝相信自己可以壓制住他們,這些人都能夠被自己所掌控。

    不過,不管漢武帝是出於什麼原因,而在試圖以霍去病取代衛青,都會出現一個結果,那就是衛青不再統領兵權。

    但沒有了兵權的衛青,也依舊是衛大將軍。只要有衛青的存在,那就不會有人敢於去構陷太子。

    雖然衛青其人並不結黨,為人低調。可人家的地位在那裡擺著的,只要有他在,就會有人想要去交好衛青。這些人都會替太子說好話,所有的跳樑小醜都是在衛青死後跳出來的:

    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還會發生巫蠱之禍麼?

    我給的答案是不會。

    巫蠱之禍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他是臣屬對抗太子的一次長期的陰謀。而第一步的指向也不是太子,而是公孫賀:

    安世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詛上,且上甘泉當馳道埋偶人,祝詛有惡言。下有司案驗賀,窮治所犯,遂父子死獄中,家族。

    而劉據徹底失去屏障,也是在公孫賀死後,才徹底失去了屏障。公孫賀死了以後,太子身邊再沒有人可以為他遮風擋雨,也沒有什麼人在武帝身邊說太子好話:

    夏,四月,大風,髮屋折木。閏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及皇后弟子長平侯伉皆坐巫蠱誅。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衛青死了以後才發生的。如果衛青不死,沒人敢陷害公孫賀都。那個時候,劉據是有強有力的屏障的。

    縱使有巫蠱之禍,劉據也不會被迫自殺

    在上面,我們論證瞭如果衛青在世,那麼巫蠱之禍不會發生。沒有人願意去招惹衛青,而漢武帝雖然不再對衛青委以重任,可也經常同衛青交流。

    他曾明確表示過,自己之所以“窮兵黷武”,就是為了給劉據一個更加穩定的天下,有一種惡事由當老子的做,而將來的善事就讓兒子去做的深情父愛:

    大將軍頓首謝。皇后聞之,脫簪請罪。太子每諫征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此時的劉據有著舅舅與父親的雙重加成所在,沒有人會去動太子。

    而且,即便是有人去陷害,即便真的爆發巫蠱之禍了,事情也不會走向悲劇。

    從漢武帝去世前,託孤霍光我們可以看出,對於衛青、霍去病,漢武帝始終有一種別樣的情感。那是一種既是君臣也是朋友的情感。

    衛青、霍去病沒有辜負漢武帝的信任,漢武帝這種有著充沛情感之人,或許並不簡單的把他們當做臣屬,而是當做可以信任的兄弟。

    漢武帝在衛青死後重用李廣利,那個仗都打成什麼樣子了。衛青很有可能在李廣利經常失利的情況下,重新被啟用。因為漢武帝自己知道,只有衛青這個小舅子才是真正不會坑姐夫的小舅子。

    那麼好了,有衛青手握大軍,縱使有巫蠱之禍,漢武帝在處理起來,也會變得更謹慎。而且,劉據也可以逃到衛青的軍中,尋求保護。

    以衛青的性格,自然不會保著劉據去對抗劉徹,而且劉據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自保。

    只要打好了這個時間差,漢武帝很快就會發現劉據是被人所陷害的。到時候的結果應當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不會再出現父親逼死兒子的悲劇。

    結語

    如果衛青還活著,那很多事情的發展軌跡都會不同。

    漢武帝不會重用李廣利,有衛青在,漢朝依然可以縱橫天下,武帝的心態也不會發生變化。

    而且,只要衛青活著,那麼就沒什麼人敢去招惹太子,巫蠱之禍發生的可能性也幾乎沒有。縱然發生了,劉據也可以找到衛青自保,不會有被迫自殺的悲劇。

  • 2 # 國之利刃—志恆

    可以放一百個心,衛青若在江充根本不敢把巫蠱之禍的禍水,往太子劉據的身上引,衛青難道是好欺負的嗎?顯然不是,太子劉據起兵之所以失敗,就是沒有主心骨。當然衛青若活著的話,他自然是不會支援太子起兵的,很顯然他甚至可以直接帶太子到漢武帝面前解釋清楚,至於江充,衛青說句話就能夠把他給嚇死!更有甚至漢武帝估計也得掂量掂量,衛青的實力。

