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冥茗

    三俠五義戲,《打龍袍》 京劇名,常與《遇皇后》二劇聯演,稱《遇後龍袍》,又名《天齊廟》、《趙州橋》、《斷後》。出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第一回、第十五回、第十六回、第十七回、第十八回、第十九回內容。為淨角與老旦的傳統合作戲,為李派的傳統劇目之一。金少山、裘盛戎、李多奎等。

    眾人協力之下方將仁宗親生母親李妃冤屈洗刷,劉太后與總管太監郭槐俯首認罪後,仁宗親迎李妃進宮。誰知李妃卻要包拯治仁宗不孝之罪,然而自古以來卻從無以臣審君之理,包拯機智以打龍袍替代打君,方才母子團圓。自此李太后入主內宮,展昭繼續協助包拯辦案。

  • 2 # 背水一戰2771

    講述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奉旨陳州放糧,在天齊廟遇盲丐婦告狀,曆數當年宮闈秘事。此婦即是真宗之妃,是當朝天子之母,並有黃綾詩帕為證。包拯當即答應代其回朝辨冤。

    包拯回京,借元宵觀燈之際,特設雷強張繼保燈戲,指出皇帝不孝。仁宗一怒,要斬包拯。

    經老太監陳琳說破當年狸貓換太子之事,才赦免包拯,迎接李後還朝。李後要責仁宗,命包拯代打皇帝。包拯脫下仁宗龍袍,用打龍袍象徵打皇帝。

  • 3 # 用戶6679983913521

    打龍袍”故事出於明代《正昭陽》傳奇及《三俠五義》。描寫包拯赴陳州放糧,遇失明老婦人告狀。此婦實為當今皇帝的母親李宸妃,當年因劉妃與太監郭槐以狸貓換去太子(即仁宗趙楨)被貶,流落民間。

    包拯回朝,趁元宵節觀燈,借雷殛張繼保的故事,諷諫皇帝。

    仁宗知情後,乃斬郭槐並親迎李妃回朝。

    李責子不孝,命包拯行罰,包拯請仁宗脫下龍袍,打袍示警。

  • 4 # 坐著鯊魚去看海

    答:包公斷的著名案子有《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烏盆案》、《鍘包勉》、《鍘國舅》、《八件衣》、《烙碗計》、《雙釘計》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 5 # 用戶3029590503975

    1、鍘美案

    陳世美被當做負心漢的代名詞,而陳世美對秦香蓮的辜負,也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最終難逃銅鍘。

    2、打龍袍

    講的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最終水落石出後,包拯依照大宋律法打了不孝兒子皇帝的龍袍,用來懲戒這個皇帝的罪過。

    3、下陳州

    這講的是國舅放糧,剋扣了糧食,以至於陷百姓於水火,最終包大人明察秋毫,不畏權貴將國舅斬首!

    4、審烏盆

    一位商人天黑借宿,誰知借宿人家貪圖他的銀子並把他害死,另外把他剁碎後和陶瓷一起燒製成烏盆,最終,烏盆告狀,包拯順藤摸瓜查出真兇。

    5、探陰山

    女子柳金蟬逛花燈被無賴逼婚而死,顏查散目睹後狀告不成被人害死,隨後告到包拯那裡,包拯夜探陰山,查明真相後,連同犯事判官一併斬首!

    6、鍘包勉

    講述包公侄子包勉貪贓枉法,被包公知道後主持公道大義滅親的故事。

    7、鍘國舅

    陳州大旱,國舅龐昱搶男霸女,剋扣賑糧,使得民不聊生,包公奉旨下陳州查賑,捉拿龐國舅,把龐昱送進龍頭鍘,為百姓除害。

    8、《真假狀元》

    小乞丐蘇乞兒攔下包拯轎子,替友“可憐人”喊冤。這個“可憐人”是一眼盲口啞手廢的殘疾,但他狀告的竟是當今新科狀元,王丞相愛婿周勤。究竟這個亦名“周勤”的可憐人與其有何過節呢?

    原來兩個周勤同為赴考舉子,途中相遇,義結金蘭。義兄因病無法赴考,知義弟中狀元後起了妒意,設計毀其聲盲其目廢其手,並借同名之便奪去義弟狀元之位。

    包拯為求真相,定下“敲山震虎”之計。周狀元中計,派人刺殺可憐人,卻被早有準備的展昭救下。

    周狀元近日行為顛倒,引起王丞相懷疑。包拯召周狀元過府對質,周狀元狡辯連連,拒不吐實,包拯苦於缺少有力證據,十分為難。可憐人當著王丞相面一字不差地默寫下當日殿試的考卷全文,王丞相十分震驚。

    不料周狀元亦能將考卷倒背如流,案情重新變得棘手。包拯被蘇乞兒一語點醒,想出以筆跡鑑別真假之法。展昭又找到了有力人證證明周狀元並未參加過考試。

    在確鑿的證據之前,周狀元終於認罪,羞愧自盡。真正的狀元郎被皇上冊封為“安祥侯”,並封蘇乞兒為“安祥侯”之妹。二人劫後餘生,終於過上了幸福日子。

  • 6 # 簡單豆花5l

    包青天大家都很熟悉,他一生斷案無數,不畏權貴,白斷陽間,夜斷陰間,留下了很多奇案。

    1、鍘美案

    陳世美被當做負心漢的代名詞,而陳世美對秦香蓮的辜負,也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最終難逃銅鍘。

    2、打龍袍

    講的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最終水落石出後,包拯依照大宋律法打了不孝兒子皇帝的龍袍,用來懲戒這個皇帝的罪過。

    3、下陳州

    這講的是國舅放糧,剋扣了糧食,以至於陷百姓於水火,最終包大人明察秋毫,不畏權貴將國舅斬首!

    4、審烏盆

    一位商人天黑借宿,誰知借宿人家貪圖他的銀子並把他害死,另外把他剁碎後和陶瓷一起燒製成烏盆,最終,烏盆告狀,包拯順藤摸瓜查出真兇。

    5、探陰山

    女子柳金蟬逛花燈被無賴逼婚而死,顏查散目睹後狀告不成被人害死,隨後告到包拯那裡,包拯夜探陰山,查明真相後,連同犯事判官一併斬首!

    擴展資料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徵。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苟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曾著家訓:“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時人也稱其“有凜然不可奪之節”,“有所關白,喜面折辱人”,據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強堅毅,貴戚宦官因此而大為收斂,聽說的人都很害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做黃河水清一樣極難發生的事情。小孩和婦女,也知道他的名聲,叫他“包待制”。京城裡的人因此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系的人,有閻羅王和包老頭。”

    按舊規矩,凡是訴訟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遞交狀子。包拯打開官署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到跟前陳述是非,辦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瞞。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于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歎息之聲,聞於衢路”。現藏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卻已磨去,據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於敬仰包拯而經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會享有盛譽,因而人們廣泛傳誦他的事跡,並加以理想化和藝術化,衍生出許多軼聞傳說。南宋時有以包拯為主題的故事和戲曲,元雜劇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戲如《陳州糶米》。

    包拯是以龍圖閣直學士(後世訛為大學士)職名任權知開封府,包拯世稱包龍圖。有小說《三俠五義》(評書界叫《龍圖公案》)流行,遂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衛蘿蔔111關攻略?