    這一試不要緊,卻直接將匈奴趕出了河西走廊。匈奴也是在這兩位名將的抗擊之下,屢屢後退,絲毫不敢有侵略大漢之心。霍去病也是因此受到的漢武帝的封賞,不過可惜的是就在衛家在朝堂上說話有底氣的時候,霍去病去世了,緊跟著衛青也走了。如此一來,劉據的地位也就便是岌岌可危。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迷信鬼神之說。江充作為漢武帝后期的寵臣,此人深得漢武帝喜愛。江充在漢武帝的授意之下,開始徹查宮中是否有人想要陷害自己,最終很多人都受到了牽連。衛子夫、劉據等皇親國戚,被誅殺了一萬多人。這件事情中被殺的人,真的是十分的冤枉。

    2、衛青若在大概率巫蠱之亂不會發生,即使發生太子不至於死

    總結性的來講,若是衛青或者的話,相信漢武帝是不會如此辦的。衛青在軍中的威望極高,巫蠱之亂與衛青去世,前後相差十五年。相信漢武帝也是再用這十五年,打消衛家在朝中以及軍中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被完全取代之後,漢武帝自然是能夠為所欲為了,衛青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直制衡漢武帝的辦法。

    如果衛青在,即使巫蠱之亂髮生,衛青也是可以在太子拿了江充之後,直接面見漢武帝。漢武帝不是傻子,衛青若真與太子一同造反,憑藉著衛家強大的影響力,若是真的逼反了,漢武帝也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總結:

    此次事件中,衛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被直接削弱到沒有。其次太子與衛子夫的雙雙自殺,也是讓我們看到帝王家的無情。這次事件造成的結果也是十分的明顯,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在多年後,劉據當時僅存的小兒子,登上了皇位。最終皇位又回到了劉據一脈,歷史總是令人琢磨不透,那麼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 3 # 君山話史

    巫蠱之禍的發生,有兩個因素,缺一不可。其一是漢武帝本人懷疑有人搞巫蠱整他;其二是酷吏集團利用皇帝的弱點興風作浪。

    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兩個因素:

    1、漢武帝為什麼懷疑有人搞巫蠱整他

    漢代的人很迷信,而漢武帝更加迷信。他擁有人世間無限的權力,沒有人可以跟他對抗,但有一點他卻不能不防,就是防備別人以超自然的鬼神力量來陷害他。

    公元前92年,建章宮發生了一起離奇的事情,這是巫蠱之禍的導火索。這一年的某日,漢武帝在建章宮,突然看到有一名男子帶著一把劍走入中龍華門,他意識到此人有問題,便派人前去捉拿,結果這名男子轉身就逃,沒能抓住。究竟是真有人想殺漢武帝呢,或只是漢武帝老花眼呢?我們不知道,但性本多疑的漢武帝確信,有人想要致他於死地。

    在建章宮事件後不久,漢武帝做了一個夢,夢到數千小人木偶,持著武器攻擊他。他驚醒了,嚇出一身冷汗,更加認為有人以巫蠱術加害於自己。從此,巫蠱便成為朝廷打擊的首要目標,巫蠱之禍便由是開始。

    2、酷吏集團利用巫蠱案興風作浪

    酷吏集團為什麼會利用巫蠱案興風作浪呢?因為他們的目的,是扳倒太子劉據。劉據性情溫和,有人情味,反對父親任用酷吏。每有重大案件,劉據總是插手,反覆核對案件,糾正不少冤案,救了不少人。可是,這個做法把當權派酷吏集團給得罪了。

    巫蠱案興起後,酷吏集團抓住機會,先剪除太子劉據的靠山衛氏家族。當時衛青已死,但衛氏家族的關係網仍十分龐大,衛青的三姐衛子夫是劉據生母,皇后;大姐夫公孫賀是當朝宰相。

    然而,第一起巫蠱大案,就幾乎把衛氏的勢力給毀了。公孫賀父子被指巫蠱,全族遭屠;衛子夫的兩個女兒涉案被殺;衛青的兒子衛伉涉案被殺。而這一切的背後,很顯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衝著皇后與太子來的。

    緊接著,便是酷吏江充陷害太子,最終逼劉據造反,最後被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可以說,酷吏集團在與太子集團的鬥爭中,最後取得勝利。

    3、一個假設:衛青如果不死會怎樣

    上面的兩個因素,有一個是衛青不能左右的,即漢武帝的喜怒無常。巫蠱之禍,既是漢武帝神經質的表現,即便衛青在世,也阻擋不了。然而,第二個因素,對於酷吏集團的迫害,衛青或許有能力阻止。

    衛青是太子劉據最強有力的靠山,在他世時,酷吏集團對他十分憚忌。漢武帝聽說皇后衛子夫與太子劉據惴惴不安時,還親自對衛青說,沒有更換太子的想法。可見衛青的存在,就是太子的保護傘,酷吏集團至少沒敢那麼猖獗。

  • 4 # 楊朱學派

    在《韓非子-備內》中稱,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在《韓非子-八奸》中,將‘父兄’(同父兄弟)、‘同床’、‘在旁’列為八奸中,對國君最大的威脅。

    依據法家思想。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皆希望皇帝早死。皆是漢武帝的死敵。 於是,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太監蘇文。以巫蠱之禍將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長公主全部滅族。受株連的皇族,不可勝數。

    漢武帝還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韓非子有曰:刑不避大夫。近愛必誅。此之謂也!

    除非衛青能讓漢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父母有慈、兒女有孝。才能避免巫蠱之禍。漢武帝衛青是一代名將,一不是神仙。二沒有特異功能。他無法改變漢武帝的信仰。太子、長公主、衛氏必定被滅門。

    一代良將衛青,居然斷子絕孫。可悲可嘆!

    法家是法治的頭號死敵!

  • 5 # 謝金澎

    巫蠱之禍看似因為武帝的鬼神迷信引起的,實際上是宮廷權力鬥爭的延續。而且主因是漢武帝劉徹擔憂有人圖謀不軌,要威脅他的江山。這種擔憂源於他從小受到過外戚之害,而對外戚有著深深的戒備和恐懼。

    倘若衛青活著,武帝只會疑忌之心更甚。那麼巫蠱之禍首當其衝的不一定是太子,而是衛青了。雖然衛青是一個低調務實、老實本分的人,但是武帝的親兒子太子劉據又何嘗不是?

    所幸,最後調查證實,衛青調兵救駕不是獨自祕密行動,而是通過了所有軍中將軍,其中就包括素來不服衛青的李廣,才讓武帝赦免了衛青,但是衛青沒有兵符也能調兵成了武帝的一塊心病。

    至此後,衛青也基本上被剝脫了軍權,在家養病。

  • 6 # 逸帆go

    衛青如果還活著,我覺得事情可能更嚴重,原因很簡單衛青是武將,儘管衛青一直很低調也不戀權,但是關於謀反自古都是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功高震主的臣子不管你多安分多忠心,皇帝是不可能完全放心的,對漢武帝來說,也許正好是收拾衛青的藉口。兵敗之後太子為何自殺,可見武帝在太子心中的威嚴。當然如果衛青不死江充小人敢不敢誣陷太子就不好說了。那些說衛青在,漢武帝敢不敢或者能不能勝的都是太不懂作為皇帝維護自己地位的決心了,漢武帝一直都是實權皇帝,在他自己腦子不給驢踢了的情況下,太子不可能勝。

  • 7 # 吾不到的吾空

    跟衛青、霍去病死不死沒有任何關係。

    漢武帝當時寵幸衛子夫,完全是因為衛青的軍事才能,為了拉攏衛青。

    陳啊嬌被免後,衛子夫被立為皇后,衛青被免去軍職,是為了防止衛家一家獨大。

    不管是衛子夫、還是後來的李夫人,都不是漢武帝真愛,衛子夫是政治需要,李夫人是臨時起意。

    漢武帝的真愛是誰,鉤代夫人無疑,他那麼多兒子,為什麼偏偏選擇劉弗陵繼承皇位。

    為了給劉弗陵讓位,衛子夫、太子劉劇就必死無疑,不發生蠱毒之禍,就是謀反事件,結局都是一樣的。

    就算衛青不死,他當時已經不帶兵20年,也必然會成為刀下魚肉。

    都說漢武帝是為了防止皇帝年幼,外戚專權,所以殺了鉤代夫人。

    那漢武帝殺了鉤代夫人會不會是因為太愛鉤代夫人了,所以殺了她,為自己陪葬呢!

  • 8 # 652493531

    霍去病連李敢都敢殺,區區一個江充何足道哉,若是有有衛霍在,這等小人翻不了什麼浪,只是帝王心思,衛青懂,霍去病不懂,結局並不一定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興唐傳》中,力敵萬崗五虎、破秦瓊撒手鐗的左天成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